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雅
摘要:在一次語言活動《還有誰要上車》中,筆者抓住“如何促進幼兒學習主動性”這一點進行了研究與總結(jié),主要從關(guān)注幼兒的興趣、尊重幼兒的建議、拓展幼兒的思路三方面闡述了如何在語言活動中促進幼兒進步與主動學習。
關(guān)鍵詞:語言活動;幼兒學習主動性;關(guān)注;尊重;拓展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正確的教育觀念與適宜的教育行為之間存在差距,教師雖有新理念的知識,卻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學關(guān)系,即教師的教與幼兒的學之間究竟誰服務于誰,如教師為了準備一節(jié)“精品課”,前期做了大量的準備,可是就在這樣的充分準備下,幼兒還是缺乏參與學習的主動性,那么,如何在語言教學中激發(fā)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
關(guān)注幼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一生中能否有杰出的成就,興趣就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幼兒無論就生理、心理而言都還處于初級階段。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該引導幼兒激發(fā)興趣,尊重幼兒的興趣,并充分挖掘幼兒興趣點上所具有的教育價值,使幼兒得到主動發(fā)展。
案例一:在一次晨間談話中,孩子們議論紛紛,都很愿意向我分享周末的游玩經(jīng)歷。輪到劉子釗小朋友時,只見他神采奕奕地對我說:“焦老師,我昨天坐了公交車啦,坐公交車可有趣了,我在公交車上坐了很久,還給老爺爺讓了座位呢!”這一說,不得了!身邊的小朋友紛紛加入了討論,都說自己坐過公交車。就這一話題,我問孩子們“你們坐過公交車嗎?”瀚瀚說:“我經(jīng)常坐11路公交車呢!”姚玉成說:“奶奶有時送我上學就是坐的公交車”看到孩子們這么感興趣,我想,坐公交車是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個孩子都有乘車的經(jīng)驗,加上本周正好進入《各種各樣的車》這個主題,我可以以此為契機開展一堂和公交車有關(guān)的語言活動《還有誰要上車》。
分析:任何一節(jié)活動的有效開展,必定與幼兒的需求是相吻合的。在晨間談話中,筆者察覺到幼兒對公交車的興趣點轉(zhuǎn)移,及時對自己的話題做了調(diào)整,既滿足了幼兒想說的欲望,又調(diào)動了幼兒的主動性,由此可見,關(guān)注到幼兒需求而設(shè)計的活動更能促進幼兒主動的“學”。
尊重幼兒建議
《綱要》多次提到:“讓每一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要支持、鼓勵幼兒大膽探索與表達?!闭{(diào)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要從尊重幼兒的建議出發(fā),根據(jù)幼兒的建議,鼓勵幼兒主動探索,點燃他們的學習火花。
案例二:在開展活動《還有誰要上車》第一次試教中,我創(chuàng)設(shè)了公交車的場景。由于好奇,剛開始孩子們都顯得很興奮,不過很快,孩子隨著我的口令在“上車下車”兩次后,他們的興趣明顯減弱了,有的孩子把小椅子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有的孩子和旁邊小朋友講起悄悄話,尹佳不滿地說:“這不是在坐公交!坐公交車不是這樣的!”教學無法按照既定的方案開展,沒有辦法引導孩子達成后面的目標,遇到這樣的情況怎么辦?在語言學科組的成員思考后得出結(jié)論:放棄教師的“教”選擇幼兒的“主動學”即尊重幼兒的建議,迂回的開展活動,促進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再次試教之前,我讓孩子們參與到活動規(guī)則的制定中,我鼓勵孩子們大膽去說,涂梓楊說:“坐公交車是要投幣的!”湯至軒說:“公交車上有敬老座?!眲⑾栌钫f:“坐公交車要從前門上車后門下車?!备鶕?jù)幼兒提出的建議重新設(shè)計了活動?;顒又形野l(fā)現(xiàn),采納孩子建議的積極態(tài)度讓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一下就提高了很多。
分析:尊重幼兒的建議就是成功的動力。在《還有誰要上車》這節(jié)活動中,因為有了教師支持才會讓幼兒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去,促進了幼兒的主動學習。
拓展幼兒體驗
幼兒只有在活動中擁有屬于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才能真正主動地學習。在操作活動中要多提供讓幼兒自主探究、自主體驗的機會,充分拓展幼兒思路,不要急于把現(xiàn)成答案拋給幼兒,要讓幼兒盡情地探索、體驗,在自主狀態(tài)下主動建構(gòu)知識與生活體驗。
案例三:在讓孩子自由討論了“乘公交車”的規(guī)則后,通過和學科組其他成員的探討與修改中形成了新的教案,但是,如何才能更加開拓幼兒的思維呢?拓展幼兒的思路是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學科組成員們通過集思廣益,在活動過程中設(shè)計了發(fā)散性的問題,拓展孩子的思路,如活動的第三環(huán)節(jié)——“幼兒按照規(guī)則再次“乘車”,教師有意識地拿走一張椅子,討論如果沒有座位了要怎么解決呢?”李錦雲(yún)說:“那我站起來讓別的小朋友坐!”劉子軒說:“可以兩個人一起坐!”牛緣華說“我可以坐在別的小朋友的腿上?!焙⒆觽冋f著,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分析:在活動《還有誰要上車》中,幼兒參與到——按照規(guī)則再次“乘車”,“教師有意識地拿走一張椅子,討論如果沒有座位了要怎么解決呢?”的環(huán)節(jié)中,通過筆者有意識的拓展,幼兒的思路逐漸變得清晰,學習的主動性得以提高。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明月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