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鵬
摘要: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陣地和主渠道,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教學仍然存在教師滿堂灌、學生滿屋睡,出勤率和抬頭率普遍較低等現象。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材、考核方案等方面深化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chuàng)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模式,切實提高思政課的質量和水平,發(fā)揮思政課在教育教學中的核心作用,努力使思政課“有虛有實、有棱有角、有情有義、有滋有味”,大力提高大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以學生為中心;教學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當前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現實問題,指出社會主義大學必須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陣地和主渠道,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教學仍然存在教師滿堂灌、學生滿屋睡,出勤率和抬頭率普遍較低的現象,究其原因,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思政教師的講授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與學生的求知期望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深化高校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模式,切實提高思政課的質量和水平,是擺在廣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以下簡稱《基礎》)是教育部規(guī)定的高職高專大學生必修的兩門思想政治理論課?!陡耪摗氛n程是以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為主題,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主線,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重點,幫助大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堅定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心,進一步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性,培養(yǎng)學生科學地認識和分析復雜社會現象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提高分辨是非、善惡、美丑的能力,為逐漸成長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實的思想政治基礎?!痘A》課程是綜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從當代大學生面臨和關心的實際問題出發(fā),進行正確的三觀教育、道德和法制教育,明確并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培養(yǎng)學生崇高的理想情操,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全人格。兩門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方面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歸根結底都是做人的工作,那就必須以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求學期望為基礎,創(chuàng)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增強學生的獲得感和滿足感,才能發(fā)揮思政課立德樹人的先鋒作用。
一、實行模塊項目教學模式
模塊教學法是20世紀70年代初由國際勞工組織研究開發(fā)出來的以現場教學為主,以技能培訓為核心的一種教學模式。它是以崗位任務為依據確定模塊,以從事某種職業(yè)的實際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為主線,可稱之為“任務模塊”,模塊教學不但重視知識的傳授,而且更重視知識的應用。它克服了傳統教學方法中只注重教師講授,學生聽課,單項信息傳遞的教學方法。它是以學生為中心,加大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程度,重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獲取知識和技能,實現了知識目標和行為目標雙贏的教學效果。
項目教學法是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其目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把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該項目的進行,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的基本要求。
在項目教學法的具體實踐中,教師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書或一個供學生利用的資料庫,而成為了一名向導和顧問。他幫助學生在獨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進,引導學生如何在實踐中發(fā)現新知識,掌握新內容。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獨立完成項目把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僅提高了理論水平和實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師有目的地引導下,培養(yǎng)了合作、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同時,教師在觀察學生、幫助學生的過程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專業(yè)水平??梢哉f,項目教學法是師生共同完成項目,共同取得進步的教學方法。
無論是模塊教學法還是項目教學法都體現了對教學內容的優(yōu)化組合,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和學生參與程度的提高,最大限度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打破了傳統的“教師滿堂講,學生兩耳跑”的教學現狀。根據思政課的課程安排,將模塊教學法和項目教學法相糅合,綜合運用在課堂教學中。
通過對課程內容的整體把握,將《概論》課程分為三大模塊,分別是毛澤東思想體系模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模塊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模塊;將《基礎》課程分為四大模塊,分別是理想情操模塊、人生價值模塊、道德品質模塊和基礎法律模塊。每個教學模塊下又分為若干個項目,每個項目既有理論教學又有實踐教學,理論教學支持實踐教學,實踐教學緊扣理論教學,加深對理論教學的理解。內容安排既符合教材內在邏輯關系,又適合教學進度安排,系統地對學生進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教育,提高其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堅定大學生永遠跟黨走的決心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
