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敏麗
摘要:幼兒園教育是幼兒接受的最初階段的正規(guī)的學校教育,同時也是向小學教育過渡的重要教育形式。由于幼兒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社會認知、能力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幼兒園教育對于幼兒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來說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主題性教育活動作為幼兒園教學中主要的一種教育形式,結合了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征及認知規(guī)律,能有效地對幼兒進行引導,促使幼兒實現自身能力的全面發(fā)展。本文首先針對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的概述及現階段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對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的實施策略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
關鍵詞: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概述;現狀;實施策略
幼兒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我國教育事業(yè)體系的日漸完善,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性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認可和關注。幼兒園教育是幼兒接受的最初階段的正規(guī)的學校教育,對于幼兒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因此,在幼兒園教學中,教師更應該結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征及認知規(guī)律,對幼兒實施更為有效、更能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教學方式。
而主題教育活動的教育形式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教學方式。但是在主題教育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我們發(fā)現仍然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制約著主題教育活動效果的實現。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對主題教育活動進行多樣化、趣味化的設計,加強對幼兒的啟蒙和引導作用,促使幼兒實現自身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一、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的概述及相關分析
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顧名思義,就是指以主題為基礎,以區(qū)域為主要的活動場地,圍繞一個話題進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延伸拓展,從而實現語言、數學、空間、運動、音樂、人際等方面培養(yǎng)目標的教育活動。因此可以說主題教育活動是一種綜合性的教學活動,能有效地促進幼兒自身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在對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有幾個關鍵性的因素是非常值得注意的。首先,活動主題的確定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應嚴格遵循“以生為本”的原則,盡量選擇難度適中,處于幼兒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活動主題。同時活動主題的選擇還應貼近幼兒的興趣愛好,既要有效滿足幼兒的現實需求,還應考慮到幼兒長遠發(fā)展的目標。其次,活動主題進行確定時,教師應注重從幼兒的現實生活中進行提取,這樣才能使活動內容及形式貼近幼兒的生活,從而有效引發(fā)幼兒的思維。另外,教師還應尊重幼兒的獨立社會主體地位,通過在社會生活中提煉活動主題,促使幼兒更多與社會進行接觸,從而有效提高幼兒的社會性,提高幼兒的社會能力。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的實施是以促進幼兒綜合能力全面發(fā)展為目標的教學活動形式,其中活動主題的確定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只要教師能夠根據幼兒的具體情況,進行精心的設計和選擇,就能在主題教育活動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現階段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的現狀分析
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在幼兒園教學中是非常有效、對幼兒影響巨大的一個教學活動。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很多幼兒園都相繼實施了這一教學活動,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教學效果。但是通過對實施環(huán)節(jié)的深入分析發(fā)現,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影響著活動效果的實現。
(一)教師對主題教育活動缺乏正確的認識和必要的重視
在現階段的幼兒園教學中,很大一部分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對主題教育活動的重要性沒有形成正確的認知,認為主題教育活動只是形式的創(chuàng)新,并不能帶來顯著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幼兒園的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都缺乏一定的活動意識,不能將主題教學活動進行貫徹和落實。這種對主題教育活動的不正確認知,充分反映了教育者教育視角的狹隘和短視,嚴重影響了幼兒園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由于教師專業(yè)素質的欠缺,無法對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進行良好的把握
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是一種具有綜合性的教育活動,對于教師的教學能力、協調能力等都具有更高的要求。但是現階段的幼兒園教師很大一部分都不是學前專業(yè)的科班出身,缺乏必要的專業(yè)教育,缺乏必要的專業(yè)素質。這就導致有一部分教師無法對主題教育活動的實施給予準確的掌控和把握,從而使活動效果受到很大影響。
(三)教師由于準備不足,無法確定科學的活動主題
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在實施之前,是需要教師提前做大量的準備工作的,不管是活動主題的確定,還是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以及活動過程中的突發(fā)情況,都需要教師進行精心設計、統(tǒng)籌把握的。如果教師沒有進行充分準備,就很難及時對應其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從而嚴重影響主題教育活動的實施效果。
三、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的實施策略
(一)注重觀念的轉變及教師專業(yè)素質的提高
教師作為幼兒園教育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是幼兒接觸最多、最為信任的人之一。因此,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及教學理念對于幼兒園教學水平的提高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為適應主題教育活動的實施,教師應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的需要,及時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在“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的指引下,充分尊重幼兒的學習主體地位,并以幼兒的具體發(fā)展特征及認知規(guī)律為基礎,進行有效教學方式的選擇。
另外,教師還應注重自身專業(yè)素質的提高,積極參加幼兒園組織的各項培訓活動,并在培訓中積極汲取新型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以此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及科研水平,從而有助于提高幼兒園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注重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的多樣化設計
幼兒時期的孩子,思維靈活、活潑好動,對于一成不變的事物,很容易產生厭煩的情緒。因此,在組織學生實施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增強活動的多樣性設計,以此為幼兒呈現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形式,激發(fā)幼兒的參與積極性。首先,教師應結合幼兒的日常生活,進行多種教學主題的設計,如關于社會生活方面、關于自然科學方面、關于藝術方面、環(huán)保方面,這種多樣化的主題活動,不僅豐富了幼兒的學習形式,更有效拓展了幼兒的學習空間、開闊了幼兒的視野。其次,教師還可以結合幼兒園的活動區(qū)域和活動材料的投放,為幼兒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活動環(huán)境,使幼兒在不同的活動環(huán)境中,感受到不同的學習體驗,得到不同方面的能力發(fā)展。
(三)注重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的趣味化設計
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在幼兒園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學形式,是完全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特征的教學形式。因此,教師在對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進行設計時,應注重提高主題教育活動的趣味性。首先,教師應充分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并將幼兒的興趣愛好作為活動設計的主要依據,從而使活動內容及形式是符合幼兒的興趣愛好的,這樣就能有效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提高積極性。其次,在對主題教育活動實施的過程中,還應注重教育活動的開放性,使幼兒能夠充分調動自己的自主性,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活動區(qū)域、活動形式、活動材料的選擇,從而使每個幼兒都能在活動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四)注重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中的家園互動
家園互動是現階段幼兒園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指導理念。家庭教育作為幼兒最早接觸的教育形式,對幼兒的身心及性格形成都有深遠影響。因此,在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親子活動的舉行,以此實現家園互動、家園共育的教學效果。例如,幼兒園可以利用舉行親子運動會的時機,進行以運動為主題的教育活動。這樣使幼兒在與家長的共同努力下,不僅幫助幼兒樹立了運動的意識,更有效增強了親子關系,提升了幼兒的情感意識和綜合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教學中,對幼兒實施主題教育活動,是時代發(fā)展及幼兒發(fā)展的需求,對于我國學前教育質量的提高及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應轉變觀念,結合幼兒的發(fā)展特征及認知規(guī)律,進行活動主題的選擇和確定,以此提高活動效果的增強,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得到更大的進步與發(fā)展。
(責編 ?楊 菲)
參考文獻:
[1]胡艷艷.利用社區(qū)資源拓展幼兒園主題活動初探[J].教育實踐與研究(C),2014(01).
[2]胡小盼.幼兒園音樂欣賞活動教學策略探微[J].中國教師,2013(22).
[3] 俞水靜.跋涉路艱險風光卻無限——探究幼兒園主題背景下主題墻創(chuàng)設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學習(中),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