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弘鍵
【摘? ? 要】隨著新課標改革的深入,對于素質(zhì)培養(yǎng)的要求越來越高,素質(zhì)教育也成為當下教學內(nèi)容的核心。這也就要求小學體育老師在開展體育教學工作時,應針對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提高以及體育知識的提高,來制定相應的教學內(nèi)容以及側重點。讓學生感受到體育課堂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的熱情以及積極性,進而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zhì),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能夠茁壯成長。那作為體育老師,應當如何來提升體育教學的課堂質(zhì)量呢?本文將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體育? 教學質(zhì)量? 提升方式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4.159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身體發(fā)育尚不健全,老師在形體教學時應當根據(jù)小學生身體素質(zhì)以及心理變化情況,制定合理科學的,并且能夠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教學內(nèi)容和策略。以此來激發(fā)小學生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對于學習體育的熱情和積極性,讓他們能夠更加充分的接受體育知識,加強自身的鍛煉,進而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zhì),提升教學效果。下面將就體育老師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制定提升體育課堂教學效果的策略展開論述。
一、游戲教學,提高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由于年紀尚小,對于體育學習以及身體素質(zhì)發(fā)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知,經(jīng)常無法全身心投入到體育課堂的教學中去,就沒有按時完成自我身體素質(zhì)的提升。老師可以在體育教學中穿插游戲,通過游戲的教學形式來提高學生對于體育課堂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進而使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到體育運動,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zhì),促進身體的發(fā)育。
例如,在課堂中開展《占領陣地》這個游戲,游戲規(guī)則是這樣:每隊六人,要求游戲開始后先共同站在一張報紙上,各人身體的任何部位,不得碰地,成功后再撕去一半報紙站,接著再撕去一半……直至失敗,最后以最佳辦法能站進最小報紙的隊為勝。通過這樣一個游戲機能夠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也能夠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到體育課堂的快樂。
又如游戲《站圈》,游戲規(guī)則是這樣:每隊人數(shù)不限,自由組合或臨時再擴充,發(fā)一個藤圈放在空地上,為安全起見,可在藤圈的四周布置若干墊子。先告知學生:這個游戲要求大家群策群力,想方設法在圈內(nèi)盡可能多站人,容納的人越多,并且堅持的時間久為優(yōu)勝,一旦有人腳出圈外即為失誤。
可先進行討論研究,嘗試性的練習,等到有一定把握后,即可多隊同時進行。這個體育游戲,頗能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想出各種巧妙的主意,同時在進行的過程中也能培養(yǎng)他們相互信任、體諒、關心幫助他人的合作精神。老師開始不必多言和急于求成,讓學生經(jīng)過幾輪的活動,自己總結經(jīng)驗教訓,提高活動的創(chuàng)造性。
通過游戲教學這樣一種形式,既切合了小學生的年齡特征,也讓他們在玩游戲過程中不知不覺提高了鍛煉的身體,提升了自身的身體素質(zhì),也感受到了課堂的快樂,進而提高他們對體育課堂的積極性。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體育教學的課堂當中去學習體育知識,鍛煉身體,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
二、采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對體育知識的掌握程度
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當中,通常利用榜書的形式講解人體結構圖,但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小,智力發(fā)育還不健全,這就導致了他們對這一塊的知識不能夠很好的掌握,也無法結合實際生活,利用課堂的學習到的知識保護自己。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的產(chǎn)生,帶來了先進的光學效果,能夠?qū)⒔虒W內(nèi)容以多媒體形式放映出來,這樣學生就能夠看到立體的人物模型,將抽象化的人體結構概念具體化出來,進而將知識,遷移到自己的身上,更好的懂得以怎樣的姿勢合理保護自己,這對于小學生的發(fā)育成長有著必不可少的作用。
例如,在教授如何保護頭部以及眼部時,老師可以用圖片、視頻等多樣化的形式,播放出人體的模型,并且將這些脆弱的部位用特別的標記標注出來,如眼睛、鼻子、太陽穴等,再進行親身的示范,并且讓學生自己去接觸自己的這些重要部位,讓他們能夠?qū)︻^部的脆弱,有足夠充分的認知以及記憶,從而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
老師在小學體育教學課堂中,采用多媒體的教學,能夠用空間模型豐富的色彩來增進學生的記憶,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使他們在課堂更加扎實的掌握體育基礎知識,從而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去,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zhì)。
三、分組競爭教學,發(fā)掘?qū)W生的身體潛能
小學生年齡尚小,有愛比較不服輸?shù)奶煨?,老師可以在開展體育教學時,利用這一天性,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開進行競爭,在競爭中學習,挖掘出他們的身體潛能,從而促進他們身體的發(fā)育。
例如,在教學當中,老師可以教學生,以四個人為一組進行一百米的接力賽,接力比賽時,可以選擇不計時的方式,通過設置跑道,讓學生進行比賽,在比賽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看到彼此的速度和狀態(tài)的差距,在落后時就會奮起直追,進而能夠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潛能,跑出好成績。
挖掘身體潛能有利于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提高,采用分組競爭的教學,也能讓學生在良好的競爭中主動去提升自己,發(fā)揮身體的潛能,還能夠在競爭當中增強自己的團隊合作意識以及不服輸?shù)木?,讓學生感受到競技體育的魅力,從而更加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課堂中去,也就提高了身體素質(zhì)。
總而言之,老師要提高小學體育的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果,可以用游戲教學的方式來提升學生對學習體育的熱情和興趣,進而提高他們的主動積極性,可以采用多媒體的方式進行教學,加深他們對體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去,幫助他們茁壯成長,也可以在課堂開展過程中,采用競爭教學的方式,挖掘?qū)W生的身體潛能,從而促進他們身體素質(zhì)的提高。老師通過這三種形式,來提升教學的質(zhì)量,讓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體育知識在體育課堂中得到有效的提升,進而提高他們的身心健康,為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的身體基礎。
參考文獻
[1]賀妍穎.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
[2]李曉雨.小學體育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途徑與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