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達
摘 要:所謂核心素養(yǎng),就是學生對某一學科經過一階段時間的學習之后,所形成的具有該學科特點的技能和素質。而隨著教育環(huán)境的改善,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成為各學科重要的教學目標。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就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探索科學的教學策略,以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從而更好地實現高中生物的育人價值。
關鍵詞: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教學策略;培養(yǎng)
在落實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教育理念的過程中,學科核心素養(yǎng)備受重視。而高中生物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以及社會責任,這四個方面的核心素養(yǎng)是生物課程價值的集中體現。所以作為高中生物教師,就要認真分析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并將其合理融合在教學過程中。以強化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生物綜合水平的提升,更好地達成高中生物的教學目標。
1.設疑引導,滲透生命觀念
生命觀念是高中生物最基本的核心素養(yǎng),也是解釋生物學現象的重要思想方法。它主要包括結構與功能觀、進化與適應觀、物質與能量觀等等。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觀念,對幫助學生理解生物學概念,認識生物的特性具有重要意義。但是,任何一種觀念都是在思考、探究的過程中得以形成。而考慮到問題是啟發(fā)學生思維的有效工具,所以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妨加強設疑,并在設疑的過程中合理滲透生命觀念。從而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認識生命觀念的內涵,以促進學生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例如:“結構與功能觀”是生命觀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是相適應的。為了幫助學生樹立這一觀念,在學習《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一課時,我便結合“葉綠體”這部分內容進行設疑引導。比如我向學生提問:“光合作用為什么會在葉綠體中發(fā)生?”“葉綠體中的哪些結構及物質是與光合作用相關的?”“葉綠體為光合作用的發(fā)生提供了哪些條件?”等等。通過對這一系列問題的思考和總結,學生便會從微觀的角度認識到“一定的結構對應一定的功能、某一種功能需要特定的結構來實現”這一道理,從而順利構建學生的結構與功能觀念。所以說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注重設疑引思,是樹立學生生命觀念、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可行之法。
2.小組合作,培養(yǎng)科學探究
科學思維是指運用科學的方法認識事物、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和能力;而科學探究是指對生物學現象進行觀察、提問、實驗設計、方案實施等過程的能力。這兩個方面的核心素養(yǎng)在學生理解、解釋生命現象和規(guī)律,以及解決生物學問題時具有一定的幫助。但是,科學素養(yǎng)要在實踐中得以形成,且考慮到學生個人思維過于局限,個人能力過于單薄,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不妨組織學生合作探究。以激發(fā)其思維碰撞,促使學生運用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來看待問題;同時讓學生在合作中完善科學探究的過程。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幫助學生形成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能力。
例如:在探究“影響酶活性的條件”時,我便根據學生當前的生物水平進行合理分組,讓學生合作探究。首先我讓每組學生對“影響酶活性的條件”提出猜想。在這一過程中,各組學生積極交流,每人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提出合理假設,最后學生提出溫度、PH值、濃度等條件可能影響酶的活性。然后我便讓各小組設計實驗計劃,并進行探究。而在這一過程中,我加強點撥和指導,保證學生實驗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最后,我讓各組學生分享實驗過程和實驗結論,我加以指正和補充。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并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這兩個方面的核心素養(yǎng)。
3.結合生活,增強責任意識
社會責任是指基于生物學知識,參與個人與社會事務的討論,對一些問題和現象做出合理解釋和判斷的能力。這是高中生物的重要核心素養(yǎng)之一,也是生物教學最大的價值所在。而考慮到生物與生活息息相關,且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實踐能力是生物教學的重要目標。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不妨適當結合生活。即利用生活元素引出或闡述生物知識,或者引導學生利用生物知識解釋或解決生活與社會問題。以樹立學生關注社會問題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形成學生保護環(huán)境、與自然和諧相處以及造福人類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從而建立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例如:在學習《群落的演替》一課時,我便讓學生根據自己在生活中見到的現象,以及從電視、書籍中了解到的相關情況,思考如下問題:“人類的活動是如何影響群落的演替的?這種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問題提出后,學生舉出很多例子,比如人類亂砍亂伐、填湖造地對森林、水域等生物群落演替的負面影響。而后我提問道:“那人類的活動會對群落產生積極影響嗎?”學生提出我國的退耕還林還草政策,并提出可以加強森林培育、擴大沙漠綠化面積等手段來改善環(huán)境,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樹立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發(fā)展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從而升華生物教學的價值。
總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探索科學新穎的教學手段,爭取合理滲透生物核心素養(yǎng)。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生物相關的基本技能和素質,為學生日后在生物領域的研究和發(fā)展鋪就坦途。
參考文獻
[1]戴本鑫.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8.
[2]丁甜甜.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與培養(yǎng)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