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梅
【摘要】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此句乃是古人講的做事前的準備。對于我們的數學學習,則更應該從提前準備入手,讓學生事先做到心中有數,也就是要去預習,這樣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主要探討預習對初中數學教學的作用,以為廣大同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 ?初中數學 預習 作用探討
【中圖分類號】 ?G633.6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7-056-01
所謂預習就是在上課以前把要學的知識先學一遍,達到對知識有個大致的了解,以便在正式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在學習中掌握主動。并且預習可讓其在上課的時候對知識已有所了解,這樣會在某種程度上加大他們對上新課的興趣,也會大大提高其注意力,更會幫助其對新知識的理解,從而避免他們因為新課聽不太懂而挫傷學習積極性,從而嚴重影響學習成績。下面,筆者就初中數學教學預習的作用談幾點不成熟的意見,不妥之處請各位同行批評指正。
一、預習可對沒有掌握好的舊知識進行及時補缺
通過預習的過程中,必然會有懂的部分,也會有不懂的內容。為什么會有不懂的呢?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沒有掌握好有關的舊知識,也可以說沒有掌握好新課的預備知識。那么預習,就像“火力偵察”一樣,可以自己發(fā)現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上課前迅速補上這部分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拌腳石”。這樣,在學習和理解新知識時就會較順利。事實上部分學生之所以聽講效果差,就是沒有掌握好聽課所必需的舊知識,從而給聽課帶來了困難,很難做到當堂理解,上課的時間也被白白浪費,花了時間也沒有效果。而預習,就可以避免這種被動局面的出現,使學生提前發(fā)現不足之處,從而加以解決。
二、預習中發(fā)現的難點,就是聽課的重點
在獨立預習的過程中,有些知識只需看兩三次就能理解的,這一類知識屬于簡單的;有些知識學生在理解的時候存在一定的困難,但是如果經過積極的思考也能弄懂(當然這對中優(yōu)等生來說);另外有些知識難度較大,學生很不容易搞清楚。這就是預習中發(fā)現的難點,也就是新課聽講時的重點。那么,在幫助學生培養(yǎng)預習習慣的時候,尤其需要強調這一問題。我在這個問題上對學生說,預習中遇到不懂的問題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存在過多的恐懼心理,而是要對不懂的知識做一個標記,以便在聽講的時候能夠更加集中注意力。這樣,會使聽講的效率更加高,不致與整節(jié)課都要強迫自己集中精神,反而效果不是很好。也正是因為有問題,在老師講解時,學生才會格外的注意。
三、預習有利于提高聽課的效率
我們知道一節(jié)新課所講的內容并非絕對都是新知識,總是在原有知識基礎上,增添新的部分,這也是數學學習具有很強的邏輯性的特點。通過預習,如果把舊的知識加以適當復習,就能減少聽課中的困難,把精力集中到新的內容上,提高聽課效率。新的知識是原有知識基礎上合乎邏輯的發(fā)展。一般說來,大多數學生對新的章、節(jié)的大部分內容可以完全看懂,即使對有些知識,在預習中怎么看也看不懂,也沒有關系,這屬于正常現象。課本中看不懂的地方,往往就是教材的重點、難點,或自己學習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也可能是自己不熟悉的思考方法或特殊解法等。弄懂這些不明白的地方,恰好是學習深入的關鍵所在。預習時可以把這些看不懂的地方記下來,上課時特別注意聽老師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
四、預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己的自學能力,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
預習是自己獨立地由已知向未知進軍,需要較強的閱讀能力和獨立思維能力,而長期堅持預習,又可以提高獨立思維能力和閱讀能力。教科書中對所學的知識都會有系統(tǒng)的論述,且會較全面的對知識進行論述。但是這畢竟不是學生自己掌握的東西,學生很難有自己的體會。必須通過自己的閱讀,然后加上獨立的思考才能有所理解,從而達到搞清思路、掌握要點、找出重難點的目的。所以能堅持預習的同學以后自學能力必然較強,并且有些學有余力的同學在預習時不僅可以看教材,還可以同時鉆研相應的參考書,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理解所學內容,有時甚至還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在預習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弄懂了一些知識,同時也還有一些理解的不是很透的知識,這時學生就會產生解決問題的需求,會通過繼續(xù)學習的方式直到把問題搞清楚為止。
五、預習有利于節(jié)省學習時間,扭轉學習被動的局面
上文已經敘述過,學生的學習存在困難,主要是基礎不牢,已學的知識沒理解。因此,聽課中碰到的“攔路虎”比較多,難以跟上老師的思路,課后用于復習、做作業(yè)的時間也相應增加,而且不可能徹底掌握,以致愈學愈困難,造成“惡性循環(huán)”。為了扭轉這種學習被動的局面,可以通過預習對舊知識進一步的學習,了解新課的重難點,從而能夠提高上課的聽講效率。也就是說,一方面,由于復習了新課需要掌握的舊知識,掃除了聽課中的一些障礙,課堂上可以聽懂了,或基本上能全部理解了,這就增強了學習的信心;另一方面,因為上課聽懂了,課后用于復習的時間相應減少,做作業(yè)的速度相應加快。預習雖然用掉了一些時間,但從聽課、復習和作業(yè)的效率上得到了補償。時間一長,就能贏得一定的時間,用在回頭系統(tǒng)地復習過去學習這門學科時沒有弄懂的地方,或遺忘了的地方,從而使學習逐步轉為主動,學習成績也相應會上升。從而變被動為主動,使惡性循環(huán)變成良性循環(huán),使自己的學習步入正規(guī)。
總之,數學活動就是要讓學生經歷和感受數學化過程的活動,它要求學生從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出發(fā),經過一定的數學思考,得出有關數學的結論。在具體的預習過程中,教師應淡化學生的最終學習結果,而是要重點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也就是說教師應該對學生的預習予以具體的指導,使學生能在預習前首先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制定詳細的預習計劃。預習過程中應該突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把課本知識當工具去啟迪學生的心智和“發(fā)現”的能力,這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造能力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