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昌明
摘 要:當今時代,小學生的德育培養(yǎng)已經成為教師教學內容中的重中之重。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初步使小學生認識語言文學魅力的學科,旨在培養(yǎng)小學生的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創(chuàng)造力,使得小學生領悟到語言文學魅力與中華文化的傳承精神,所以小學語文對小學生德育的滲透實踐就變得十分的重要。通過小學語文教育使得小學生領悟中華文化的謙恭禮讓,培育小學生認識優(yōu)秀的中華美德,最終實現(xiàn)德智體美的全方位發(fā)展。所以小學語文中良好的德育滲透對未來小學生的人生觀、社會觀、價值現(xiàn)有著基石的作用,讓學生開心學習,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滲透;實踐途徑
引言
小學語文德育滲透,就是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對學生的進行思想品德、行為舉止的滲透式培養(yǎng),這種教育模式是在潛移默化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得學生領悟德育精神,樹立學生的價值觀念,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之中,不僅僅要傳授單一的課堂的內容,而是要對課堂內容加以延伸,建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引導學生對德育精神進行獨立自主的思考,之后教師再遂其觀點予以完善和延伸,使小學生充分的認識到培養(yǎng)優(yōu)秀品德文化的重要性,使其自主自發(fā)的認識德育精神,形成道德觀,從而實現(xiàn)德智體美全方位發(fā)展。
1.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當今小學語文教學中最大的問題,就是課程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相脫節(jié)的問題。首先,小學語文課程內容相對來說較為簡單,課程內容形式也較為單一,而大多數(shù)的小學教師,因為課程簡單,所以僅僅進行了簡單的備課,不能對課程內容進行延伸,更加導致了學生不能更好的理解書本上的內容,大多課程內容不能和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使得小學生在學習課程過后不能充分的理解并加以運用,也使得學生認為中華美德僅僅存在于書本之上,而不是生活之中。其次,小學生所處在的年齡段,正是形成初步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年齡段,如果不能很好的加以引導,可能會嚴重的影響其未來的發(fā)展,所以新課改要求了教師不能僅僅的傳授書本知識,還要在小學語文課本中與現(xiàn)實相結合,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引導其樹立良好的品德。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在課堂上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滲透,這是具備必然性的。
2.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的有效途徑
2.1以生為本
以生為本是新課改的核心觀念,是新時代最先進的教育理念。以生為本,就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研發(fā)學生興趣點,在去進行引導式教學。以生為本的教學模式可以充分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老師與學生之間,不僅僅是傳授者與被傳授者的關系,更是合作者與討論者的關系。教師可以先對學生的興趣點與好奇點進行調查,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不單一的進行口頭上的思想德育教育,而是提出學生感興趣并且有一定爭議性的德育問題,引導其進行獨立思考,最后讓其給出自己的看法,教師在小學生給出看法之后要加以補充與延伸,從而使得小學生自主自發(fā)的樹立德育觀念,成為傳播中華美德文化的一份子。這種課堂沙龍的模式,可以使學生聽以致學,學以致用,充分的是課堂上的德育教育融合到生活當中去。同時,也可以讓教師實施的掌握學生內心動態(tài),更好地了解學生內心想法,從而對每位學生進行針對性德育滲透,所以要教師要以生為本,導向發(fā)展。
2.2實踐性德育滲透
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小學生的教育過程中,要有實踐性德育滲透,就是在對學生的課本教學內容過后,引導其進行德育實踐,在德育實踐的過程中,讓小學生充分的領悟到樹立優(yōu)良品質的重要性,而這種實踐性的品德教育滲透,充分的使課堂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使學生們對于德育精神得到充分的理解。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我不能失信》這一課程教學過程過后,教師可以給學生留一個作業(yè),讓學生之間彼此許下一個承諾,在一定期限內,每個人都需要完成自己的承諾,在這一期限過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上臺分享,分享承諾者在完成諾言之后的感受;背承諾者在承諾者完成諾言之后的心情;沒有完成承諾者自身的心情以及大家對他的看法。這樣的課程可以讓學生與學生之間樹立一種誠信意識的氛圍,而在這種氛圍之下,不誠信的學生是不受歡迎的,他們也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變得誠信。這樣的實踐性德育滲透,是最有效的滲透方法。
2.3結合實時熱點進行德育滲透
教師可以在每天的教學課堂之前為學生分享一則時事熱點新聞,可以是某個人酒駕之后造成了嚴重后果,因為他沒有遵守法律的規(guī)定,所以改變了自己的一生;也可以是某一詐騙公司得到了嚴重的制裁,被騙的人都很傷心難過,痛恨詐騙者;還可以是十大杰出青年的事跡,人們對他們的尊敬與愛戴。結合這些時事熱點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可以讓學生了解當今時事動態(tài)新聞,也可以讓他們在時事熱點中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用實際案例去說話,引發(fā)學生們的討論,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2.4結合教材和客觀實際,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小學的語文教材中涉及的一些知識點已經能夠跟我們目前的實際生活進行掛鉤。例如在小學課本教材中出現(xiàn)的環(huán)境問題,就充分反映了我們現(xiàn)代生活的客觀事實。隨著經濟建設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在現(xiàn)代社會中存在的城市垃圾問題以及一些人口問題表現(xiàn)得越來越嚴重[3]。而在城市化建設中,由于未來的城市化建設仍需要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因此,我們必須對資源與環(huán)境保持高度的關注。教師在講授這一部分知識的時候,可以與目前的資源與環(huán)境發(fā)展相結合,使學生對現(xiàn)在的資源與環(huán)境發(fā)展狀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進而提高學生的社會認知能力。
3.結語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精神滲透是教學內容中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行為舉止的滲透式培養(yǎng),可以讓學生們自發(fā)自覺的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價值觀、道德觀,所以小學教師要認真進行備課,將教學內容充分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以生為本,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并且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們進行實踐,結合當下實時熱點,進行德育教育滲透,從而使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得到德智體美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謝轉紅.探究基于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德育滲透[J].學周刊,2018(08):20-21.
[2]張彥卿.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實踐的有效途徑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26):47.
[3]高述佳.小學語文德育滲透實踐途徑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05):69+71.
[4]宋瑞瑞,任美蓮.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5(0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