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張藍丹
摘 要:視唱練耳是一門音樂專業(yè)的基礎學科,視唱練耳中的技術性與音樂性訓練是理解音樂和表現音樂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學好音樂的前提。視唱練耳的教學其內容豐富、教學環(huán)節(jié)眾多。視唱練耳是一門提高學生音樂聽覺能力和音樂表現能力為目的的音樂專業(yè)基礎課程,是藝術學校音樂專業(yè)必須課程,其內容豐富、教學環(huán)節(jié)眾多。在視唱練耳教學中如何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聽、辨、寫、唱的能力,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一探究。
音樂作為高等院校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對于高校的教育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而視唱練耳作為音樂教育中重要的基礎課程,推動著高校音樂教育的發(fā)展。視唱練耳課程的開展,是音樂教師教學成果的真實反饋。但是,當前高校視唱練耳教學中,仍然存在諸多的影響因素,阻礙了音樂課程的良好發(fā)展。因此,高校要積極采取相關的應對策略,保障視唱練耳教學多元化發(fā)展。
關鍵詞:視唱練耳;多元化;教學研究;高校音樂
視唱練耳課程的內容繁多,它涉及到“樂理”、“和聲”、“復調”、“作品分析”等技術理論學科。因此,在視唱練耳的教學中一定要循序漸進,踏踏實實,加強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訓練,將技術性與藝術性結合起來,通過唱、彈、聽、寫使學生在接受藝術熏陶的同時,逐步掌握各種音樂技能,培養(yǎng)學生過硬的基本功。
一、高校視唱練耳教學的問題分析
(一)教學方式相對單調,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
在傳統(tǒng)的視唱練耳教育教學當中,音樂課堂教學內容較枯燥乏味,音樂教師的教學方法相對落后,不能夠滿足當前音樂教學的發(fā)展需要。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對于當前的課堂教學失去濃厚的興趣,與此同時音樂教師在傳統(tǒng)的視唱練耳授課當中,完全以自我為主導性地位,忽視了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從而導致整堂課效率整體下降。
(二)課程內容缺乏規(guī)范性,課程設置存在差異性
當前在音樂教學當中,教材內容缺乏規(guī)范性,是我國高校音樂教學當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當前,我國高校對視唱練耳教學研究不夠成熟,并且音樂教學環(huán)境仍然沒有得到過多的改善提升。這些因素導致教師在實際的授課中,沒有可以借鑒的教材。教師對于音樂教材內容的使用習慣方面,同樣存在較大的差異性。這對學生音樂理論知識的形成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此外,課程設置的差異性,對于高校視唱練耳教學同樣具有一定的影響。極大的降低了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積極性,導致對音樂學習的熱情全無。
二、高校視唱練耳教學方式多元化發(fā)展研究
(一)音樂教學模式的多元化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不斷的深化與發(fā)展,高校的視唱練耳教學也逐步呈現出多元化發(fā)展的趨勢。在練耳方面,各大高校開始積極探索新的音樂元素,并且將更具有藝術感染力的新元素,有效的融入到音樂教學模式當中。并且在教學方式上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例如由以往的只注重音樂唱功注重聽的教學,正在向邊唱邊聽的模式過渡。此外,高校要積極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的模式,細化教學大綱相關內容,并且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不同專業(yè),從而有效開展視唱練耳的教學目標,從而進一步提高視唱練耳教學活動的多元化發(fā)展。
(二)音樂教學理念的多元化
音樂教學理念是推動音樂教學革新的重要保障,我國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理念,極致的推崇學生理論性知識的學習,較為固定化的教學方式,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沒有得到極大的改善。而創(chuàng)新下的音樂教學理念,則大力倡導學生在情境中學到知識,其教學方式相對較為靈活性、多樣性。因此,音樂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新的教學理念。并且教師在實際的音樂當中,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轉變教學角色,為學生視唱練耳課程的學習做好引導。注重學生音樂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加強學生創(chuàng)作能力的提升。當前,我國在高校視唱練耳教學方式的改革中,必須對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摒棄教學理念當中的消極元素,積極引入新的音樂元素,保證視唱練耳教學多元化的發(fā)展。
(三)教學內容的多元化
高校要想全面實現其教學模式的多元化發(fā)展,那么在音樂教學模式的改革過程中,就要堅持對音樂教學內容的多元化發(fā)展。教師在實際的教材選擇過程中,要改變以往依賴于課本知識的習慣,盡量放棄固定教材的選擇方式。音樂教師要嘗試不斷的放寬教學視野,要盡量加強對其他音樂元素的接收。例如在開展音樂教學時,教師要將我國民族、民間音樂元素積極的融入到視唱練耳教學當中,將地域特色的音樂元素與西方流行音樂進行有機結合。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不斷的深入,高校的音樂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隨之不斷的發(fā)展起來。尤其高校的視唱練耳課程教學中,教師要不斷的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模式,積極改善視唱練耳的教學模式。并且在實際的課堂實踐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技能知識,積極創(chuàng)設良好的音樂學習環(huán)境。學校方面要高度重視視唱練耳課程特色,進而有效的發(fā)展多元化的視唱練耳教學。
參考文獻
[1]張宏,王楊.高校視唱練耳教學中的互動學習[J].音樂時空,2016(05):132-133.
[2]石楊.對多元化視唱練耳教學的思考和解讀[J].藝術教育,2015(01):119.
基金項目
本文系“重慶市2018年度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重點研究項目《學前教育專業(yè)中高職音樂課程有效銜接研究 》(項目編號:182079)”階段性研究成果1B431A6E-3239-4E5A-9FC0-70D2AC306C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