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紅陽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去看待案例中女生表現(xiàn)出來的心理問題,并運用心理咨詢技術和沙盤游戲?qū)碓L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干預,希望能從此案例分析中對這個年紀的學生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同時也反思在對案例中的學生進行咨詢和教育過程中出現(xiàn)的可取之處和不足、問題,以便在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能夠更好的幫助他們的學習和成長。
關鍵詞:人際交往敏感;自我認識;沙盤游戲;心理咨詢
一、來訪學生基本情況
接觸到這個來訪者,是高一女生,小靜,初次來訪時,訴說:最近學習效率低下,集中不了注意力,總是胡思亂想。在嘗試幫助她尋找原因時,她很神秘地講了一個發(fā)生在她身上的怪事,有一個陌生人在QQ中加她為好友之后,說了一些她與學生會主席(男生)的一些壞話,這件事讓小靜感到莫名其妙,她跟這個學生會主席根本不熟悉,不知道為什么會有人專門找上她說這件事。她感覺到周圍很多人好像都知道了這件事,并且認為大家在背后對自己議論紛紛,但是事實并不是這樣的,小靜感到自己被大家誤解了。因為這些事情的困擾,小靜總是心神不寧,不能安心學習。通過與小靜的談話,了解到小靜在班上的成績中等偏上,還是學校電子音樂社團的吉他手和主唱,小靜為了讓大家了解自己并不是流傳的那樣,曾經(jīng)公開澄清自己,還嘗試去尋找那個添加自己為好友的陌生人,想要弄清楚事實。
在第二次的來訪中,小靜又講述了她跟另一個朋友小萍的故事,她們是很好的朋友,小萍很能理解自己,因此她們總一起行動,小靜也時常向小萍傾訴自己的心事,但是有一天小靜發(fā)現(xiàn),有一個和自己關系不是很好的男生在跟小萍不知道神神秘秘的說什么事情,還看了小靜一眼。小靜因此覺得這個男生在和小萍說自己的壞話,小靜去向小萍求證,小萍說沒有這回事,但是小靜還是不相信,又陷入了這種懷疑別人,同時擔心別人對自己有看法的模式里。
二、來訪學生的問題分析
從這兩次的咨詢中可以看出,小靜的問題并不是一開始表面上提出的學習中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而是深層次的人際交往問題和自我認識的問題。這些心理問題雖然看起來與學生的學習沒有直接關系,但是時刻影響著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只有了解學生不同階段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才能更加有針對性、更加有效地解決學生的各種問題。
小靜正處在高一年級,在青春期階段,身體和心理上都會發(fā)生較大的變化,此時也是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不管從體驗還是感受上,都會對于“自我”表現(xiàn)空前地清醒。假如,孩子在兒童時期對與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基本是來源于成人的,或者說是聽從成人意見的,那么,到了青春期,孩子則會變得與先前完全不同了。他們常常會追求特立獨行,標新立異,但同時他們又很敏感,會變得在意周圍人的評價和看法,常常處在自我的評價與他人的評價的矛盾中。
這個階段,他們在情感、情緒方面也呈現(xiàn)出明顯的變化。經(jīng)常會陷入憂愁的情緒中,表現(xiàn)出多愁善感又喜怒無常。父母常常不知道為何孩子的情緒就產(chǎn)生了突然變化,仿佛像六月的天氣,說變就變,這讓很多家長感到不解。
青春期的孩子同齡人之間的關系是這一時期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內(nèi)容。任何一個青春期的孩子都不可能脫離同齡人的影響,總是將彼此之間的交往與認可看得極為重要。同時有研究表明,同齡人之間的交往帶來的情感支持也會對他們的學業(yè)成績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結(jié)合這些青春期學生的心理特點,就不難理解小靜的心理。她特別在意周圍人對于自己的評價和看法,這些他人的評價,與她的自我評價發(fā)生了矛盾,因此產(chǎn)生了心理沖突,讓她感到焦慮困惑。她在與朋友交往的過程中遇到過失敗的經(jīng)驗,這讓她更加在意朋友之間的交往,但是由于朋友交往的信任問題和溝通問題,是她產(chǎn)生了疑惑。通過幾次的接觸,我發(fā)現(xiàn)小靜是一個性格內(nèi)向,敏感,情感細膩,生性多思的孩子,平時并沒有很多朋友,遇到問題沒有傾訴交流的對象。在家庭中,父母常常忙于工作,也很少過問孩子的心理問題,這些都是她心理問題產(chǎn)生的重要的原因。
三、咨詢方案
對于小靜的人際交往問題,首先我通過心理咨詢的方法與小靜溝通,使小靜明白學生在青春期階段中,會出現(xiàn)的人際交往問題和自我意識的問題是常見的心理問題,她并不是個例,不用為自己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而感到焦慮沮喪。引導她發(fā)現(xiàn)自己在人際交往中的問題,以及交往中的信任問題和換位思考,給出人際交往中有效溝通的技巧,鼓勵她做出積極溝通,去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收獲友誼。
在自我認識的問題上,通過咨詢的方式,發(fā)現(xiàn)小靜的不合理信念:所有人對自己的評價都要符合自己的期望。使小靜明白,我們不可能使所有人都對自己滿意,也不可能控制所有對自己的看法,并且小靜之前的那些企圖向他人解釋的行為并沒有效果。引導小靜客觀的評價自我,正確看待他人的評價,建立穩(wěn)定的自我評價方式,并且?guī)椭§o建立自信心。
除了咨詢的方式,我還通過沙盤游戲,對小萍和小靜的沙盤作品進行分析,來促進他們認識自我,建立良好溝通。在她們的沙盤作品中出現(xiàn)了多次橋梁、交通工具等擺件,這些都是溝通的象征,說明她們是希望進行交流的,也為此做出了努力和改變,這些都值得鼓勵。在小靜建立的自己沙盤世界區(qū)域內(nèi),能夠看出她是一個內(nèi)心豐富,并且充滿生命力的孩子。但是她在小萍的沙盤世界區(qū)域中,加入了巫婆,小蛇和骷髏,表示她想表達的主題是“表面和諧的田園生活中暗藏危機”,但是小萍表示自己只是擺出了自己向往的田園生活。這說明她們在交流中有時還是會出現(xiàn)誤會,并且小靜對他人的認識是有一定的誤解的。當把沙盤的內(nèi)容與她們各自私下交流之后,她們表示更加了解自己的內(nèi)心,也更加了解在今后的交往中應該繼續(xù)進行有效的溝通,避免誤會。
四、理論支持
在整個咨詢的過程中,我運用心理學中人本主義流派的思想,主張以人為本,充分尊重求助者的人格、意愿,無條件的接納他們,使他們感到被尊重、被理解,營造充滿安全感的環(huán)境,從而與來訪學生建立信任關系,讓他們可以放心的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煩惱、心事,只有通過良好的信任關系建立,我們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更好的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五、輔導教師總結(jié)
通過這個案例的接觸,切實了解到了高中心理發(fā)展中的問題,在這個特殊的年齡階段,確實需要得到來自學校教師和家長的關注,這個關注是真正的關注他們內(nèi)心的發(fā)展,給予他們情感上的支持,這也需要家長們和老師們了解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讓他們在感到煩惱疑惑的時候,有方法可尋,有力量給予他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