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彩
【摘要】在互聯(lián)網教育的大背景下,為滿足人們不同的教育需求,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新的教育手段迅速發(fā)展。其中微課的發(fā)展勢頭強勁,它能讓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在課堂上運用微課。在農村小學語文學科中,微課也被推廣運用,但因其特有的教育學情,在取得了一定的實效的同時也出現(xiàn)了種種問題,如教師的觀念較滯后,微課應用度不夠等。本文闡述在當前的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結合農村小學生的特征,淺析微課在農村小學語文學科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如何有效應用微課,以期能給農村教育工作者一些有益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微課;應用
現(xiàn)代信息科技的發(fā)展使課程改革中的教學手段不斷改進,微課教學在這種大教育改革形勢下得到廣泛應用。它短小精悍,一般5-10分鐘。它是音頻和視頻的結合,一般使用較多的是用錄屏軟件錄制課件或文檔,也有一些是直接用手機或相機的拍攝功能制作而成。微課的指向性強,是教師針對某一個知識點或者重難點設計而成,課堂教學的輔助作用十分明顯,有助于學生進行預習和復習,并能增加課堂教學容量,補充教學內容,拓寬學科知識的范圍。因心理和生理特點,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較弱。在課堂上,如果教師長時間的講解會導致他們注意力下降,課堂效率降低。針對學生的這種特點,微課教學能很好地進行補充性教學。一般來說,微課內容相對簡潔,深度卻比課堂更好。相比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微課教學更好地、有效地將教學重點和難點進行加工和濃縮,深挖教學資源,將知識點講得更加透徹淺顯,這樣的方式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
目前,為了更好地借助于現(xiàn)代化科技手段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微課教學廣泛應用于學校教育,它是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有效填充,尤其適用于知識點繁多且獨立的語文學科。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育中最重要的課程,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尤為重要。筆者所在的是一所農村小學,結合當前學校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微課如何與之相結合,進而在學科教學中發(fā)揮實效,是筆者一直思考的問題。
一、微課在農村小學應用的現(xiàn)狀
1.教師教學觀念滯后
微課一直受到廣大教研工作者的關注與研究,但是一線的教師研究得少,這導致了理論與實踐的脫節(jié)。據(jù)筆者調查,在筆者所在的農村小學,超過半數(shù)的教師對微課理解有誤,他們認為微課是一節(jié)常規(guī)課的濃縮,是一次說課的視頻。 由此可見多數(shù)教師疏于對微課的研究。以至于在使用微課過程中,老師們往往生硬地將微課嵌入到課件當中講授。筆者所在的學校是一所新開辦的農村小學,大部分是年輕教師,相對來說信息技術能力也不差,但是造成這種認識上的誤解,大致是因為教師對微課相關新技術的培訓和學習的機會較少,沒能接觸到較前沿的理念,教學工作的忙碌也讓他們疏于對新的教學方式的研究和學習。
2.運用度不夠
筆者通過對學校教師及學生的訪談發(fā)現(xiàn),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度不高。如在課堂上使用微課,一般都是在網上下載直接使用。教師中有78%的人制作過微課,他們的微課大多是為了參加學校的微課比賽,并不是有針對性地為日常教學而制作。老師對微課這種新的教學方式缺乏積極性與主動性,就更談不上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
3.開發(fā)能力欠缺
對新時代的教師來說,信息化教學是我們必須掌握的基本能力。對于農村小學的語文老師來說,隨著農村小學硬件條件的改善,他們對信息技術的掌握也越來越好,可是他們開發(fā)和利用微課的能力較為欠缺。在筆者學校上學期末舉行的微課比賽中可以看出,參賽老師的微課呈現(xiàn)形式多為PPT+配音的方式,較為簡單?;蚴侵苯佑檬謾C拍攝,邊拍邊圈畫和解說,較為粗糙。除了信息技術老師外,較少老師真正掌握微課的錄制和后期處理。
二、微課助力農村小學語文教學
1.課前預習
