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要:體育是小學教學體系中的重點和基礎學科,其教學的目的不僅僅在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品格,磨煉學生的意志,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意識和習慣。教師通過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體育游戲,能為學生營造輕松地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并且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感受到體育學習的樂趣。鑒于此,本文就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體育;體育游戲;運用策略
引言:
小學體育在小學教育階段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小學生通過參加體育運動鍛煉,能夠從小就具備強健的體魄,為以后的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在以往的小學體育教學中,很多小學生都對參與體育運動不感興趣,或者是不敢參加,怕因為表現不好而受到同學的嘲笑和教師的批評,從而影響了教學的有效性,限制了學生體育能力的提升。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將體育游戲靈活運用到教學之中,從而為學生打造輕松、愉悅、充滿趣味性的課堂教學,幫助學生獲得全面的發(fā)展。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首先,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的指導和干預力度過大,近乎全過程的安排了學生的體育學習各個環(huán)節(jié)以及運動項目,使得學生主體地位作用的發(fā)揮受到了限制,只能按照教師的規(guī)劃進行學習,缺少自主運動的活力;其次,體育教學方式缺少創(chuàng)新,顯得過于單一和固定,體育運動項目和知識技能的講解、學生的運動鍛煉以及教師的評價構成了小學體育教學的主要模式,課堂教學氛圍顯得缺少活躍積極性;最后,小學生性格過于好玩好動,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經常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影響到了高效課堂的構建。
二、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1、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
小學生活潑好動,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教師通過在教學中運用體育游戲能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有效的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教師通過結合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和興趣愛好,將一些體育訓練設計成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充分的參與進來,在游戲中掌握體育技能,提高學習效率,實現體育教學的目標。
2、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發(fā)育的重要階段,此時如果讓學生進行大量的體育訓練,不僅不會起到應有的效果,還會影響學生的正常發(fā)育。而教師通過運用體育游戲,使學生在游戲中得到身體鍛煉,能有效的幫助學生緩解學習的壓力,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悅的體育氛圍,同時還能活躍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一些自主性較強的體育游戲中,學生需要發(fā)揮自身的主體性,動腦筋、想辦法,通過與他人的合作共同完成,這就使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有效的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樹立了學生團隊意識。
三、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的運用
1、合理設計游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使用游戲教學法,可以通過游戲的設計來修改游戲的評定,對指導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興趣的引導下,使小學生可以更好地堅持下來體育技能的訓練。通過游戲,它還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的興奮感。對于激發(fā)學生的潛力,短期內取得進步具有重要意義。在設計體育運動游戲時,要充分了解教學內容,以實現體育知識與教學內容的整合,鼓勵學生通過游戲掌握運動技能和知識,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教師在成功開展體育比賽的同時,有效地設計教學內容和方法,提高游戲的針對性,完善運動技能。如小學生在進行高抬腿訓練時,可以先進行高抬腿動作訓練,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十人小組,各小組成員進行高抬腿接龍。小學生排成“一”字形,自第一個學生開始完成20個高抬腿,一個接一個完成,首先完成的小組獲得勝利。最后一個完成的小組則需要進行唱歌、跳舞或其他表演。整個過程中可以利用小學生的好勝心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關注個體差異組織體育游戲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所以每個學生之間都會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身體素質、學習能力等方面都會有所不同。因此,教師在開展體育活動時,要充分的了解每個學生的真實情況,對學生進行層次的劃分,進而做到有針對性教學,實現對學生的因材施教。例如,在進行跑步訓練時,教師可對體育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速度上的練習,對一般的學生則可以要求他們完成規(guī)定的跑步距離,鍛煉學生的耐性,對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則可以設置一些活動量不大的游戲活動,這樣即實現了因材施教,又能幫助學生緩解學習的壓力,使課堂成為學生放松身心的場所,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體育興趣。
3、游戲中做好游戲的組織和裁判工作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要及時的發(fā)現問題并進行解決。在進行體育游戲時,難免會有學生因為各種原因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對此,教師要及時的進行正確的引導,給予學生教育,使學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戲活動中,進而實現體育游戲的作用。教師要做好觀察,及時發(fā)現學生體力上的變化,對游戲的強度進行調整,并且要重點關心體弱和病殘的學生,要將其區(qū)別對待。例如:教師在鍛煉學生身體素質時,要根據所鍛煉部位的不同,分別設置不同的游戲內容,根據實際的需求進行選擇應用,如鍛煉腿部力量時,可以讓學生進行“蛙跳接力”、“立定跳遠”等,鍛煉學生反應時刻進行“聽號令抱團”等游戲,鍛煉學生上肢力量可進行“跳山羊”“推人”等游戲。教師要做好安全措施,防止學生因為過于投入到游戲中而出現事故。
結語: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探索,結合學生個人身體素質情況,通過靈活組織、合理設計、精心安排,激發(fā)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游戲過程中,這樣,對促進學生掌握動作技能、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促進師生關系等各方面,都有較好的積極作用,也是體育教學任務順利完成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參考文獻:
[1]李大麗.談小學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9(20):98
[2]史廣亮.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5):232
[3]王旭瑞.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6):171+173
[4]滕晴.淺析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的有效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5):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