二、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方法
在模塊項目教學模式的指導下,創(chuàng)建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方法。每次90分鐘的大課堂教學,前45分鐘是理論教學,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后45分鐘是實踐教學,以學生的參與為主。
理論教學部分,采用問題式教學,突出問題意識,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積極性,確保達到良好教學效果。教學方法與手段多樣,切實增強了實際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當中,靈活采用案例、討論、視頻、圖片等方法與手段,化抽象為具體,使教學生動、形象,極大增強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充分利用課內外實踐教學資源,因時因地制宜開展實踐教學活動。
實踐教學部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①小組匯報: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就1-2個案例或行為進行討論分析,每組形成統一意見之后向全班闡述本組的觀點。其他小組可以參與討論和評價,教師做好引導和總結工作;②討論和辯論:討論是圍繞教學內容提出1-2個問題,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之后由教師點評或學生自評;辯論是由教師設計出與理論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辯題,組織學生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課堂辯論。③情景模擬:引導學生對校園和社會中出現的道德現象和法律事件進行觀察,然后組織學生自編、自導、自演“道德情景劇”或“普法欄目劇”。學生就劇情編排、表現手法、演出效果等方面進行分析和評議,教師從中引導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鏈接,啟發(fā)學生深思。④角色互換:即師生互換角色,把講臺讓給學生。教師事先把需要講授的主要內容告知學生,鼓勵學生單獨或合作完成。若有條件的可以制作成課件,更方便講解和展示。之后其他學生可以參與討論,教師適當進行點評。⑤觀看影視資料:組織學生觀看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影視資料,觀看后就影片內容、表現手法等方面展開討論,鼓勵學生發(fā)表各自的觀點,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和點評。
三、創(chuàng)新“立體化”教材
高職思政課課程體系涉及的內容較多,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理想信念、人生價值、法律知識等內容,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人生追求等諸多方面,內容豐富、知識面廣,需要借助多媒體才能承載巨大的信息量。再者,課程內容相對抽象枯燥,學生易產生疲勞、犯困和注意力分散等現象從而影響教學效果?;谶@兩方面的原因,在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基礎上致力于創(chuàng)設一個全新的書本教材體系,并制作配套的多媒體課件,形成新穎生動、引人入勝的全方位“立體化”教材。
講授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時,為了使學生更加深刻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在語言描述的基礎上,每一個革命對象都配以相應的圖片。如革命對象之一帝國主義,輔以“時局圖”、“帝國主義在中國開辦的工廠”、“日本在淪陷區(qū)推行奴化教育”等圖片加以展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個對象講述完畢后,播放視頻《民不聊生》,以影像的方式表現在三座大山的壓迫下中國人民水深火熱的貧困生活。講與圖、聲與影的結合,增加課堂吸引力,創(chuàng)造出活靈活現的立體教材,達到認識和情感的雙重教學效果。
四、積極開辟第二課堂
為了能夠更加理解課堂知識、培養(yǎng)多種能力和鍛造健全人格,積極開辟了第二課堂。它源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學習的空間范圍廣大,有效地對第一課堂學習進行延伸、補充和發(fā)展。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結合平頂山得天獨厚的資源優(yōu)勢,建立一系列校外實訓基地,突出形成了紅色教育基地、三下鄉(xiāng)教育基地和職業(yè)體驗基地三大模塊。具體有:1.平頂山烈士陵園 2.郟縣三蘇紀念館 3.平頂山博物館 4.汝州汝瓷博物館 5.李二銀展覽館 6.中平能化集團下轄各單位等。
特別借助“兩會”、“五四”、“七一”、“12.4國家憲法日”和孫中山、毛澤東和鄧小平等偉人的誕辰紀念日等契機,在廣闊的第二課堂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感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發(fā)揮的重要作用,體會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在理解和感受中加深對理想信念的認識,堅定人生追求,激發(fā)投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熱情,堅定對黨和國家的“四個自信”。
五、重過程性考核 輕終結性考核
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其他課程有所不同,更加注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思考、探究、參與和獲得。若使用期末一張考卷定成績,難免會出現偏差,為此應倡導重視課程的過程性考核,削弱或取消課程的終結性考核,更能全面反映學生的課業(yè)水平。
課堂即考場,課程開始即考核開始,滿分100分,考核分兩部分:(1)操行考核,占總成績30%。違紀行為指:曠課、遲到、早退、請假、睡覺、玩手機,有違紀行為一次扣5分,扣完為止;學生沒有違紀行為,得30分。(2)水平考核,占總成績70%?;鶞史?0分,機動分40分。對每次理論課、實踐課中,學生參與次數、表現情況,作業(yè)完成情況做好記錄。按照積極參與課內活動、課外實踐、按時完成作業(yè)等項目加分,表現突出的學生,期末即可得40分;不積極參與活動、不按時完成作業(yè),酌情扣分。期末根據累計折合分數。兩項成績累計作為期末總成績。
六、需要說明的其他問題
(1)課程內容根據教學目標要求對教材作了適當取舍處理和主題分類,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根據學期教學時數和研究特長,在設定主題中有所側重。
(2)開展實踐教學時,教師應該根據教學計劃認真組織、規(guī)范管理、嚴格考核,充分發(fā)揮應有作用,確保實踐教學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包紅梅,對《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方法改革的幾點思考——以活動載體理論為視角,河南教育.中旬刊[J].2012(6)
[2]程辰,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政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案例教學法的應用,亞太教育[J].2015(14)
[3]邢文利,大學生領域下的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航海教育研究[J].2012(02)
[4]崔明海,學生主體性視野下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芻議,黑河學刊[J].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