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坤
【摘? ? 要】在國際化的發(fā)展進程中,英語作為一門交流的必備語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學生通過閱讀的方式獲取信息,所以閱讀技能是學生收獲知識的必備技能之一。更新理念,探究新方法,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是當前英語教育教學工作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關鍵詞】初中英語? 分層教學? 運用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0.046
隨著人們生活質(zhì)量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受教育的水平,其中,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教學有著明顯的應試教育的痕跡,學生被動學習,全靠死記硬背掌握知識點,雖然提高了學生的成績,但是學生學習的都是“啞巴英語”。因此,要通過分層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一、堅持循序漸進
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想要取得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師應該要對學生進行監(jiān)督,部分學生家長工作繁忙,對于孩子的學習輔導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教師對學生的監(jiān)督并給予及時指導很有必要。目的之一是查看學生能否掌握所學內(nèi)容,目的之二是通過訓練鞏固所學知識。在監(jiān)督階段,要實時關注各層次學生的動態(tài)表現(xiàn),如課堂活動是否積極參與;能否理解教師所講內(nèi)容;能不能有效記憶復習;作業(yè)是否按時完成以及階段測試是否達標。及時關注學習過程,才能得到第一時間的反饋,給出更符合實際的評價。其次,監(jiān)督階段之后要給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給予必要地指導,讓其在實踐中學習。如拿到一篇閱讀文章,要求快速閱讀,讓每個層次的學生盡其所能標記出能夠識別的語塊,由關鍵語塊串連知曉文章大意,對于陌生的不能理解的語塊,可讓A層學生嘗試解讀或者由教師來進行點撥,對于這類語塊知識可根據(jù)情況進行必要的操練鞏固。直到大部分學生了解文章大意并熟知關鍵語塊的意思,能夠從宏觀上把握文章思路,理解作者意圖,再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文章細節(jié)內(nèi)容,完成必要的讀后生成任務,培養(yǎng)語篇的理解生成意識。在這一過程中要教師要善于運用教育機智,關注學生地情感態(tài)度和興趣變化。多重視B層學生和C層學生的學習過程,如果這兩部分學生遇到學習的難點,及時地進行疏通,適時調(diào)整教學進度和教學內(nèi)容,以防積累過多,造成不可彌補的局面??v觀全局,面面俱到,以實現(xiàn)分層教學效果的最大化。這樣一個先檢測語塊記憶鞏固,再實踐,最后再理解生成的過程要反復實踐,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果。
二、授課分層
課堂教學,尤其是新課教授,是學生英語提升的關鍵。一直以來,高效課堂是學校教學不懈追求的目標。要實現(xiàn)高效,就要確保有效教學的覆蓋面,讓課堂真正成為全體學生的課堂。這就需要分層教學來實現(xiàn)。課堂教學主要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是理解性層次,即對新知識的基礎性掌握,這是每個學生都需要達到的層次。不得不引起重視的是,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程度是不一致的,這將反應在他們的應用能力上。第二個是操練鞏固層次,基于第一個層次帶來的差距,操練鞏固階段的分層應兼顧橫向分層和縱向分層,橫向分層包括聽、說、讀、寫等不同題型的訓練,縱向分層則是在每類題型中設置不同難度層次的題目以適應A、B、C類學生的不同需要。習題的設置是對教師教學水平的一大考驗,要避免兩個極端。一是無用題,即對所有學生來說答案一目了然的題目;二是超綱題,一旦題目難度超出了A類生的發(fā)展區(qū)水平,在課堂上缺乏受眾,也是毫無意義的。
三、教學內(nèi)容分層
課堂要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由有序的教師講解到難易分層、逐層推進的課堂練習,真正使各級學生有興趣、有能力參與課堂,做到自主學習。根據(jù)考綱對考點的要求以及課本難易程度的要求,教學內(nèi)容可分為三層:第一層是基礎知識,如單詞、短語、日常交際用語、基本的語法知識點等。這一層次的知識是要求所有學生都必須掌握;第二層是每單元的重點知識,如每課中出現(xiàn)的新語法,要求A層學生能達到能熟練應用的水平;B層學生能基本掌握、消化、鞏固和提高,C層學生作一般理解;第三層是難點知識,教材和練習題中的有些知識也是分層次的,難的知識點對C層學生不作要求;B層學生作一般理解;要求A層學生能突破難點,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對每一層次的學生按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出示不同的教學目標,對各單元的單詞、短語、課文以及練習進行目標分解,這樣就避免了許多負面影響,更好地保護了B、C兩個層次,特別是C層學生的自尊心,從而調(diào)動所有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四、閱讀作業(yè)分層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尊重不同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同時更重要的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提高,而不是一直原地不動。維果斯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指導我們在尊重個體差異的同時,結合學生實際水平,要設定不同程度的訓練任務,促使各個層次學生都參與教學活動,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設置“跳一跳”能夠得著的任務,讓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和水平得到相應提高。在課堂實踐中閱讀作業(yè)設計時要體現(xiàn)分層。首先,在閱讀表達中有兩個回答問題的題目,這類題目一般難度較低,鎖定問題中的關鍵語塊,基本上在原文中就能找到答案。這類題目適合基礎較弱的C層學生來做,并及時給予恰當?shù)谋頁P和鼓勵,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感覺,增強其自信心。其次,在閱讀表達中的兩個翻譯題目,可以留給B層學生來嘗試。這類題目難度適中,如果能讀懂所給英語句型中的關鍵語塊,組織好語言把關鍵語塊的意思翻譯準確,多數(shù)都能得分。最后,如果遇到靈活性較強,難度較大的題目時應該給A層學生更多挑戰(zhàn)自我的機會,讓優(yōu)等生充分發(fā)揮其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大膽去解決問題。推理性題目或概括性加標題的題目應該讓A層學生來發(fā)表一下他們的獨到見解。這兩個類型的題目必須充分讀懂文章,并且恰當利用文中出現(xiàn)的一些關鍵語塊來回答,需要學生有一定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分梯度針對性訓練,讓不同層次學生都得到參與和鍛煉。
總之,分層教學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其根本出發(fā)點是因材施教,最終目的是照顧到每個學生,真正體現(xiàn)出“以學生為本”的課程改革理念。
參考文獻
[1]胡萬宏,肖玉梅.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9,5(1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