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蕾
【摘? ? 要】古典詩歌是我國歷史文化的結(jié)晶,它利用其精練的方式涵蓋了我國優(yōu)秀的文化與民族精神。我國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古典詩歌教學,通過古典詩歌教學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古典詩歌教學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困難。因此,本文將主要從古典詩歌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以及具體對策這兩個方面進行闡述,為提升高中古典詩歌教學效果提供合理的參考意見。
【關(guān)鍵詞】高中? 古典詩歌教學? 認識實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3.017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古典詩歌教學是其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古典詩歌教學的重點是不斷地積累古典詩歌,對詩歌進行鑒賞,讓學生積累更多的古典詩歌,最終提升學生的古典詩歌的鑒賞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重視古典詩歌教學活動的開展,采用恰當?shù)姆绞教嵘龑W生的鑒賞能力。
一、古典詩歌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
(一)忽視對詩歌意境的賞析
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古典詩歌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教師將高考成績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因此,教師忽視了對古典詩歌的教學[1]。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高考成績,將更多的時間花在其他上面,對于詩歌意境的欣賞所花費的時間很短,也不會站在文學的角度去對詩歌的內(nèi)容價值進行評價。教師僅僅要學生練習一些歷年的高考習題,在練習中對出題者的方面進行研究,并找到其中的規(guī)律。將詩歌進行拆解,使其變成零碎的字詞,學生的主要任務(wù)是做練習題,重復性的對詞的用法與含義進行研究。學生長此以往在這樣機械的詩歌練習中,會極大程度地削減學生對古典詩歌的學習興趣,甚至會排斥厭惡學習,更別談對詩歌中所涵蓋的意境進行欣賞。另者,教師僅僅讓學生背誦好詩句,利用課后時間背誦句子,卻不讓學生在背誦的過程中去思索其中的含義,因此,高中古典詩歌教學的效率降低。
(二)詩歌教學方式存在錯誤
教師在講解詩歌的過程中,對詩歌講解存在著較大的誤解。其認為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讀音,學生對作者的基本狀況有個了解,會用淺顯的語言對詩歌進行翻譯即可。顯然,這種認識存在著差異性,教師僅僅看到看詩歌中所涵蓋的語言知識點,但是沒有對重視對學生的情感以及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
(三)教師對新課標的要求認識不足
新課程標準為教師教學活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jù),其落實的效果關(guān)鍵點還是語文教師。教師要深刻地了解課程標準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認識不足,教師沿用傳統(tǒng)教育理念,在古典詩歌教學過程中仍然重視詩歌詞句的解釋,對其主旨進行重點分析。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學生領(lǐng)會詩歌的重要性。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使得學生不會自主地對古典詩歌進行分析,僅僅順應(yīng)著教師的步伐學習詩歌。教師講解詩歌的過程便是告知學生生字詞的正確讀音,講解句子的含義,學生知道如何翻譯詩歌,古典詩歌的教學目標就算實現(xiàn)了,完全忽視了古典詩歌的人文性。通過古典詩歌的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深厚的文化底蘊[2]。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古詩的主要目的是讓教師在講解古詩的過程中充實學生的內(nèi)心,培養(yǎng)學生深厚的文化底蘊。
二、高中古典詩歌教學的具體教學策略
(一)善于從精練的語言中挖掘內(nèi)容
古典詩歌的情感都是通過語言所傳送出來的,古詩的語言富有表現(xiàn)力。在古典詩歌中重視“煉字”,詩歌的字詞中充分表現(xiàn)了古典詩歌的語言精練的特點,作者將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凝練到詩詞中。因此,教師在開展古典詩歌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挖掘古典詩歌中的語言美感,在凝練中的語言中發(fā)掘施詩歌的美感。教師在詩歌教學時,要對詩歌中的特色字詞進行重點講解,使得學生充分地了解其中的內(nèi)涵。例如:在講解“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雖然這句詩詞僅僅有7個字,但是其中的容量巨大。描繪了明月在天,關(guān)山在地,月光普照大地,天地茫茫一片的景象。與此同時,秦時與漢時運用了互文的手法,將時間的距離拉開,為了襯托歷史的廣度,將明月、關(guān)山、戰(zhàn)爭以及思想情感融入到詩歌中。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簡煉的詩詞中所涵蓋的內(nèi)容進行詳細的賞析,重視全面性,在不斷的賞析過程中讓學生掌握這種方式,最終提升學生的詩歌賞析能力。
(二)放在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中掌握詩人的情感
情感是詩歌的核心,每一首詩歌中都會涵蓋著詩人的情感,這也是古詩最吸引人的地方[3]。從《詩經(jīng)》到之后的很多古詩,都在其中融入了詩人的身后情感,開創(chuàng)了中國詩歌抒情性的藝術(shù)傳統(tǒng)。詩人在凝練的文字中融入自身情感,因此,對詩詞情感的賞析是高中語文古典詩歌學習的重點內(nèi)容。教師在講解古典詩歌的過程中要善于通過凝練的文字對作者的情感進行深入地挖掘,或者教師通過不斷地引導,讓學生了解其中的內(nèi)涵,并且深入地掌握詩人的思想感情。在講解過程中,教師要將詩詞的背景融入其中,因為詩詞是時代的產(chǎn)物,是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產(chǎn)生的,只有將它放到特定的環(huán)境中才能還原它的真實面目。
(三)重點對詩歌的意境進行賞析
詩歌中的意境非常豐富,作者將自身的主觀情感與客觀事物相融合最終呈現(xiàn)出了詩歌的意境。在意境中也涵蓋了作者的情感,詩歌中的意境也具有較大的魅力。學生通過意境的賞析都夠融入其中,因此,教師在詩歌講解過程中要重視講解意境。在進行意境賞析的過程教師要把握意境的以下兩個特點。①情和景的融合。在《易水歌》中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在這個意境中將詩人悲壯的情感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而在《雨霖鈴》中的“多情自古傷離別”也充分地表現(xiàn)了作者凄涼的情感。這些均屬于情景交融的詩句,教師在講解結(jié)合意境與情感一同講解。②含蓄蘊籍。這明白詩歌還有言外之意。詩人抓住了事物能夠喚醒情感的方式,給欣賞者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間。例如《春江花月夜》這首詩就給賞析者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間。教師在講解詩詞時,要善于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
綜上所述,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古典詩歌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要不斷地挖掘詩歌中的美感,掌握詩詞的特點,以此為基礎(chǔ),開展古典詩歌教學活動。最終提升學生的古詩鑒賞能力,培養(yǎng)學生深厚的文化底蘊。
參考文獻
[1]謝文利.詩歌美學[J].長江青年出版社,2015,56(08):56—63.
[2]江柳.詩歌美學理論與實踐[J].長江文藝出版社,2016,89(07):33—42.
[3]王長俊.詩歌美學[M].漓江出版社,2014,89(07):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