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紅莉
【摘? ? 要】在數學教育改革的進程中,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已經不再切合數學教師的教學工作了,所以各式各樣的教育教學方法被引入到教學當中,這些教學方法改變了固有的教學策略,更加注重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的同時保證學生能夠收獲到不錯的學習成果。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導學的方式增強教師與學生的教學互動就是其中的一種方法,本文將就個人實際應用該方法進行教學的案例來對其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初中數學? 導學互動教學? 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5.122
如今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已經受到了一線數學教師的青睞,這種教學模式即是數學教師通過導學的方式來把握學生的學習思維,通過適當形式的課堂互動加強導學的效果,將二者結合起來開展教學工作,能夠大幅地提升學生參與數學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并且有效地促進學生主動思考,改善數學教學課堂死板沉悶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的思維在數學課堂上跟隨教師前進的腳步來游走,這樣既可以保證良好的課堂氛圍,還能夠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
一、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前者更加注重對于學生個人全面發(fā)展的培養(yǎng),而后者則側重于對于知識的講解。教師在使用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時不會像傳統教學時一味地按照自己的理解來為學生講解課本中的知識點,而是通過適當形式的引領,讓學生通過一些教學活動來初步認識知識點并通過進一步學習來理解其中的意義,并且會對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學習、提出問題的行為給予鼓勵,讓學生從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學習的樂趣并能夠提高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與此同時,在初中數學的教學課堂中,教師會更重視與學生思維的碰撞,對于某一個難點會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來思考,并讓他們有機會和教師、同學一起互動探討問題,最終通過結合自己的看法和其他人的想法建立起對于該知識點的認識。
二、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一)自主探究,發(fā)現疑惑,總結收獲
在傳統的數學課堂上,數學教師往往只能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來在制定教學方案,在授課時不能夠把握學生的實際聽課情況,對學生的理解程度了解不夠清楚,由于整體性的知識講解還常會忽略掉班級內數學水平處于兩極的學生的學習需求。而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則不然,這種模式是建立在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上的,通過一些有趣的形式來導入新的課程,讓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自主地探究課本教材內容,并且爭取發(fā)現教材中讓自己疑惑的地方,最后通過同學間、師生間的討論來得到正確的解答。
例如,初中生在學習三角形的章節(jié)中“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時,數學教師可以合理創(chuàng)設數學情景來導入該課程從而讓學生對這一知識點建立起初步的認識:一個木工在制造家具時,因為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因此他想要把板凳腿做出直角三角形的形狀,但是無奈的是他不知道如何判定自己所做出的板凳腿是否存在一個直角,那么誰可以幫助木工判斷呢?提出問題后,眾多學生舉手說可以為他解決問題,這樣一來學生就明晰了本次教學課堂中的學習內容,即如何判定三角形是否存在直角,確定了主要學習內容以后,讓學生分小組自主探究,有的學生會回憶起學過的知識點“勾股定理”,分別將板凳腿的三條邊的長度記錄下來,如果最長邊長度的平方等于其他兩邊長度平方的和那么就可以判斷板凳腿存在直角,即板凳腿的形狀是直角三角形。學生在回憶和驗算的過程中不僅重溫了以前學習的知識點,還對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認識,為數學教師進一步的教學工作的開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互動合作,增加探究縱深
自主探究是學生建立起對知識初步認識的基礎,而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互動則是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增加對知識的探究縱深,即深入理解知識,解決知識難點的關鍵步驟。學生之間在進行合作學習時,大家可以表達出自己對于這一部分學習內容的看法,說出自己的疑惑與問題,如果是個別同學的疑惑則由其他已經理解的同學為其解答即可,如果是普遍的問題就可以組織大家來積極探究和討論,讓學生們在與同學間的思維碰撞中撞出火花,不斷地完善自己和別人的觀點,進而合力總結出一個解決某一問題或知識點的方法,實現思維突破。
例如,數學教師在教授“等腰三角形”的相關課程時,教師則可以合理地提出問題,布置任務,通過任務完成情況來把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保證互動合作的有效進行。教師提出先導問題:等腰三角形與普通的三角形相比有什么不同之處?具體表現在哪些地方?先導問題較為簡單,學生們輕易地就能作答,待學生們紛紛說出正確答案以后再作一個頂角是108度的等腰三角形,讓學生們將該三角形分割為三個等腰三角形,問一共有多少種分割方法?學生們將在小組內積極的討論中并且根據自己對于等腰三角形的理解來分割,經過一段時間后對等腰三角形特性掌握較好的同學就能夠得出正確的答案,待大部分學生得出答案后,教師再公布正確的四種分割方法。在這個分割三角形的過程中,通過和小組成員積極談論并且實際參與到分割三角形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們對于等腰三角形的特性會建立起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三)導學與歸納,總結與領悟
學生們在數學教師的帶領下自我探究知識,建立起了對于知識的初步認識和理解,然后再經過小組內與同學的互動與合作對于知識的理解已經有了一定的深度,但是要想全面細致地掌握全新的知識,還需要教師對其進行歸納引導,幫助學生建立起新知識與舊知識的聯系,只有讓學生創(chuàng)設起屬于自己的知識網絡以后才可以說是真正地掌握了知識點。
三、結束語
初中數學教師要想把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應用到自己的教學課堂中,就要先在思想層面上改變自己固化的教學觀念,總結歸納出一套以導學互動教學理念為基礎并結合個人教學經驗的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中,放開學生被束縛的思維,讓學生有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空間,鼓勵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發(fā)現疑惑,提出自己的不解之處,合理安排學習小組,促進小組內成員之間、教師與小組的交流溝通,為小組合作探討提供機會,讓學生們在思維碰撞中探索新的知識,總結學習經驗和方法,從而建立起對于新知識更為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共同成長。最后教師還應當及時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幫助學生聯系前后章節(jié)中相關性強的知識點,讓學生通過知識脈絡建立起對于數學體系的認識,那么數學教師的教學質量就能夠得到極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