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飛
摘 要:法律意識培養(yǎng)是初中政治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初中政治教學要進一步轉變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意識到對青少年開展法律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性,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在約束中學生日常行為的同時,促使學生學會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本文簡要分析了初中政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法律意識的現實意義,探索了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其法律意識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政治;法律意識;培養(yǎng)策略
思想政治課程是初中教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開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不僅要促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內容,還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促使學生能夠掌握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與此同時,法律教育也是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隨著我國社會法制建設的進一步開展,通過教育教學的手段能夠有效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識,為法制建設奠定堅實基礎。因此,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需要和法律意識培養(yǎng)的要求,探索初中政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法律意識的途徑,不僅能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還能對我國的法治建設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一、初中政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法律意識的現實意義
(一)提高學生的維權意識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講,學校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生活環(huán)境,使得學生被很好地保護起來。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學生難以接觸到社會的復雜性,從而存在法律意識淡薄的問題,在遇到實際的問題時,難以采取有效的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利益。因而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能夠幫助學生在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時,學會利用法律途徑維護自身的合法利益,提高學生的維權意識。
(二)降低學生的犯罪率
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在行為意識上都存在較為沖動的特征,容易出現做事不計后果的情況,思想較為不成熟。通過初中思想政治教學的開展,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能夠幫助學生辨別違法犯罪行為,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在提高學生法律意識的同時,約束學生的日常行為,明確觸犯法律的嚴重后果,進而促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法律觀念,有效降低學生的犯罪率。
二、初中政治教學培養(yǎng)學生法律意識的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政治教學理念
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初中政治教學不僅引導學生掌握思想政治學科的基礎內容,還要將素質教育理念貫徹到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運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促使學生能夠真正理解課堂教學內容,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在傳統的初中政治教學中,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大部分教師都圍繞考試重點進行教學,忽略了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和法律意識提升,導致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難以將學習到的相關知識內容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1]。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首先就需要端正教學理念,從教學思路上進行轉變,重視法律意識培養(yǎng),將課堂教學內容和法律意識培養(yǎng)有機結合,整體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通過課堂教學激活學生的法律意識。
例如,在教學《法律在我們身邊》的時候,教師不僅要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教學,還要以培養(yǎng)學生法律意識為重點,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確保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激活學生的政治思維。教師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對“如果沒有法律,我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這類假設性問題進行探討,在同學間交流中促進學生對法律有一個更加正確的認識,從而幫助學生端正對法律的看法,為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奠定教學基礎。
(二)明確初中政治教學目標
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下,現階段的初中政治教學的教學目標已經發(fā)生了改變,教師務必根據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合理設置課堂教學內容和環(huán)節(jié),對初中政治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通過初中政治教學,一方面是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另一方面則是要通過政治教學提升學生的憲法意識和權利義務意識。從本質上來講,法律意識的重要內容就包括了權利義務意識,通過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不僅要促使學生明白自身的權利,還要引導學生在社會活動中承擔起自己應盡的義務。在這一教學目標的指導下,教師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從而提升思想政治教學效果,促使學生意識到法律的嚴肅性,明白規(guī)范制度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
例如,在教學《做守法的公民》的時候,教師首先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整體把握,根據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對教材內容進行分解,基于“謹遵法律要求、預防違法犯罪、運用法律保護自身權益”等教學要求,設計合理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明白法律的重要意義[2]。
(三)整合多種教學手段
為了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初中思想政治教學還要整合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法律知識的教學具有一定難度,知識內容灰色難懂,單一的課堂教學形式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不能確保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教師還要注重多種教學手段的整合,創(chuàng)設有趣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從而保障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盡最大可能激發(fā)學生的法律學習興趣。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教師還要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營造開放、有趣的課堂教學氛圍。
例如,教學《建設法治中國》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先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課堂導入,為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資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來。其次,教師還可以運用情景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引導學生對我國社會的經濟發(fā)展、政治發(fā)展等進行討論,提煉出法治建設對我國社會發(fā)展帶來的積極作用,從而幫助學生構建起一個相對自由的政治學習環(huán)境,發(fā)散學生的政治思維,有效提升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
(四)結合生活實際與法律知識
初中政治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不僅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對學生的未來成長也具有重要意義。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還可以將生活實際與課堂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利用生活中的實際案例來幫助學生加深學習印象,從而構建起有效的法律意識培養(yǎng)環(huán)境,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法律意識[3]。除此之外,將生活實際與法律知識相結合,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政治實踐能力,促使學生能夠學會在生活中運用法律知識和技能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提升初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例如,在講解到與民主相關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從我國的政治體制、民主形式等內容講起,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所遇到的政治民主與能夠體現民主思想的事件結合到教學實際中來,促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民主,樹立正確的民主法治觀念。
三、結語
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對于初中階段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成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常常會由于遇事沖動而做出不計后果的行為,通過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一方面能夠有效規(guī)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從而降低中學生的違法犯罪率,確保學生順利度過這一成長階段,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學生在遇到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時,采取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初中階段的政治教學要將法律意識培養(yǎng)置于重要的地位,積極轉變課堂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讓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和技能。
參考文獻:
[1]譚柏芝.淺談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19):26+33.
[2]孫彩霞.高中政治課程學習中法治意識的巧妙滲透分析[J].名師在線,2018(06):26-27.
[3]劉艷波.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0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