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英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已經(jīng)成為了每個人所必備的基礎能力。中年級段的小學生處在性格和形為習慣的養(yǎng)成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習可塑性強,如果教師加以適當?shù)囊龑В囵B(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動力,對于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還是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涯,都是非常有益的。本文作者從自主學習的概念和作用入手,對如何在小學數(shù)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了詳細的解答和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自主學習;三年級;教學方法
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新課改的推行,雖然把學生放在了主體的位置,但就實際的教學情況來說,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卻并不是很高,大多時候都是在老師的指導和監(jiān)督下進行學習。下面,我談一下自主學習的概念和作用:
一、自主學習的概念和作用
自主學習就是基于學生自身的想法,使學生能夠主動學習的一種學習模式,這和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有本質上的不同。學生的自主學習是基于學生自身的興趣和想法,而課堂的教學,是學生在被動的學習,其學習效果是有明顯差距的。學生自主的學習是以自我的意識為驅動,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的效率非常高。隨著新課改在我國如火如荼在的推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不適用于當今時代的發(fā)展。當代的社會要求的是小學生能夠具有自主的學習能力,能夠靈活的應用所學的知識。數(shù)學學科做為貫穿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主要科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學階段又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最佳時期,因此,教師必須從現(xiàn)在抓起,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數(shù)學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
1、學生主體,發(fā)揮自主學習的動力,鍛煉自主學習的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是每個人自然擁有的能力,一個剛出生的孩子,就可以主動的去學習走路,吃飯和說話,并不需要刻意的引導。但是孩子越長大,這種自主的學習行為就越少了。原因是學校和家長都給孩子過度安排了學習的內容,讓孩子疲于應付式的學習,沒有了自主學習的空間,也沒有了自主學習的動力。要避免這樣的情況發(fā)生,就必需要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體,在日常的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融入教學活動中。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時分秒》一課的教學中,我首先通過談話導入的方式,引出今天的教學主題“同學們,誰能告訴老師你每天早上幾點起床?親是怎么知道這個的?。咳绻覀儗W會看時鐘的方法,我們就能準確地掌握時間,科學地安排時間,成為時間的主人?!叭缓?,通過童話顯示模型的鐘面”老師發(fā)現(xiàn)學生們真的很棒,不僅有一雙眼睛將識別時間,和一對寫巧手時間,為此,老師告訴你一個故事作為獎勵。你們都聽說過龜兔賽跑的故事。上一次,小白兔輸?shù)锰嗔?,他讓小烏龜在周圍種了12棵樹,參加圓形運動。猜猜這次誰贏了?好吧,讓我們來看看比賽。同時,小白兔跑了一圈,小烏龜只跑到第二棵樹下。)其實,我們今天知道的鐘面,時針和分針一直從事這個龜兔賽跑。(龜兔跑場景變成一個鐘面)”讓學生認識分、秒的關系。最后我再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這種讓學生充分參與的教學方法,能夠最大限制的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鍛煉自主學習的能力
2、教師引導,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理論,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教師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fā)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除了利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引導以外,更要給學生灌輸自主學習的觀念和自主學習的重要性。以我所帶的三年級學生為例,這一年齡段的小學生基本思想上已經(jīng)形成了自己的獨立認知,教師可以告訴他們自主學習的對于他們的好處。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良好的學習方法,將會是學習良好成績的保障。例如在人教版數(shù)學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一課的教學中,我主要用的是交談、開始等等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新知的自我探索,首先,請同學們猜一猜:仔細觀察手中的長方形紙和方紙,猜它的邊角有什么特點?談話在一組。其次,要求猜想和現(xiàn)在的集體活動要求要驗證的學生:①量用尺子或折扣的雙手倍量,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同樣的長度哪邊?通過比較三角形的直角與矩形和正方形的四個角,你能找到什么?當學生們充分表達他們的觀點時,我會要求學生們舉起手中的長方形,互相看一看。你的長方形一樣嗎?雖然矩形的顏色大小不同,但驗證后發(fā)現(xiàn)矩形的相對邊并不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也就是說,不管是什么樣的長方形,其邊和角都具有這樣的特點。我在本課的設計上注重學生的心理需求,為學生提供了許多實踐和表達的機會,同時結合時效性,使數(shù)學充滿了真實感和親近感,學生可以感受到其存在的價值。
3、學校帶頭,構建教學新模式,落實活動,豐富情感
學校是學生教育的主陣地,更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主要場所。教學活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可以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和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中,學校可以定期的開展一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合理的評價機制,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定位和學習的目標。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此外,小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薄弱,是非常缺乏感的群體,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家庭情況和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與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解決,并與學生家長一起幫助學生建立自主的學習意識,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也是一門藝術,我們要提高自身的教學設計能力和教材解讀能力,實現(xiàn)教學素養(yǎng)和教學水平全面提高,以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培養(yǎng)目標,不斷提升的專業(yè)水平。在教學中,我們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果學生在學習中做的好的地方,教師要加以鼓勵,幫助學生建立信心,使學生感到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時間長了,學生自然就會自主學習了。
參考文獻:
[1]楊美珍.小學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要素分析與界定反思[J].現(xiàn)代交際,2016(19):195.
[2]金淑湘.探究式學習是創(chuàng)新數(shù)學教學的途徑[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6,13(36):182-183.
[3]劉德余.借助綜合實踐活動,上“活”小學數(shù)學課[J].內蒙古教育,2016(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