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瓊華
摘 要:音樂的學習不僅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還能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本文立足于傳統(tǒng)音樂文化角度,分別從“開設專題活動,學習傳統(tǒng)文化”“用多媒體教學,加深學習印象”“小組合作學習,調動學習動力”這三個方面入手,針對石林彝族撒尼傳統(tǒng)音樂文化傳承類型進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關鍵詞:傳統(tǒng)音樂文化;專題活動;多媒體;小組合作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類的進步,人們對于課堂教學的質量越來越高。正因為如此,任課教師在平時課堂教學之中更加應該注重課堂教學質量,從而在課堂之中傳授石林彝族撒尼傳統(tǒng)音樂文化知識,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之中品味音樂的獨特魅力,從而愛上音樂的學習。另外,任課教師的教學手段也十分重要,教師的教學手段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因此,任課教師必須發(fā)展多元不同的教學手段,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
一、開設專題活動,學習傳統(tǒng)文化
專題教學活動是學生學習音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于學生的學習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學生不僅可以在活動之中積極探索和學習,還能發(fā)展多元化學習方式,從而切實提高教學課程的實施水平,促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同時,開展專題活動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之中共同學習和溝通,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在平時課堂教學之中,首先帶領和引導學生共同學習和了解石林彝族撒尼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相關知識,并且要求學生將重點學習部分進行勾畫,方便學生后面重點學習和思考。隨后,任課教師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效果。當學生正確回答出問題,進行及時的鼓勵和表揚。接下來,任課教師在班級中組織和開展專題活動,并且在活動之中布置相應的情景,包括對于石林彝族撒尼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介紹、來源、種類、劃分類型等等,以及石林彝族撒尼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音樂播放和視頻介紹等等,鼓勵學生積極大膽進行溝通和交流,來開拓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此時,任課教師可以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之中,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進展,方便后面音樂教學。
二、用多媒體教學,加深學習印象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類的進步,信息技術逐漸發(fā)展成熟,并且應用于各個領域。信息技術的到來,給教師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我平時課堂教學之中,首先進行課題導入:同學們,相信大家都有自己喜歡的音樂類型,那么請你說一說自己喜歡的類型吧。有的學生說道:“我喜歡流行音樂。”還有的學生說道:“我喜歡古典音樂。”等,隨后,任課教師利用多媒體介紹不同音樂的類型和起源以及特點,并且引出石林彝族撒尼傳統(tǒng)音樂文化,加以有趣生動的視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之中。在視頻之中,分別介紹石林彝族撒尼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傳承場所劃分,分別是家庭傳承和人生禮儀傳承以及誕生禮傳承等等,并且整個介紹的過程都是有趣生動的動畫人物,可以讓學生自覺接受知識,有效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最后,任課教師讓學生總結課堂學習內容,鼓勵班級學生溝通和交流,不斷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
三、小組合作學習,調動學習動力
經了解,很多學生在音樂課程之中經常出現“開小差”的情況,甚至還有一些學生昏昏大睡,這就是典型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情況,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停滯不前。針對這一問題,任課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有效增加學生投入在學習之中的時間,為傳授石林彝族撒尼傳統(tǒng)音樂文化傳承的教學提供良好的條件支持。
在我平時課堂教學之中,首先讓學生自我預習,并且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問題和疑惑,培養(yǎng)學生敢于質疑的學習態(tài)度,并且對于提出問題的學生給予表揚和肯定。隨后,任課教師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鼓勵和提倡學生在小組之中共同學習、相互幫助、相互監(jiān)督。其中,任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比如掌握音樂基本的節(jié)奏和大致歌詞等。與此同時,任課教師制定和完善評價體系,當學生完成布置的學習任務,教師進行及時的評價和分析,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當學生在完成任務時遇到問題或者困難,任課教師要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繼續(xù)針對性講解,促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最后,任課教師根據學生在小組之中的表現評選“優(yōu)秀小組”的稱號,使得學生在學習之中充分發(fā)揮學習主動力,不斷鞏固學生的音樂知識。
總而言之,在漫長的音樂教學過程之中,任課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策略,采用新穎獨特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任課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要善于將教學內容生活化,讓學生感受音樂存在于我們生活各處,讓學生自覺接受音樂的洗禮。
參考文獻:
[1]王海濱.石林彝族撒尼人祭"密枝"儀式結構與文化意義[J].貴州民族研究,2016,v.37;No.179(01):105-110.
[2]段會梅.云南石林撒尼刺繡圖案文化內涵研究[J].大眾文藝,2017,000(008):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