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琦睿
摘 ?要: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觀念的影響,教育工作者始終采用著不放手的教學方式,在識字、寫作、閱讀等方面都采取向學生大量灌輸知識的教學方法。在素質教育推廣的今天,這種教育模式已經(jīng)不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進步,為了改變以上現(xiàn)狀,需要教育工作者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不斷激發(fā)閱讀興趣,提升能力。
關鍵詞: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有效策略
引言:
語文學習對于中國學生是非常重要的,是人們學習母語的一種途徑。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如何更高效地開展閱讀活動、激發(fā)六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是當前教師面臨的一大挑戰(zhàn)。教育工作者應該全面出發(fā),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課堂上滲透德育教育并且運用具有趣味性的方法引導學生進入課堂等等,以此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果。
一、強化語文閱讀教學的科學認知能力
小學語文這門課程是實踐性和綜合性都非常強的科目,是中國學生必須要學習的母語課程。此課程開設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教會學生認識漢語、書寫漢語并在此基礎上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漢語語言的應用能力等綜合素質。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有權利根據(jù)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以及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經(jīng)驗來對文章進行理解,進而使得自身的想象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有所提升,可見作為一名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人民教師,不應該束縛他們的思想,在分析文章的過程中不能過于肯定或否定,應該開放性地進行教學。朗讀和書寫是語文課程開展的重要手段,而字詞句段篇則是教學時的主要內容。在新課標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推廣之下,雖然說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學生為課堂主體,采取合適的手段活躍課堂氣氛,要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主要教學目的,但是也要避免因為組織一些活動卻沒有起到教育教學目的和訓練良好的語言文字能力的行為。
二、培養(yǎng)小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
語文科目的一大教學特點之一,就是能夠在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對小學生起到熏陶感染的作用,能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每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習的感受和理解都是不一樣的,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應該尊重他們自身的學習體驗。為了有效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學習中可以激勵小學生多多對文章進行朗讀。精讀和略讀是閱讀過程中使用的重要手段,一般地,精讀是為了解決題目所作的充分準備,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一般使用的都是略讀的閱讀方式,毫無疑問,這兩種閱讀方式使用的目的都是為了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綜合素質。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還要注意培養(yǎng)和鼓勵學生學會自讀課文,全身心融入課文環(huán)境中去,以便于更好地站在作者的角度理解問題,并且深入吸收語文材料,這種閱讀學習方式不僅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邊閱讀邊思考的良好習慣,而且完全符合小學生的實際水平。因為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他們不僅閱讀理解的能力較差,而且閱讀速度較慢,但是自讀的閱讀方式能自己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控制速度,內容和方式都可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自讀自悟應該是脫離教師教學的,此時教育工作者應該放手,把學生當作課堂主體,自己始終發(fā)揮著指導者和引導者的作用,時刻在班上卻不打擾他們閱讀,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予幫助。
三、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不斷滲透素質教育
每一篇課文都有獨特的意境,體會意境的美和發(fā)現(xiàn)意境的美是培養(yǎng)小學生審美認知的初始階段。意境的產(chǎn)生需要借助小學生的形象思維,他們要想充分感受意境的美,就先是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體會文章的意境,然后身臨其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通過語文教學,可以把世間的善惡美丑的概念傳遞給學生,進而讓他們能正確判斷美丑善惡,進一步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六年級課文《己亥雜詩》時,一方面是為了傳承我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另一方面則向學生傳播了一種自我犧牲和奉獻的偉大精神。
四、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精心設計課前導語,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并集中注意力
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如果教育工作者能夠使用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的導語開啟新課堂,那么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能從別的地方轉移到課堂中來。小學生階段總是對新鮮的事物產(chǎn)生好奇心理,對于自己想要的東西有一種得不到就誓不罷休的精神。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種年齡特征,在課前引入精心準備的導語來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
結束語:綜上所述,教育教學原理是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所必須遵循的原則。與此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要結合新課標改革和素質教育推進一些教學理念。課程活動的順利開展首先是以理論為出發(fā)點的,再根據(jù)教學實情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最終通過教學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各方面能力以及綜合素質。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升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不斷提高閱讀興趣是保證小學生主動閱讀的基礎條件。
參考文獻:
[1]劉慧清. 濟南市小學六年級閱讀試題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2]朱淑君. 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能力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3]馬麗. 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寧夏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