惲祺
摘要:核心素養(yǎng)涵蓋的范圍很廣,涉及到學生的審美表現(xiàn)、文化理解、審美判斷、創(chuàng)意實踐以及圖像識讀等多個層面。本文從提煉經(jīng)典語句,發(fā)展語言能力;復述文本內容,滲透文化意識;梳理脈絡結構,培養(yǎng)邏輯思維;嘗試個性改編,引導學以致用四個層面進行闡述,意在更加準確地指導閱讀英語課外繪本,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理論;英語課外繪本;小學英語
繪本是以“圖”和“文”為基礎,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傳達信息,讓讀者腦中能夠浮現(xiàn)畫面,理解表達的思想。近幾年,英語課外繪本閱讀逐漸受到重視,越來越多的英語教育者關注并且應用英語課外繪本進行閱讀指導,通過英語課外閱讀,學生能夠開闊眼界,豐富詞匯,激發(fā)文化意識,真正地提升英語學習能力。
提煉經(jīng)典語句,發(fā)展語言能力
小學英語閱讀的目的是累計詞匯,豐富語言。在學生進行英語課外閱讀時,筆者要求學生每天都要閱讀一篇課外英語句子或者小短文,不僅僅是閱讀,還要理解其中的意思。每名學生都要準備自己的累積本,遇到自己認為經(jīng)典的語句,提煉出來,筆者也會引導學生將自己喜歡的句子標注出來,單獨記到累積本上,積少成多,同時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定的機會,讓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原因,增強學生提煉語言的目的性。
例如,繪本故事“A carrot”,筆者和學生們一起閱讀,通過多媒體平臺,筆者將這個故事以圖片的形式展示在學生面前?!癉onkey likes carrots,too. One for me!One for Donkey!”看到這句時,筆者引導學生進行翻譯,當學生說出答案后,筆者引出了“one for...,one for...”這個短語,譯為“一個給……一個給……”我讓學生將這個典型句子寫到自己的累積本上?!癐 am not hungry. I will give it to sheep.”這兩個句子都比較經(jīng)典,學生都要將這類的句子寫下來,抄寫后,筆者要求學生根據(jù)這節(jié)課所摘抄的經(jīng)典語句,進行自己的重新編寫,用自己的理解,重新說類似的句子。不僅在繪本寫作中進行應用,還能夠真正地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提煉經(jīng)典語句不僅是寫在累積本上,還要真正地會用,懂得語句的含義,明白怎樣使用,讓經(jīng)典語句印在腦海中,學用結合,靈活變通,變成學生使用的話語,豐富學生的英語表達內容,發(fā)展英語語言表達能力。
復述文本內容,滲透文化意識
閱讀過的內容要讓學生真正記住,以往的死記硬背顯然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從學生的興趣為主,在學生閱讀內容后,通過開展各種有趣的活動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內容的復述,復述的過程就是學生記憶強化的過程。在復述中,筆者會進行補充和講解,鼓勵學生大膽地發(fā)揮,將自己的想法準確表達出來,滲透文化意識。
例如,繪本中“My friend”中,有這樣幾句話“ You are not tall. You are not strong. You are not rich. But you are my friend. Whenever you are in trouble. I am here with you.”這幾句話闡述了朋友的真正含義,課堂上,筆者嘗試著讓學生用漢語來表達自己對于“朋友的理解”?!盁o論你在哪兒,無論你遭遇了什么,只要你需要我,我就會在你身邊?!币粋€學生回答道;“我們是朋友,我會永遠支持你,毫無保留的幫助你,只要你需要我?!绷硪粋€學生說道。接著,筆者嘗試著讓學生用英語來復述這段話,并且說出自己對朋友的想法??梢匀诤弦恍┪覈膫鹘y(tǒng)美德、傳統(tǒng)文化,讓復述變得更加精彩。
復述文本內容不僅是給復述的學生一個“說”的練習機會,也是給其他學生一個“聽”的機會。在復述中,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成果,鞏固學習知識,也在思想意識里增進了對語言的理解,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內涵。
梳理脈絡結構,培養(yǎng)邏輯思維
小學生在閱讀中往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閱讀過后往往只能簡單地記住內容,沒有真正理解文章脈絡結構。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在學生閱讀內容后,有意識地幫助學生梳理閱讀內容的脈絡,從閱讀內容的時間、地點、人物、場景、事件等方面進行梳理,對話類講明對話的內容,詢問、討論了哪些事情;闡述類梳理出文章說了幾個方面,分別是什么,將文章分成各個“小塊”,再總體串聯(lián)起來。這樣的一個過程下來,學生對閱讀文章的脈絡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邏輯思維。
例如,繪本故事“The Lion and the Mouse”,這個故事里有一定的哲理,學生在閱讀時,為了讓他們充分理解這故事的寓意,筆者會讓學生將這個故事分成幾個部分,針對每個部分進行闡述,說出每個部分的關系。從第一個片段開始,“Lion(獅子)”和“Mouse(老鼠)”發(fā)生了哪些事情,它們都是怎樣的狀態(tài)。第二個片段也是如此,以此類推,將整個故事分成四個片段,再針對每個片段進行內容的解釋,“獅子要吃老鼠——獅子放了老鼠——獅子有難——獅子被老鼠救了”,最后形成一個整體的思路。這樣的一個反復練習能夠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梳理的過程就是邏輯逐漸形成的過程,在梳理中,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進行一步步的指導,同時也給學生以思考的提示。在閱讀內容脈絡梳理后,鼓勵學生自己梳理,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
嘗試個性改編,引導學以致用
英語閱讀既要注重讀前、讀中環(huán)節(jié),也要注重讀后環(huán)節(jié)。讀后環(huán)節(jié)采取多種形式來鞏固,寫心得、摘抄筆記都可以作為有效的學用結合的表現(xiàn)形式。針對于較高年段的學生或者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筆者鼓勵學生嘗試著對閱讀內容進行個性改編,針對學生閱讀的內容,挑選比較經(jīng)典的話語和片段,融入自身的理解,將閱讀文章進行個性的改編,對話可以改編成敘述小短文,敘述可以改編成對話內容,鋪設場景,將閱讀的內容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例如,《what daddies and mommies do best》繪本講述了父母為孩子的辛苦付出。在平凡的小事中,透露著親子之間無盡的愛。課堂上,為了讓學生感受到這份情感,表達這份情感,筆者鼓勵學生以繪本中的故事作為基礎,改編成自己的故事,觀察父母為我們做了哪些,默默付出了什么,透過“daddy”為我們做的小事,如“play football with me(和我踢足球)”等,說出父親都在哪些生活小事上對我做了什么,同樣地,“mommy”為我“cook food”“clean the room(打掃房間)”等,談談母親都為我做了哪些。嘗試著進行個性的改編,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個性改編的形式靈活多樣,在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改編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想象能力,即便是天馬行空的想象,也可以鼓勵學生嘗試,練習話語的改變,提升“學”和“用”之間的結合能力。
小學英語課外繪本中含有大量的內容,有的繪本能夠很好地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有興趣閱讀,能夠讀懂,全面理解,同時在此基礎上變成自己的話語,頭腦中形成縝密的思維。這也是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英語課外閱讀的目標。用課外繪本補充課內知識,豐富英語課堂,啟發(fā)學生、引導學生,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魯子問.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育[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7(01).
[2]梅琰.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育[J].西部素質教育,2017(15).
[3]顧潔.例談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J].小學教學研究,2017(34).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孟河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