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斌 曹芳娥
摘 要:師生關系是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人際關系,而師生關系的好壞也會直接影響到課堂的教學質量。在這個新社會時期教師也已經不再是學生的偶像和權威,所以高中政治教師需要改變以往的傳統(tǒng)觀念,要構建出一種全新的師生融合共進關系,這樣才能遵循新教育的發(fā)展趨勢。
關鍵詞:課堂教學;思想教育;師生融合共進關系;構建方法
一、當前我國高中學校師生關系所存在的一些問題
1、學生和教師缺少一定的溝通
影響高中學校師生關系的因素繁瑣而復雜,而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則是導致師生關系不和諧的主要原因,而形成這樣的原因一共有以下四個因素組成。第一、因為高中教師的教學任務非常緊張和繁忙,因此師生之間缺少一個相互了解的交流平臺。第二、很多教師不僅肩負著一定的教學任務,同樣還肩負著一定的科研任務,教師因為工作壓力過大在和學生溝通時容易存在一些障礙;第三、不少高中學生存在功利性的觀念,導致師生之間存有一定的利益關系從而影響到了雙方的有效溝通。
2、教師的教學方式不恰當
很多高中教師也許是受到了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沒有充分尊重和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也就導致了師生關系無法實現自由和平等的原則。其次,師生雙方都把過多的時間和精力集中在了教材知識上面,在交往過程中二者缺乏人際交往的動機,使得師生關系很難得到融合的發(fā)展。除此之外,有些教師在處理學生違反課堂紀律的問題時,沒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采用人性化的教育手段,也沒有做到以學生為根本,最終導致師生關系無法做到和睦共進。
二、關于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在構建師生融合共進關系過程當中所起到的作用分析
1、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構建師生融合共進關系的基礎
在高中學校的學科教育當中,思想政治課程的主要教學宗旨就是育人和培養(yǎng)人才。在思想政治教育當中,教師在一方面是通過意識形態(tài)去統(tǒng)一學生的思想認識,而另一方面則是以人文思想為學生進行文化教育工作,我們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一個結合。因此,教師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研究透徹,不僅要把它看作是一種教育活動,還要把它當做是一種社會服務,然后再依靠思想政治本身去制定目標和追尋目標,而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為了解決高中學生的思想意識問題,讓他們可以通過正確的思想和態(tài)度去解決自己生活當中更多的實際問題。
2、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構建師生融合共進關系的重要生命線
高中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其他學科的教育工作相比較,是構建師生融合共進關系的重要生命線,因為構建一個和睦共進的師生關系才能讓教學活動更好地開展下去,是讓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提升的重要基礎,對構建和諧高中校園文化等方面也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3、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師生融合共進關系的重要紐帶
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整個教育過程中主要起到的是協(xié)調師生關系的重要作用,因為它連接著全校學生教師這兩大主體,所以在構建和維護師生和睦關系這一方面起到了橋梁和紐帶的作用。教師和學生作為課堂的主要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著重要的人際關系,而思想政治教育在二者中間所起到的協(xié)調作用主要在兩個方面有所體現:第一是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和交往,增進雙方之間的互相理解。教師和學生之間存在距離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溝通和互動引起的,而教師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創(chuàng)建各種豐富的教學活動,讓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豐富的課堂活動交流,形成一個默契和諧的關系;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也能有效化解二者之間所存在的矛盾問題,讓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和睦。
三、如何通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構建師生融合共進關系
1、通過實施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實現師生地位平等的原則
師生關系平等我們可以理解為是師生的人格是平等的,而在教學過程中雙方的主體地位也應該是平等的。在以往的師生相處模式當中,政治教師往往是以一個權威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面前,尤其對于高中生和大學生來說,教師的地位是絕對神圣、遙不可及的,這樣雙方在對話過程中就會顯得關系十分緊張,學生不敢和教師親近,而教師也不愿意放棄高姿態(tài)去和學生平等的交往和相處。因此,高中政治教師需要放下高姿態(tài)的身份尊重學生并平等地對待學生,這樣才能慢慢走近學生的心靈。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還要和學生建立共進的合作關系,共同享受知識和智慧,共同在學習中不斷進步。當師生雙方都可以用平等的姿態(tài)去展開對話交流,就可以讓自身的思想得到進一步的升華,而教師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和意見,也要不斷啟發(fā)他們,讓學生的思想和智慧不斷進步。
2、積極構建師生對話途徑,全面推進高中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師生之間的對話不僅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出來,還可以在課堂以外的日常情感交流過程中得到相應的體現。對話是學生和教師交往的主要活動,而教學則是二者交往的整個過程,所以這就需要政治教師對教學角色進行自由地轉換,不僅要對自己的教學方案和教學方法進行適當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也要樹立一個民主平等的師生相處觀念。在進行完政治教學活動以后,教師也要在生活之余和學生加強情感上的溝通,不僅要以塑造學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為基礎,還要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為基礎,通過高效的對話全面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構建新時期的新型師生關系。
3、以建立師生理解信任為導向,強化思想政治教育
人與人之間只有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情況下才能擁有一個和睦的關系。而師生之間的理解信任是維護二者情感關系的重要表現,因為良好的情感關系才能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更多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使得他們的潛在能力得到更好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因此,高中政治教師需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精神生活領域為導向,其次把師生之間的理解和信任當作是雙方的精神產物,最終讓師生之間在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基礎之上形成和諧共進的關系。
結束語:
和諧的校園建設本身就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它包括了各方各面的關系,而師生關系的和諧共進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層面,因為它是保證課堂教學活動正常開展的基本要素。所以高中思想政治教師需要明確自身的責任和義務,并通過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構建出新時期的師生融合共進關系。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8年度課題,名稱是《中學師生融和共進關系的構建研究》課題批準號:GS[2018]GHB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