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的高職學院一直以來都承擔著培養(yǎng)社會專業(yè)性人才的艱巨任務,在新時代背景下面臨著全新的挑戰(zhàn)。英語翻譯教學作為高職院校重要的教學科目之一,主要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的翻譯能力。高職院校傳統(tǒng)的英語翻譯教學中仍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就實際的教學效果來看,學生翻譯能力仍然停留在英語知識的表面。本文鑒于此,首先分析了高職英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其次就如何實現(xiàn)高職英語翻譯教學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英語;翻譯教學;問題;對策
【作者簡介】韓瑋(1984.02-),女,漢族,江蘇人,江蘇省連云港中醫(yī)藥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英漢翻譯。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人們越來越意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同時英語已然成為了一門國際化的語言,在許多國家擁有著一定的地位,我國也是如此。高職院校承擔著培養(yǎng)我國專業(yè)型國際性翻譯人才的重要責任,然而,一些高職院校學生英語翻譯專業(yè)能力較差,畢業(yè)后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因此,對高職英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探討解決問題的對策就是有必要的。
一、高職英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英漢的語言詞匯存在差異。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我們會遇到許多單詞對應的意思不止一種,就是我們所說的一詞多意的情況,對于這些單詞的翻譯,我們就需要結合上下文進行翻譯。如果忽視了上下文的關聯(lián)性,則會使得翻譯出來的意思特別別扭,甚至改變了原文的意思。例如“The medicine helps cold”,單從表面上的意思來看可以翻譯成“藥對感冒有幫助”,誠然這樣的翻譯確實能夠使讀者理解大致的意思,但是總是讓人感覺有些別扭。結合漢語的語法原則,我們更應該將其翻譯為“藥物治療感冒”,因此help的意思就應該是治療。那么為什么學生不能聯(lián)想到治療的意思,其主要是因為學生在翻譯時潛意識的進行逐字逐句的翻譯的原則,忽視了結合實際聯(lián)系上下文。長此以往,學生如果不改變這樣的翻譯壞習慣,這就會影響到他們的翻譯能力,有利于其今后進入社會的翻譯工作。
2.缺乏西方文化的了解。高職英語翻譯教學中還存在一個問題,即忽視了對中西文化的了解。一般來說,教師在教學英語翻譯時,都會潛意識的結合中式翻譯的模式。但事實上,中西文化從根本上是存在著一定的差別的。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一味的加快課堂進度,忽視為學生傳授西方文化知識,使得學生對西方人的思維方式、語法規(guī)則都不了解,進而造成學生在翻譯過程中常出錯誤的現(xiàn)象。例如“狗”這個詞語,在我國組成的詞語中“狗”經常被視為一個貶義詞,如狐朋狗友、狗仗人勢等。而在英語“You are lucky dog”中,學生在最初的翻譯時常常感覺到翻譯的別扭,出現(xiàn)這種的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學生對西方文化的不了解。而在西方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因此“dog”一詞在西方是一個褒義詞,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你是個幸運的人”。
二、實現(xiàn)高職英語翻譯教學改革的有效策略
1.加強課時目標的教學。現(xiàn)如今我國的高職院校在英語翻譯課程教學課時上設置的時間不夠多,而其對英語翻譯教學表現(xiàn)出的態(tài)度也是不夠重視。因此高職院校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加強英語翻譯教學的課時教學,使學生可以有足夠的時間把自己在課堂上所學的是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生活中去。翻譯教學不能停留在教師翻譯、學生聽的層面上,一定需要學生加強實際的運用,只有這樣學生的翻譯能力才能進一步的提高。其次,教師要做的就是提高學生對翻譯文章的理解能力。高職院校在保證了翻譯教學課時的基礎上還需要開設英語文化相關的選修課,從而促進學生對中西文化的了解,以便其更好的進行英文翻譯。同時,選修課的開設需要結合學生學習興趣來考慮,如一些西方電影、西方文化等相關的課程都是學生所喜歡的,這樣選修課學生都會投以學習的熱情,加強課堂的參與度,提高學習效率。
2.教學方法結合信息技術?,F(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為英語翻譯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教師的教學內容也可以借此脫離課本的局限性。英語學習注在日常的積累,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學生學的更多,所積累的知識也就越多。如教師在教學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摒棄了傳統(tǒng)枯燥、單一、乏味的書本式教學模式,通過音樂視頻渲染教學環(huán)境,也能增強學生的視、聽感,從而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信息技術不僅可以對教學課堂起到幫助作用,在課后教師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
3.增強學生的詞匯量積累。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只有當學生積累掌握了一定的詞匯量,其在實際的翻譯活動中才能做到精準無誤。值得注意的是,詞匯量的積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學生的循序漸進。如教師可以利用每節(jié)課的前5分鐘為學生復習鞏固前一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這種看似簡單的教學方式,只要持續(xù)的堅持下去,對學生的翻譯能力提升也是很有幫助的。同時,脫離了課堂的學習也需要平日生活里的積累,如最簡單的看電影、聽音樂也是一個不錯的英語詞匯積累的方式。
三、結論
總的來說,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英語已經具備了較強的國際地位,已然成為了我國第二門語言。高職院校承擔著培養(yǎng)英語翻譯人才的責任,在實際的教學中需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創(chuàng)新變革教學模式提高翻譯教學的質量,從為培養(yǎng)出更多的滿足我發(fā)展需求的國際性翻譯人次。
參考文獻:
[1]戴莉,龍華.高職非英語專業(yè)翻譯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析[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8(11):76-77.
[2]王利梅.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科技英語翻譯教學反思[J].瘋狂英語(理論版),2016(1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