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強
【摘? ? 要】初中化學是初中階段的重要科目,和其他學科一樣,如何實現(xiàn)初中化學學困生的有效轉化是廣大初中化學教師一直思考的問題。在新課改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教師要注重教學的全體性,給予所有的學生公平的對待,尤其對于學困生,教師更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本文針對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情感實現(xiàn)學困生的轉化提出了幾點策略。
【關鍵詞】初中化學? 方法培養(yǎng)? 情感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8.021
從初中階段開始,學生開始接觸化學,隨著學習難度的加大,加上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很多學生會逐漸失去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從而使班級的整體學習情況出現(xiàn)兩極分化,造成了學困生的出現(xiàn)。
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對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有清楚的認知,在教學中對自己的教學方式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對于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xiàn)學困生的成功轉化。
一、借助化學實驗的直觀性,調動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實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與傳統(tǒng)的講授的方式不同的是,實驗教學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直觀性,能夠幫助教師向學生揭示化學現(xiàn)象,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容易得到有效的激發(fā)。
在以往的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傳統(tǒng)的直接講授的教學手段,對于該進行實驗的環(huán)節(jié),有的教師常常采用忽略的方式,不做實驗直接將結果告訴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對化學知識沒有徹底的理解,學習興趣會逐漸降低。
久而久之,一部分學生就成為了學困生,在考試中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績?;瘜W實驗的直觀性很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更容易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深的印象[1]。
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中學生好奇心強、有探索欲望的年齡特點,精心的設計化學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積極性。
比如,在學習“化學真奇妙”這一內容時包量的氣泡產(chǎn)生。通過向硫酸銅溶液中滴加幾滴氫氧化鈉溶液,學生會觀察到有藍色絮狀沉淀產(chǎn)生。這些有趣的化學實驗都能使學生感受到化學學科的奇妙之處,從而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根據(jù)學困生的學習程度采用分層教學的模式
每個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成績、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方面都存在著一的個體差異性,尤其是在學優(yōu)生和學困生之間,這種個體差異是非常明顯的。教師如果不能給予這些差異足夠的尊重,很容易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分層教學的模式[2]。教師先要了解學困生掉隊的原因,是不能接受教師的教學的方法,還是某個知識點沒有理解。根據(jù)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對癥下藥,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從而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尤其要關注化學知識的分化點,給予學困生更多的關注和指導,從而促進學困生的轉化。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分層的心理輔導,既要向學生強調化學能學好,同時要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也要對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進行分層,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要求。對于學困生來說,主要的教學目標是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掌握基本的化學知識。
同時,教師對學生的課后作業(yè)也可以實行分層教學,然后對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進行分類評價,從而促進學困生學習水平的不斷提升。
三、給予學困生足夠的關愛
學困生往往對自己的學習缺乏信心,久而久之很容易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給予所有的學生公平的對待方式,不以成績的好壞來評判學生,在課堂上給予每個學生平等的回答問題的機會。
另外,教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之處,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上取得進步時,教師要給予他們積極肯定的評價,讓學困生感受到努力學習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提升學好化學的自信心。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困生有更多的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讓他們感受到自身的價值[3]。
在做實驗之前,教師可以讓學困生幫忙安裝實驗器材,這樣學生都夠更好的端正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從而在課堂上認真的聽課。
四、結論
總而言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實現(xiàn)學困生的轉化是廣大初中化學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因此,初中化學教師應該對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有清楚的認識,在思想上對學困生加以引導,在教學方式上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在情感上給予學困生更多的關愛,從而使學困生逐漸對化學產(chǎn)生興趣,實現(xiàn)學困生的成功轉化,從而促進初中化學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日霞.淺談初中化學學困生的轉化[J].學周刊,2017(21):118-119.
[2]張金東.暢談初中化學學困生的合理轉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9):179.
[3]劉萍.初中化學學困生的成因分析與轉化[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6(07):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