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許多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顯得無法適應,與現(xiàn)代社會對人才的培養(yǎng)需求不相符。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也需要不斷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力求以科學合理教學措施的實行去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基于此,文章便結合筆者教學實踐,對當前新課改背景下提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果展開深入思考。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提升效果
隨著新課改理念的逐步滲透,對現(xiàn)如今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教師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與豐富教學手段,找尋出更符合新課標且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與自身教學實踐相結合,從而助力學生化學基礎知識與化學思維的提高與培養(yǎng),為推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進步貢獻應有的力量。
一、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的指導思想
對于高中化學教材而言,新課改之后主要分為了必修與選修兩部分,其知識結構的安排會更為科學合理,有效降低了高中學生的接受難度,使其對化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有所提高。通過對新教材內容展開分析,會發(fā)現(xiàn)新增了眾多更具前瞻性的內容,比如合成氨的發(fā)展前景等等,這類知識屬于時下最前沿的科學成果,許多教師都不一定能夠理解透徹,所以教師也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才能夠為學生更好地傳授知識【1】。此外,新教材在結構設計上進行了重新編排,比如將弱電解質相關知識點前移至氨水知識點前面進行講解,這與高中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相符。還有一點便是,新課改在教學目標上也有了更多要求,尤其是化學實驗教學要更多以探究互動的形式展開,為學生提供更多親自動手實踐的機會,感受化學知識形成的過程。
二、新課改背景下提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果的相關策略
1.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學生對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有所提高,需要建立在對該知識感興趣的基礎上,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使其對化學知識產生興趣,才能夠主動投入到化學的學習探究當中,這對于提升化學課堂教學效果而言,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比如,在講授“原電池原理及其應用”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在教學導入上進行精心設計,先向學生講解伏特發(fā)明電池的科學小故事,之后展開著名的青蛙實驗,讓學生主動從“動物肌肉能夠儲存電量”的實驗中去進行探究,然后將兩片不同伏特的金屬放在舌頭上,去感受不同伏特條件下的感覺。在這樣的教學導入之下,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會大大激發(fā),從而提高了對該知識點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讓學生對原電池原理有所了解,大大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
2.創(chuàng)設合理教學情境,提高參與意識
新課標明確指出,課堂教學并不僅僅要為學生傳授學科知識,更要讓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技巧,從而助力其自主學習與探究的高效開展,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2】。綜合筆者實踐來看,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可結合實際講解的知識點去合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去嘗試解決問題,從而調動學生的參與欲望,使其帶著問題展開積極的思考,其自主學習能力及探究精神便能得到良好培養(yǎng)。
比如,在講授“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相關知識點時,教師便可結合該知識點主要內容創(chuàng)設出如下情境:“讓我們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我們生活中遭遇火災,你會選擇哪種手段去滅火呢?”此時,學生結合生活經(jīng)驗會回答道:“用水”、“用滅火器”,然后教師可繼續(xù)問道:“你們有誰見過使用滅火器和水同時去進行滅火的嗎?”教師的這個問題一提出,便大大調動了學生的思考積極性,進而在針對該節(jié)課知識點的學習上更加認真,課堂教學效果便能得到明顯提升。
3.靈活運用多媒體設備,提高教學質量
隨著網(wǎng)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技術也取得了明顯進步,許多學科都已嘗試與多媒體技術相融合,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方面有著不錯反響【3】。因此,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活動中對多媒體設備進行靈活且合理的運用,能夠將教材中抽象、枯燥的知識點變得更為生動,通過直觀且豐富畫面的呈現(xiàn),讓學生在多重感官刺激下去深化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比如,在講授“氧與氮的化合物”相關知識點時,為了向學生解釋“雷雨發(fā)莊稼”這一俗語時,教師便可聽過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去尋找相關教學視頻課件,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進行展示,讓學生在影像播放過程中觀察到其中存在的化學反應,進而對這一知識點的了解更加深刻,并且充分認識到現(xiàn)實生活與化學知識的聯(lián)系,使其對化學學科的學習更加主動,有效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
4.采取合理的課堂教學評價,激發(fā)學習動力
要想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果,不僅要對教學活動精心設計以及保證教學方法的科學有效,還需采取合理的教學評價,讓學生能夠對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有所了解,從而為今后學習改進明確方向。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注意過程性與結果性評價的結合,對學生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同樣需要作出合理評價,提供有效指導與建議,進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身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是其個人教學追求,同時也是對新課改要求的有效適應。因此,在如今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以最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同時靈活使用多媒體設備去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全方位提升,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助力其化學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黃志剛.新課改下提升高中化學教學實效性的幾點建議[J].新課程學習(中),2012(2):183-183.
[2]魏學強,夏學儒.淺談在新課改背景下對高中化學實驗有效教學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3(16):186-186.
[3]余榮娟.新課程背景下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時代,2013(4):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