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競走項目對運動員的耐力、力量、身體協(xié)調(diào)性等素質提出了很高要求,在訓練中要能夠完成對所有這類項目的訓練工作?;趯@些項目當前訓練方法的研究和分析,本文提出了針對這些項目的訓練方法,讓青少年競走運動員在具備較高力量素質的基礎上,其余身體素質也得到全面訓練。
關鍵詞:青少年競走運動員;力量訓練;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G821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07-059-01
引言
在青少年競走運動員的訓練中,要保證個人身體素質被全面優(yōu)化,讓其能夠在長時間的運動中,依然具有身體潛能的爆發(fā)能力。另外在力量訓練中,除了完成下肢訓練,還需要分析上肢訓練的強度和方法,并讓運動員掌握力量的分配方法,使其能夠適應高強度的運動。
1青少年競走運動員力量訓練的創(chuàng)新思想
1.1個性化訓練思想
在青少年競走運動員訓練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存在一定不同,體現(xiàn)在身體熱量攝入、耐力、爆發(fā)力、肌肉強度等多個方面,對于競走運動來說,還需要全面考慮運動員的身體協(xié)調(diào)性,在青少年的生長中,由于個人體質存在差異,只應用一套訓練模式,對不同運動員的訓練效果不同,為了提高訓練質量,基本的創(chuàng)新為建成個性化訓練體系。
在這一思想的應用中,要從競走運動的整體強度、對身體素質要求等方面完成對運動員的分組工作,構建不同運動員的針對性訓練項目,讓其能夠更好完成對個人力量的訓練工作[1]。
1.2循序性訓練思想
在運動員的訓練中,由于青少年正處于身體快速成長時期,肌肉和骨骼生長速度提高,當訓練強度過高時,容易造成運動員的運動傷病,訓練強度過低時,對其個人能力的提高效果不明顯。
為提高訓練質量,應用的方法為循序性訓練思想,即在具體的訓練中,在個性化訓練方案的制訂中,確定運動員的身體生長情況,通過體檢確定其能夠適應的最大訓練強度,在后續(xù)的訓練中,定期完成體檢工作,完成對力量訓練方案的完善。
1.3科學性訓練思量
在舊有的訓練模式中,力量訓練的方法為一味提高青少年運動員的訓練強度,雖然在訓練中會糾正運動員的錯誤步態(tài),但是當訓練強度過高時,運動員身體負荷過大,嚴重時會出現(xiàn)骨骼的疲勞性骨折、心跳紊亂等問題,對運動員的身體造成了永久性損傷。
在當前和今后的訓練中,要樹立科學訓練思想,在能夠全面保護運動員身體的基礎上,達到提高運動員力量的目的。
2青少年競走運動員力量訓練的具體方法
2.1身體力量訓練
青少年競走運動員的身體力量為其取得好成績的基本,只有運動員具備較高力量的基礎上,才可完成沖刺爆發(fā)、體能支持等項目,所以在力量訓練工作中,要根據(jù)運動員的身體情況,制定身體力量訓練方案[2]。
要求教練員制訂的方案精確到個人,并在正式訓練前,由專業(yè)的醫(yī)護團隊檢查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檢查項目包括肝糖原儲量、血氧量、骨垢線位置、肌肉生長速度等多種內(nèi)容,最終建成運動員身體素質的綜合評分體系。
教練員在獲取的運動員身體素質綜合報告后,在醫(yī)護團隊的指導下,制訂相應的訓練方案,在初始階段,采用的訓練方法主要為蛙跳等訓練下肢強度的項目,并且適當增加訓練負荷,保證訓練強度稍高于身體承受負荷。在訓練的中期,運動員掌握了競走項目的相關技巧后,讓其參與到實際的運動項目中,采用方法為在訓練場地中變速走,該過程中依照運動員的身體素質,確定其行走距離。最后為訓練后期,要求所有運動員按照競走路線訓練,并且行走的距離要大于實際的競走項目路線長度,這種方法能夠讓運動員更好適應賽場。
2.2速度調(diào)整訓練
在競走項目中,運動員需要通過調(diào)整運動速度提高個人成績,尤其是在最終的沖刺階段,要求競走運動員能夠大幅度提速。
在當前的科學研究中,發(fā)現(xiàn)運動員不被限制的情況下,會依照個人性格特點和身體特點,自主選用對體能消耗最少的運動方案,這種方式與科學性更高的變速方案通常有較大差異,所以教練員在訓練中,要讓運動員逐漸修正個人的運動模式,讓其能夠更為科學合理地變更個人速度。
在具體的訓練中,教練員要從訓練中期即落實該項工作,要求運動員能夠熟練掌握各類變速技巧,并且在場地訓練時,按照科學的變速方案,發(fā)出運動員競走中的變速口令,這種方式能夠培養(yǎng)運動員的肌肉慣性。在訓練后期,要求運動員能夠將肌肉慣性的持續(xù)時間延長,由于中期訓練中,每日中各個速度的總訓練時間與道路訓練的總時間相似,運動員的體能已經(jīng)能夠適應這種強度,教練員的工作內(nèi)容為依照運動員的個人身體特點,向其發(fā)出正確的變速指令。
2.3身體耐力訓練
在力量訓練中,一個重要內(nèi)容為耐力訓練,由于競走項目的主要運動模式有有氧運動,所以在耐力訓練中,應用的訓練方法為有氧訓練,在此基礎上完成耐力訓練工作。
要求在具體的訓練中,各個時間段中都需要完成對運動員的體檢工作,主要分析運動員的血氧量,在醫(yī)護人員的參與下,確定個體運動員在運動中的血氧波動情況,在此基礎上制訂相應的耐力訓練方案。
3結論
綜上所述,在青少年競走運動員的力量訓練中,需要應用的創(chuàng)新思想包括科學性思想、循序性思想和個性化思想。在具體的工作中,要由專業(yè)醫(yī)護人員完成對運動員的體檢工作,制訂訓練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具體訓練方案,訓練的內(nèi)容包括自身力量、身體耐力和變速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杜云鵬.對青少年競走運動員力量訓練的認識與方法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07):8-9.
[2]楊軍,王洪偉.遼寧省優(yōu)秀男子青少年競走運動員賽前訓練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18,40(04):62-66.
作者簡介:
趙奇(1993.01—)性別:男;漢;最高學歷:碩士;研究方向:競走或體能訓練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