預習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中,預習效果往往比較差。而微課應用于語文課前預習,能夠實現(xiàn)預習任務的層層遞進,預習問題的由淺入深,還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學生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就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這也為新知識的講解指明了方向,提高了學生的預習效率。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zhàn)略的推進,加上互聯(lián)網的普及,農村孩子的生活環(huán)境已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生活條件大大改善。農村的孩子不再是落后貧困的代名詞。從學生的訪談中了解到,筆者學校的孩子家里都有電腦,甚至有的孩子還擁有自己的手機。所以,孩子在家使用電子媒體來學習成為可能。根據(jù)這種學情,教師可以根據(jù)新授知識的需要來設計制作與本課相關的微課與學習卡。學生在家觀看微課,再利用學習卡進行預習,能事半功倍。課前預習的微課可以是寫作背景的介紹、課文朗誦的視頻、重點詞語的解析等等。如,在人教版五年級上冊《七律·長征》上課前,考慮到長征對學生來說過于陌生與遙遠,為了讓學生對詩歌有初步的了解,筆者制作了一個5分鐘的微課,主要介紹長征的情況及詩歌的寫作背景,還特意加了一段背景音樂渲染氣氛。等真正上課時,學生對詩歌有了一定的了解,讀起來就更有感情了。在品讀詩歌的環(huán)節(jié)里,學生都能結合詩歌的背景去賞析,感悟中國工農紅軍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感受長征即將勝利的喜悅。
2.課堂教學
巧用微課作為新課導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能否成功導入新課,關鍵在于能否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微課圖文并茂,或伴隨著動畫與聲音的講解,與小學生的學習特征高度相適應,能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執(zhí)教《冬陽·童年·駱駝隊》時,筆者在新課導入時播放電影《城南舊事》的歌曲《送別》,讓學生在音樂中自讀課文,感受作者童年令人難忘的快樂,也感受童年一去不復返的淡淡憂傷。導入新課時就抓住了學生對課文情感基調的理解。
微課除作為新課導入手段外,還有助于突破教學重難點。多媒體教學能生動具體地解構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解決小學生在抽象思維語言理解和表達科學知識時空體驗等方面的困難,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效果。比如,在《晏子使楚》的教學過程中,在講到“大伙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云;大伙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時,筆者設計了一個兩分鐘的微課,向學生講解夸張這種修辭手法。學生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了解夸張這種修辭手法的類型和作用,會思考究竟要怎樣運用。緊接著,筆者又以夸張的練習為內容設計了一個兩分鐘的微課,集中展示,講練結合,比教師的語言講解說服力更強。可見,微課的有效應用,不但能強化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充分理解語文知識點。
此外,微課對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有一定的幫助。因為時間和空間的阻隔,學生對很多教材中的知識內容感到陌生和新奇,而這恰恰是學習認知的難點所在,在教學此類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順勢插入相應的微視頻,通過微課集中的短時間的展示,有效拓展應用。
3.鞏固復習
微課不僅能在課前預習和課堂教學中發(fā)揮作用,課后還可幫助師生總結課堂教學規(guī)律,為后續(xù)的復習奠定基礎。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從一些基礎性的知識內容中發(fā)現(xiàn)并應用其規(guī)律,并借助微課圖文并茂的形式將規(guī)律展現(xiàn)出來。下次遇到相關問題時,學生不需要老師做過多的講解,便可直接借鑒微課的內容,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這既是對課堂整體教學效率的照顧,也是對分層學習的尊重。除此之外,學生在復習過程中亦能根據(jù)自己知識的薄弱點有針對性地選擇微課內容來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提升他們的解題能力與語文綜合素養(yǎng)。
目前,農村小學語文微課的開發(fā)與應用處于初步探索階段,發(fā)展空間極大。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想有效利用微課手段還需要注意幾個原則。微課教學應該以學生為本,微課的主題內容要明確,在運用微課時要考慮其交互性特點,整合教學資源,以形象生動的文字語言和其他形式相結合,呈現(xiàn)適合小學生心理年齡的有效微課,盡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微課教學資源的作用。
微課是教育界的熱門話題,在農村小學也只是初試階段,但敢于嘗試是成功的開始,在學科教學中利用好微課,讓微課服務于教學,使學生在微課中感受到語文學科的魅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
[本文系廣州市花都區(qū)教育科學規(guī)劃2017年度重大課題科研項目“小學在線課程資源開發(fā)與應用研究”(課題編號:HDJYKY2017A004)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陳為芳.探討微課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8(07):38.
[3]歐小慧.如何利用微課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