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考場作文擬題是寫好作文的第一步,一個準確、鮮明、新穎的作文題目不僅能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還能提升作文的發(fā)展等級,為學生在高考這個重要的人生節(jié)點上贏得關鍵的兩分。通過擴展填充的方式,適當選用技巧,在“源頭”就注入一眼“活水”,考場作文題目大而空洞的弊病即可迎刃而解。
關鍵詞:高考;作文擬題;句式結(jié)構(gòu);修辭手法;用詞
一、概況
高考場上,學生能在單位時間內(nèi)寫出一篇高質(zhì)量的作文絕非易事[1]。你會看到,孩子們在最后有限的45分鐘里,或抓耳撓腮,或冥思苦想,或長吁短嗟,鈴想筆落,好不容易完成800字的寫作任務,但交上去盡如人意的卻也寥寥無幾。
在一堆鄙言累句、詞不逮意、以辭害意的粗制濫造當中,一個鮮活的作文題目就仿佛一雙攝人心魄的深眸,一定會在第一時間給閱卷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學會擬題,能為作文在“源頭”就注入一眼“活水”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策略
(一)對仗結(jié)構(gòu)巧布局
從魏晉起就流行的、在結(jié)構(gòu)上講求對仗的駢文之所以能顛覆傳統(tǒng)“古文”的位置,壟斷文壇幾百年的時間,不得不承認它在遣詞造句上所追求的對稱美還是很符合國人“陰陽平衡”“天地和諧”的審美標準的??梢哉f,中國人對勻稱相協(xié)有特殊的偏好。因此,作文題目要想閃亮,自然也可以從這一角度著手。句式成雙,兩相成組。
1.平行(并列、遞進)說寬
“之”字結(jié)構(gòu):“愛之太恩,憂之太勤”
“而”字結(jié)構(gòu):“貧而樂道,富而好禮”
“于”字結(jié)構(gòu):“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所”字結(jié)構(gòu):“心之所向,行之所達”
“如”字結(jié)構(gòu):“生如夏花,逝如秋葉”
“以”字結(jié)構(gòu):“以戰(zhàn)為恥,以和為榮”
“可”字結(jié)構(gòu):“傳承可贊,復制可嘆”
“其”字結(jié)構(gòu):“樸素其物質(zhì),奢華其精神”
“唯(惟)其”結(jié)構(gòu):“文化傳承,唯其創(chuàng)新”
2.對舉談深
“無比不成文”“無比文難深”,如果說并列遞進是在橫向拓寬文章的視域的話,那么正反對比就是在縱向挖掘說理的深度。找準“反義詞”,并以此為抓手巧設計,會讓作文在開題時就飽含思辨性[2]。
常見的、較為好用的反義詞有:大小、多少、快慢、難易、一萬、貧富、貴賤、輕重、揚懲、有無、成敗、始終、生死、髙卑、先后、新舊、表里等。擬題如下:
“小身軀,大內(nèi)涵”“少一點冷漠,多一些溫情”“快而多產(chǎn),不如慢而質(zhì)精”“為之難也易,不為易亦難”“一份付出,萬種收獲”“富而不驕,貧而無諂”“勇毅為貴,怯懦當卑”“重家國,輕私己”“懲惡揚善,海晏河清”“有動力,無壓力”“成于勤儉,敗于驕奢”“始于夢想,終于奮斗”“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創(chuàng)新制勝,守舊難前”“樸素其表,絢爛其里”。
(二)修辭手法添光彩
一方面,追求句式統(tǒng)一、結(jié)構(gòu)對仗可以給擬題奠定基石;另一方面,使用修辭則又能為成型的窩舍刷漆敷彩。比喻添靈動,雙關、用典加底蘊。適當?shù)氖褂靡恍┬揶o,總是能在結(jié)構(gòu)圈定起來的方鑿規(guī)矩中宕開一筆,穿破時空的限制,收到以奇代凡、以簡代繁、以虛代實的奇特效果。
3.比喻:
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積累經(jīng)典的比喻意象。例如“創(chuàng)新織錦緞,傳承釀佳瑤”“千帆競發(fā),奮楫者進”“劍有雙刃,技有利弊”“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鳥之兩翼,車之雙輪”“上善若水,無語東流”“手扶金麥穗,輕唱趕車謠”“愿為一滴水,隨江萬里流”“堅如磐石,韌似蒲葦”“成長泛精神之舟,教育乘簡譜之風”等。
4.雙關:
相較于語義雙關,語音雙關可能更便于學生掌握和運用。例如“新智能,心體驗”“要篤行,不‘賭’行”“寧要德,不計得”“讓經(jīng)典‘近點’”“居我心,伴我行”“創(chuàng)新驅(qū)動,中國智造”等。
