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陽潔
【摘 ? ?要】語文教學是初中教學體系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而寫作則是語文內(nèi)容體系中占比重極大的一個部分。但是當前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大環(huán)境并不樂觀,各種各樣教學問題的出現(xiàn)嚴重影響了寫作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因此本文將以分析作文教學困境為起點,積極構思改良方案。
【關鍵詞】初中語文 ?作文教學 ?問題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1.158
語文一直被教師和學生當作是初中最為重要的主課之一,因此教師往往會投入大量的精力在教授學生基礎知識上,而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也會集中在閱讀理解、識詞辨字能力的提升上。但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于語文作文教學的態(tài)度都較為冷淡,從而導致了教師作文教學策略漏洞頻出,學生在寫作方面表現(xiàn)出“不會寫、不想寫”的消極情緒。因此本文將從教師和學生雙角度出發(fā),積極探究當前作文教學的困境和改良對策。
一、當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面臨的主要困境
(一)沒有形成系統(tǒng)化的作文教學課程規(guī)劃
語文是師生們都極其重視的一門課程,教師為了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往往會安排豐富、有效的教學課程。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語文作文的教學并沒有形成針對性、專門性的課程體系,教師教授學生寫作知識的時間往往都是零散堆積起來的,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只能自行安排寫作的時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大多數(shù)情況下學生都是在課后完成寫作任務,再由教師點評和打分,使得師生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被剝奪。學生將寫作單純地看作是作業(yè)的一種,從而在心理上對寫作有所輕視。
(二)學生缺乏寫作的技巧,導致作文風格平淡無奇
寫作文不是記流水賬,寫作文也不是將大白話重組一番然后用文字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這是每一位教師和學生都應當了解的真相。但從現(xiàn)在的情況來看,學生在寫作文這一件事情上仍舊缺乏正確的認識。一方面,大多數(shù)的學生寫作文沒有規(guī)劃性,往往想到哪就寫到哪,想不出來了就開始胡編亂造。我有時候會看到學生在寫完了作文主體之后才重新回來給作文擬標題的情況,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典型的缺乏寫作思路的表現(xiàn)。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作文并不是圍繞一個明顯的主題展開的,因此常常會出現(xiàn)跑題的情況。另一方面,學生具有了很好的中心主旨和素材,但是卻缺乏客觀有效的寫作技巧,從而導致自己的文章如同白開水一樣寡淡無味。譬如全是主謂賓式的平鋪直敘,沒有絲毫修辭手法、好詞好句、名言警句的運用痕跡。正是學生寫作技巧、寫作邏輯的不足,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并導致個人的寫作水平長期得不到提升。
(三)學生缺少寫作的素材和創(chuàng)意,導致作文內(nèi)容千篇一律
無事可寫,無話可說是初中生在寫作時常常會遇到的問題。由于寫作是一件沒有固定模板和標準答案的活動,所以每一位學生寫出來的內(nèi)容都應當具有個性化的想法和自己獨特的經(jīng)歷。但是教師在實際閱卷和點評學生的作文時,往往看到的不是十人十面,而是百人一面。一方面,不同學生寫作的素材往往極為雷同,并且多為學生從小學開始就在一直使用的一些案例、見聞和故事,既缺乏先進性和新鮮感,又有明顯的偽造經(jīng)歷、捏造事實的痕跡。另一方面,許多初中學生的寫作思想和視野仍舊極為膚淺和狹窄。針對同一經(jīng)歷,他們的理解水平相較于小學階段來說并沒有質的變化。因此,教師如何為學生豐富寫作的素材與思路,使之達到初中學生應有的程度是幫助學生提升文章創(chuàng)意性、新穎性的難題之一。
二、當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主要改良對策
(一)合理安排寫作教學課程,構建學生系統(tǒng)的寫作模式
構建科學合理的作文教學體系是教師幫助學生理清寫作思路,掌握基本寫作原則的重要手段。針對當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出現(xiàn)的課程安排不合理的情況,教師一方面要根據(jù)教學的進度,運用可用的工具創(chuàng)造有效的寫作教學機會。例如為了克服課內(nèi)教學時間的不足,教師可以安排網(wǎng)絡作文教學課程,利用雙休日的時間,借助網(wǎng)絡直播互動平臺來創(chuàng)造師生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并合理地用好網(wǎng)絡授課平臺的操作系統(tǒng),既實現(xiàn)高效的作文教學,又做好對學生寫作學習的監(jiān)督和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教師要重視對學生作文的指導和改進工作,合理地整合零散的教學時間,重新安排教學計劃,爭取每周開展一次計時寫作,盡可能做到面對面布置任務、指導學生,并從學生的文章中收集問題和優(yōu)點,安排專題課程開展分析講解。
(二)重視寫作技巧的傳授,打造文章華麗、優(yōu)美的一面
學生寫出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經(jīng)過精心的修飾和反復的修改。一方面,針對學生寫作思路混亂、結構不清晰、主體不明確的問題,教師要通過反復的訓練和講解來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特別是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翻譯和分析寫作提示語的能力,幫助學生從寫作提示語中找出寫作主題,明確自己作文的中心思想。接著教師再訓練學生列寫作大綱的能力,幫助學生將寫作的思路理清,從而為后續(xù)完成寫作主體構建清晰、有效的模板。另一方面,針對初中生寫作語言不夠華麗的情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不斷培養(yǎng)學生對于各種修辭手法的理解和運用能力,豐富學生對于文章首段和尾段的修飾技巧,并通過作文的點評來啟發(fā)學生可以在哪一環(huán)節(jié)中運用名人名言、比喻擬人或者好詞名句等,幫助學生豐富作文的精彩度,牢牢地吸引閱卷老師的目光。
(三)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為作文注入新鮮感與創(chuàng)意性
為了克服學生寫作素材的單一化、思想深度的局限性劣勢,教師首先要鼓勵學生多閱讀、多摘抄。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經(jīng)典范文是幫助學生了解更加廣闊的作文天地的重要手段。同時,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在閱讀中摘抄好詞好句、把握情感哲理,并通過背誦和遷移運用使之成為自己的寫作語言。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觀察、多記錄。寫作的靈感來自生活,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細節(jié),在觀察生活中培養(yǎng)細膩的情感,積累豐富的案例素材。最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創(chuàng)作、多修改、多總結。學生在運用素材寫成文章之后,還要通過反復地修改、閱讀來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形成優(yōu)化改進的策略,將每一篇文章都修改成為可用的范文,從而有助于學生在遇到相似寫作主題時合理地遷移運用。
綜上所述,一方面,作為教師的我們要肩負起最根本的責任,堅持從教學實踐、過程觀察、結果分析中找出作文教學的主要困境,并積極形成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另一方面,教師要充分強化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師生之間的配合與協(xié)作效果,為突破寫作教學困境打造有力的武器。
參考文獻
[1]李凌嵐.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5(9):202-202.
[2]顏廷江.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及對策分析[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4(6):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