黃興芝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分層教學法開始應用到初中的英語教學當中,教師以學生的智力水平、學習能力,基礎水平的高低依據,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本文以目前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基礎,闡述了分層教學法運用于初中英語教學的可行性,重點分析了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的應用研究,希望能對目前初中英語教學采用分層教學法的實踐有所助益。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初中英語;教學方法
引言:
為了響應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要求,初中英語的教學必須有所創(chuàng)新,改革推進。教學方法的改革是初中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分層教學法是改革中孕育的產物。所謂分層教學法,即教師依據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力求充分發(fā)掘每層學生的潛力,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從而更加有效的完成英語教學任務目標。
1目前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伴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發(fā)展,我國初中學校的英語教學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當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學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然而其中還存在著許多明顯的問題。例如,忽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特點,采取固定、單一的教學模式;教師完全依照教學大綱,不能靈活完成教學任務。這些問題帶來的后果是無法估量的。其一,阻礙了英語基礎扎實的學生發(fā)展。初中的英語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學計劃的制定往往是以班級中等英語水平為準,英語基礎好的學生學習起來很輕松,卻難以獲得更深層次的知識拓展,并不能完全滿足其學習欲望,這是“好”學生“吃不飽”的問題。而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學習起來往往比較吃力,教師為了顧全大局,只能嚴格控制授課的深度和廣度,無法進行知識面的拓展,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基礎好的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其二,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難以跟上上課的節(jié)奏。盡管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對那些基礎較差的學生有所關照,仍然難以顧及全面,在正常的上課進度當中,難以面面俱到。因此,基礎較差的學生很難同步課堂進度,這就大大地打擊了學生學習英語、學好英語的自信心,更有甚者,可能會出現(xiàn)厭學情緒。這是“差”學生“吃不到”的問題。長此以往,無論是基礎好的學生還是基礎差的學生,都難以學好英語。
2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法的實踐探索策略
2.1分層次設定班級確定教學目標
教師可以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分層次教學模式,將班級劃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為基礎班級、普通班級和提高班級。基礎班級主要包括一些,英語知識掌握程度較差,學習能力較弱,自覺性不高,缺乏學習信心,且成績較為落后的學生;普通班級主要包括到一些,有一定自主掌握英語知識的能力,但不夠全面,自覺性不高,能夠在教師的引導和監(jiān)督下進行學習,有一定的基礎知識積累,成績穩(wěn)定在班級中游;提高班級主要包括一些,英語基礎知識掌握程度較高,有自主學習的能力,理解能力、學習能力及自覺性較高,成績較優(yōu)異。根據不同基礎與能力分好班級,教師再根據不同的班級情況進行備課與輔導。針對基礎班級的學生,教師要指導他們能夠應用自己所掌握的英語知識解決簡單問題,重點是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和英語思維、英語學科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針對普通班級的學生,教師應要求他們能夠基本理解與掌握所學英語知識,強調培養(yǎng)其應用能力與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從而提升學生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針對提高班級的學生,重點在進行知識面的拓展,幫助其鍛煉靈活使用英語知識的能力,重視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2.2情境教學分層教學實施教學策略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開展分層次教學模式,教師要避免使用全盤托出、“滿堂灌”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觀念,用新型的、更 有效的教學方法。例如情境教學法,這種方法主要是為學生學習英語設置一定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更能體驗到英語的氛圍。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課本中的一些情境故事進行演繹;適當選取一些難易適中的名著、電影情節(jié),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可以自行改編,以話劇的形式展示出來。在每個單元總結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一些主題活動,設計的主題活動要注重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關聯(lián)。例如設置購物、問路、旅游、參觀學校、飲食禮儀等相關的主題,讓學生進行編排和演練,通過這樣的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從而變課本上抽象化的知識為具象化,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另外還可實施比賽的方式,讓學生自行分組,并給每個學生發(fā)配具體任務,加強小組間的合作能力。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多媒體教學的價值,把教學與多媒體信息化技術有效的結合起來。例如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有趣的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讓學生感受純正的英語口語;或者在學生朗讀時配上恰當的音樂,使學生更快速融入的閱讀的環(huán)境中,從而有效提高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
2.3分層次布置課后練習實施相關指導
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層次班級的實際情況,視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來布置課后的作業(yè)練習?;A班級學生的課后作業(yè)以基礎題目為主,輔以一定的拓展題目;普通班級學生的課后作業(yè)同樣以基礎題目為主,在此基礎上加上適當的綜合題目與提高題目;提高班級學生的課后作業(yè)也要包含一定的基礎題目,大量的綜合題目以及一定數量的提高題。除此之外,教師要有目的的對學生進行分層次輔導,提高班級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再由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指導;普通班級可根據一般方法,教師定期開展輔導課程,使用小組討論法最為合適;基礎班級由教師對每個學生進行輔導。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糾正不同層次學生的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問題,才能有效避免學生犯其他的錯誤。
結束語
分層教學法的核心理念,就是秉持因材施教這一原則。初中的英語教師,要充分把握實際教學內容與學生自身的接受能力二者的關系,將二者有效的結合起來,而不是將二者對立起來。教師要將科學、有效的分層教學法落實到實際的英語課堂教學中,不僅是以學生的基礎能力為基礎分層,還要把握英語教學內容中的重要程度、難易程度,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總而言之,教師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學生,要盡最大努力,保障每一個學生能夠學有所獲,從而大大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胡樹浚. 英語教學,因材施教——基于分層教學法的初中英語教學探索[J]. 新課程導學,2015(28):81-81.
[2] 佚名. 基于分層教學法的初中英語教學實踐探索[J]. 校園英語,2018(28).
[3] 徐強. 分層教學法與初中英語教學探索[J]. 考試周刊,2016(45):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