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
【摘? ? 要】舞蹈作為中職學前教育的必修課程之一,其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為了增強舞蹈教學質量,本篇文章將提出一些與舞蹈教學現狀相關的問題,并找出問題相應的解決對策,以讓舞蹈作為學生在社會當中的競爭資本,從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對社會職業(yè)挑戰(zhàn)。
【關鍵詞】中職學前教育? 專業(yè)舞蹈? 現狀與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031
“舞蹈”作為中職學前教育的必修課,深受教師們的重視,因此為了讓舞蹈的教學質量得到提高,教師們也是做了頗多嘗試,但是最終產生的教學效果各有高低。為什么教學效果各有高低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生生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別,一種教學方法可能適用于大多數學生,但是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需要,這也就直接導致了教學質量不能得到保障,另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本文將根據舞蹈教學現狀提出相應解決策略。
一、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教學現狀
(一)中職學生的舞蹈基礎不一
由于大多數學生在進入中職學校以前都是在學習書本知識,所以當學生接觸到舞蹈專業(yè)時都會表現得手足無措,根本就無法以一種平常心進行舞蹈學習。因此,教師在面對一群沒有舞蹈基礎的學生時,會有一定的教學困惑,但是對于有經驗的舞蹈教師來說,其實這種現象是很正常的。中職學生的年齡普遍在15至18歲之間,這個時候學生的骨骼發(fā)育已經基本成型,所以要求學生進行一些壓腿、下腰等動作時,學生都會感覺到一定的困難,且這些動作也會多多少少讓學生感覺到痛苦。
(二)某些教師教學認識不足、目標不明確
由于舞蹈教學的教師大多數都是專業(yè)出身,所以在對學生的舞蹈進行教學時就會對他們進行嚴格要求,但是實際上對于學前教育的學生來說,舞蹈學習只是他們專業(yè)所需掌握的一種技能,所以他們只需要達到基本的教學目標即可。因此,舞蹈教師應該對學前教育的舞蹈教學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對學前教育舞蹈教學有一個準確的目標。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有一些教師只管完成自己的部分教學內容,根本不管學生的接受能力,且由于部分教師對學前教育沒有一定的認識,所以對學生要求嚴格,最終導致學生產生過多的學習壓力,在舞蹈學習時精疲力竭,這樣的教學帶來的教學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另外,由于各個地方的教學要求不一樣,所以舞蹈教師們也就會有著不同的教學方法,而部分教師沒有自己的教學理念就直接照搬他人的,最終自然也不能產生好的教學效果。
(三)舞蹈所需配備不足、硬件設施少
中職學校的舞蹈教學,雖然只是為了讓學生在之后的學前教育當中具備一技之長,但是舞蹈教學所需要的基本配備必不可少,因為這會給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等帶來多方面影響,設備配備完善學生的學習激情強烈,而設備配備不足學生則會感覺到舞蹈教學受重視程度低,進而放松對舞蹈的學習。例如舞蹈室的使用面積不足,學生無法在課堂之中進行舞蹈動作的施展,這會讓學生無法跟上教師的動作進行學習,進而對學生的舞蹈學習帶來影響。另外,有一些舞蹈室的空間大,但是地膠卻不達標,地膠過軟或過硬都會給學生的舞蹈學習造成一定的影響,只有軟硬、減震性、反彈性等都適中時,學生才能更好地長時間地在舞蹈室進行訓練。另外,這些基礎設施的保證也能夠有效地避免學生腿部承受過大的沖擊力或其他傷害,這樣的基礎設施是學生舞蹈學習的基本保證。除踩的基礎設施以外,舞蹈室當中必不可少的還有鏡子,鏡子可以很好的向學生反映自身動作是否標準,讓學生在不斷的重復練習中能夠進行自我動作的糾正。而其他的舞蹈用具、多媒體設備以及一些特殊設備都應該是舞蹈室應該配備的,當一個舞蹈室的軟硬件設施都達標時,這才能保障學生更好地完成舞蹈學習。
二、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教學現狀的應對策略
(一)加強對學生舞蹈基礎的訓練
面對中職學生舞蹈基礎差的情況,教師最主要采用的教學方式應該是對學生舞蹈基礎的訓練,因為如果學生不勤加練習,而僅想通過觀看、學習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舞蹈基礎是基本不可能的。那么應該如何來對學生的舞蹈基礎進行提升呢?舞蹈基礎的基本功是保障,只有當學生將基本功練扎實了,他們才能夠更好地完成其他方面的舞蹈學習。那么應該如何來安排學生的基本功訓練呢?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然后將舞蹈室的空閑時間告知學生,讓學生自主安排舞蹈學習時間,分組進行基本功的訓練,而教師則只需要定期對學生的訓練成果進行檢驗,當學生的基本功能夠達標后,教師可以再給學生安排其他的舞蹈動作進行訓練。
(二)教師在課外進行自我修養(yǎng)的提升
為了讓學生在舞蹈學習時有目標、有方向,教師應該先要有目標方向,因此舞蹈教師必須要重視自己在課外時的自我修養(yǎng),以保證在舞蹈教學中既能夠滿足學前教育舞蹈教學所需,又能夠讓學生在舞蹈學習中感受到樂趣。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教授民族民間舞蹈,我國有56個民族,民族舞蹈有著迷人的音樂旋律和生動的舞姿,因此教授學生民族舞蹈是學習舞蹈的基本體態(tài)、基本舞步、基本手型以及基本動律的保障。但是教師在教授學生民族舞蹈之前,自己應該對民族舞蹈有一個系統(tǒng)的認識,即應該清楚地知道學生在學習之初應該練習什么,在完成了系列學習后又應該學習什么等等,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有節(jié)奏有保障地完成舞蹈學習。
(三)增添舞蹈相關配備和硬件設施
在學習舞蹈時,最基本的配備是必需,因為只有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一種舞蹈學習的基本環(huán)境,有了舞蹈相關基本配備才能夠為學生的舞蹈學習帶來最基本的保障。教授學生舞蹈是為了學生在進行學前教育時,保證能夠給幼兒帶來優(yōu)質的舞蹈教學,因此各種舞蹈設施是激發(fā)學生學前教育舞蹈創(chuàng)編的必需品。當學生在舞蹈學習中學有所獲后,教師也就可以要求學生進行舞蹈實踐,即要求學生使用各種設施自己創(chuàng)編舞蹈,并在舞蹈室中向其他學生展示,以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優(yōu)質的舞蹈學習環(huán)境之下更好地展示個人能力。
為了讓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舞蹈教學現狀得以改善,光靠一個教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因此當有教師有改變舞蹈教學現狀的想法時,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團結其他舞蹈教學教師,讓舞蹈教學能有更多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從而達到改善舞蹈教學現狀的目的。除此之外,舞蹈教學教師也可以去請教其他專業(yè)的教師尋找靈感,讓舞蹈教學不僅僅是專注于舞蹈的教學,還能讓學生在舞蹈學習中學習到更多其他精神意識,從而在完成舞蹈學習的路上更加容易。
參考文獻
[1]譚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教學現狀及應對策略研究[J].好家長,2018(17).
[2]李鑫.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教學現狀以及應對措施[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