5.用典:
即化用詩詞,從積累過的古典詩詞里尋詞摘句[3]。例如“不雨花猶放,揚鞭自奮蹄”“爭鋒劍出鞘,揚帆但信風”“白日不到處,猶有花枝俏”“大鵬同風起,扶搖九萬里”“蕭瑟洪波起,地覆慨而慷”“海日生殘夜,創(chuàng)新寫春秋”“周公吐哺,枝葉關情”“篤實前行,青春自來”“我將無我,不負青春”等。
(三)動形名詞來牽線
題目就是整篇文章中總論點的首次亮相,學生要想讓論點生動有力,可以在動詞、形容詞、名詞上下功夫,多積累一些有別于一般慣用語的高級詞匯。
6.動詞:
如“奮斗,為幸福拓(墾)荒”“守拙,守住的是本真”“物質(zhì)阻礙生存,精神定格境界”“重信守諾,人生增值”等。
7.名詞:
如“值域”“坐標”“位置”“攻堅期”“高原期”“深水區(qū)”“合理區(qū)間”“最低公約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最美同心圓”“最后一公里”“五度(速度、高度、深度、精度、溫度)”等,學生可根據(jù)表達的需要,搭配適當動詞。
(四)拆詞游戲把橋搭
我們說突破文題空洞的辦法就是擴充,因此,倘使我們能找到一些連謂成語或者詞語將其拆解,然后再在拆解出的兩個謂語前后圍繞核心話題擴充。這樣擬出來的題目不僅形式上對仗,而且內(nèi)容上關聯(lián),往往更容易帶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8.連謂成語或者詞語:
如“傳承繼往,創(chuàng)新開來”“改革出奇,共享制勝”“文化爭奇,科技斗艷”“匠心震天,堅守動地”“心不營私,行不舞弊”“猛虎踞深山,蛟龍盤碧霄”“物質(zhì)可清,精神當華”“制多元標準,造多彩世界”“要畫龍,更要點睛”“隨波應嘆,逐流該恨”“拾遺誠可貴,補缺價更高”“軟文化中臥虎,硬科技里藏龍”“俯首精耕,躬身細作”等。
(五)副詞介詞關聯(lián)詞使令動詞作保障
當前的高考作文往往要求學生針對當下的社會熱點現(xiàn)象來談談自己的看法,情境性、針對性強,學生在擬題時要想做到態(tài)度明確,就得借助表示否定、加強反問語氣的副詞或關聯(lián)詞。
9.否定反問副詞關聯(lián)詞:
直接用“莫”“勿”“不必”“未免”“不妨”“難道”“豈(安、焉、何、孰)能”“與其xx,不如xx”“寧可xx,也不xx”“縱xx,也不xx”等詞晾出態(tài)度。如“莫讓青春染暮氣”“莫讓經(jīng)典落伍”“莫讓傳承變了味”“勿讓初心裹晨霜”“勿讓‘996’壓彎健康的脊梁”“縱不必勞力,也得勞心”“管理過嚴,未免失衡”“居安不妨思危”“新時代,難道就能不勞而獲?”“豈能置勤儉于不顧?”“學無恒心,何來恒產(chǎn)?”“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人非圣賢(草木),孰能無過(情)?”“與其坐以待斃,不如絕地反擊”“寧可站著死,也不跪著生”“縱身被萬戮,然忠心不改”等。
此外,學生寫出來的題目總是容易掉到單薄的怪圈里,像“論xx”“xx自由談”“xx之我見”等?!氨 ?,在于說理的對象單一,如果能用介詞或者使令動詞將此對象和彼對象、此道理和彼道理、此對象和彼道理建立起巧妙的關聯(lián),就會自然地打破考場緊張發(fā)揮難的瓶頸。
10.介詞、使令動詞:
直接用“為”“給”“向”“對”“使”“讓”“令”“叫”等詞連綴出關系。如“奮斗,為幸福蓄力”“雙創(chuàng),給改革添動力”“脫帽鞠躬,向‘逆行者’致敬”“快給正義點個贊”“對偏見說不”“共享,讓感動常在”“歷史,叫我怎能忘記”等。
較之前面的對仗和修辭,這種方法對學生文學涵養(yǎng)和語文素養(yǎng)要求并不高,只要學生能注意到看起來并不起眼但卻能很好地傳情達意的虛詞且在擬題時做到學以致用,那么,即使是語文基礎相對薄弱的同學,也能在考場上迅速地寫下一個出彩的題目。
以上闡釋的五大種作文的擬題方法,考場上學生不管使用哪一種,都能夠讓原本得不了高分的考場作文在源頭及時止損。這“活水”哪怕只是一眼,也一定能讓那一灘死寂般的水泛起波光。
參考文獻:
[1]我們?yōu)槭裁春ε伦魑模ㄕ帲J]. 吉魁. ?語文教學通訊. 1981(02).
[2]好作文是教出來的[J]. 姜楚華. ?語文學習. 2009(01).
[3]收集,是上好作文評講課的重要前提[J]. 王桃花. ?語文教學通訊. 2001(01).
作者簡介:崔敏,1990.02,女,漢,山西太原,本科,中教二級,研究方向:高中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