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應舟
摘要:在現(xiàn)代課堂管理工作中,采用符合學生性格特點的現(xiàn)代化管理方法遠比傳統(tǒng)的粗暴式管理方法要有效許多。隨著課堂管理重要性日益凸顯,許多小學教師正在積極探索“激勵機制”在課堂管理中的綜合應用。本文將根據(jù)前人的研究成果繼續(xù)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對其他小學教師提供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激勵機制;應用策略
在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階段小激勵往往會引發(fā)大變化,因為小學生本身心智發(fā)育尚未成熟,教師的言行他們都會當真,甚至會把教師的話當成至理名言,只要教師能給予其一定的激勵,都能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行為形成強大而持續(xù)的影響。既然教師的激勵作用對學生的影響如此之大,那么如何才能在課堂管理中正確地運用激勵,教師應如何運用激勵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行為呢?我認為,激勵實際上就是強化(正強化或負強化),教師通過科學的強化手段可以更好地發(fā)揮激勵機制的教學作用和價值,本文將以強化為核心探究激勵機制的相關運用策略,具體如下:
一、正確看待管理方式的正反效應
管理方式的正反效應即教師應用的激勵(強化)類別,主要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先從正強化說起,顧名思義就是給學生一個正向積極的激勵,從而使他們能向著自己期待的目標和教師的承諾(個體喜愛的刺激物)不斷努力,從而增強學生反應的頻率。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小明媽媽為了激勵小明好好學習,承諾如果小明在期末考試中能考進前六,就給小明買一部最新手機。其中,小明媽媽采用個體喜愛的刺激物(一部最新手機)正向激勵小明,從而讓小明能好好學習,而小明為了能手機,就會增加好好學習的頻率,成績自然能夠提升。再說負強化,負強化和正強化剛好相反,是給學生一個消除焦慮、不快樂因素的機會,從而使他們在遠離不喜歡的刺激物的基礎上增強反應頻率。我們還可以舉一個例子:小明媽媽為了激勵小明好好學習,承諾如果小明在期末考試中能考進前六就免去他暑假刷碗的任務。其中,小明媽媽采用個體不喜愛的刺激物(暑假期間刷碗)反向激勵小明,從而讓小明好好學習,而小明為了在暑假期間不刷碗,就會增加好好學習的頻率,成績自然也能夠提升。
通過對上述正強化和負強化的分析可知,教師應正確看待管理方式的正反效應,并不是說正強化就一定比負強化好,負強化就不能激勵學生。不同的環(huán)境下適用不同的激勵方式,這要靠教師個人的管理經(jīng)驗來判斷,而至于如何正確使用正強化和負強化,上述實例只是參考,具體如何還需要教師深入學習和研究。
二、把握好自身管理的度
如果教師管理無度,即什么事情都大包大攬,胡亂管理,不給學生決策機會,那顯然是無法發(fā)揮激勵機制的積極作用,甚至在某些時候會讓激勵成為學生討厭教師的導火索。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例如教師為了讓小明好好學習,承諾小明如果能遵從教師的話,就獎勵他一朵小紅花。此激勵過程中,教師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激勵條件定得太過苛刻且毫無標準可言,例如教師讓小明聽話,那么聽哪些話?如何才叫嚴格遵從?小明不僅不知道應該怎么做,還會因為害怕做錯而拒絕教師的激勵行為。
通過上述實例可以看出,教師把握好自身管理的度是十分重要的,在某種程度上,它決定了教師的激勵行為能否發(fā)揮作用,決定了激勵機制能夠被學生更好理解和接受。那么教師應如何做才能把握好自身的度呢?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作為教師,應深知學生作為一個獨立且獨特的個體是有自己的情感體驗的,任何在課堂管理過程中施加的激勵行為都必須以尊重和照顧學生的感受為基本前提,換句話說,也就是教師要遵循“人本管理”理念,以學生為本進行管理。其次,教師應明確激勵行為發(fā)生后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變化,通常情況下,無論是正強化還是負強化都能讓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體驗,而如果教師的激勵行為沒有產(chǎn)生這種效果,那就說明教師沒有把握好自身管理的度。
三、先學會自省然后修善
目前,有些教師的素質(zhì)并不高,為了讓學生好好學習,他們會采用一些不合理的激勵方法,殊不知最終會弄巧成拙,甚至害了學生。這樣的例子也不少見,例如教師承諾如果小明能考進班級前十,就獎勵他紅包。這種激勵方式用在小學生身上顯然非常不合理甚至違背師德師風。正所謂“欲達人,先達己”,教師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之人,是學生的榜樣,只有先學會自省,了解并找到自身的那些漏洞,才能逐步修善自身,繼而對學生產(chǎn)生積極影響。所以,為了避免上述情況再次發(fā)生,教師就必須及時自省,更正錯誤的激勵方案,可以改發(fā)小紅花、作業(yè)本等一些和他們生活和學習有關的東西,如此,這種激勵方式就變得非??茖W合理。同時,教師即使能正確地應用激勵機制,也一定要在每次應用激勵機制的過程中時刻反省自己,多想一想還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激勵方法,不要一意孤行,也不要主觀臆斷,任何情況下都要以學生的情感反饋作為核心參考標準,不斷優(yōu)化和完善自己的激勵方案。激勵機制的應用是一門大學問,里面涉及了很多兒童心理學知識,教師在應用激勵機制的時候必須對強化的概念、方式、要求進行深入分析,從而不斷優(yōu)化自己的激勵方法和途徑。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小激勵引發(fā)的大變化是基于教師的引導和啟發(fā),并借由學生的情感理解和表達來完成??梢哉f,激勵是師生交流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作為小學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學習期望,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需要通過激勵來完成。上述中提到的三項在課堂管理中應用激勵的策略只是我的個人淺見,仍有很多的應用策略本文尚未提升,希望各位小學教師能基于本文的分析研究繼續(xù)進行探討。
(責編 ?吳 娟)
參考文獻:
[1]付金燕. 激勵機制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構建措施[J]. 課程教育研究,2015(6).
[2]劉學倩. 激勵機制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初探[J]. 華夏教師,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