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紅
◆摘? 要:當前關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工作不斷進行,教育各學科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課堂都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完成創(chuàng)新,而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改革在此大趨勢下已經(jīng)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閱讀和寫作是教學改革必不缺少的兩個內容,而如何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完成兩者良性的結合,成為當前小學語文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策略分析
語文學科作為教學系統(tǒng)中的主要學科,在學生受教育生涯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傳統(tǒng)教學思想已經(jīng)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大多數(shù)學校都追求學生的升學率,這就間接導致在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大多注重對學生知識點的教學,學生也千篇一律的進行聽課、做筆記、做練習題等,在語文學科中閱讀量是相對來說較多的,但在此教學模式中,學生不能很好的去閱讀更多的優(yōu)秀文章和進行寫作素材積累,久而久之可能會出現(xiàn)厭倦學習等情緒,使小學語文課堂發(fā)揮不出應有的教學效果。
一、注重閱讀素材與寫作的結合
寫作素材在對于培育學生的寫作能力方面具有著重要意義,是學生練習自主寫作、積累寫作經(jīng)驗的主要途經(jīng)。通常,在許多優(yōu)秀文章或者作文中往往包含著許多有價值的寫作素材,而注重閱讀與寫作的相互結合,能讓學生更好地吸收優(yōu)秀文章中有價值的寫作素材,從而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小學階段的語文寫作和閱讀能力培養(yǎng),需要學生將寫作思想與實際生活情況相結合,但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大多都沒有豐富的社會經(jīng)驗和閱歷,難以將實際生活與寫作結合起來,從而導致寫出的文章出現(xiàn)空泛的情況,文章整體顯得空洞。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在對學生傳授寫作知識時,要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寫作觀念,并鼓勵學生將生活與寫作更好的結合起來,讓學生的寫作思路能直接從生活瑣事中獲取,并能夠靈活運用在寫作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靈活性,繼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在許多優(yōu)秀文章中,寫作的素材大多數(shù)都來源于生活,所以注重閱讀素材與培養(yǎng)寫作能力的結合,能夠更好的為學生提供借鑒資源,為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與寫作素材獲取途徑,從而全面提升自身語文能力。
例如,教師在進行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鄉(xiāng)下人家》一課教學時,文章中作者主要描繪的是一個自然、和諧的鄉(xiāng)下生活場景,所以教師在向學生講授課文時,可以先帶領學生閱讀兩遍文章,然后組織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進行自身鄉(xiāng)下經(jīng)歷的討論,使學生充分理解文章主旨,并對學生提出寫作要求“同學們可以根據(jù)課文內容,回憶自己曾經(jīng)在老家或者在鄉(xiāng)下生活的經(jīng)歷,并以此為主題來進行寫作”,將閱讀素材與寫作教學相互結合起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加強課文仿寫與寫作教學的結合
語文學科的本質就是對學生進行語言知識教學,在模仿過程中逐漸提升自身的獨立學習能力,這是進行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也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來講,學生往往具有很大的學習潛力,對新鮮事物充滿著熱情和探究的興趣,良好的教學方式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在進行閱讀能力知識教授時,遇到優(yōu)美的句式或者學生感興趣的段落,可以適當?shù)匾龑W生對其進行反復閱讀,在完全明白句式或者段落的主要含以后,自主嘗試進行仿寫,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解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桂花雨》一課時,要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出文章描寫的主旨和主體物,然后引導同學按照“秋天、桂花、回憶、感受”四個代表詞組成的句式,來進行相關內容的仿寫,鼓勵學生將自身角色代入到句式里面,想象假如文中的主人公是自己,是怎樣的場景,跟身邊人或者家里人會產(chǎn)生怎樣的對話等,然后開始仿寫工作。在鍛煉學生仿寫能力的同時,加強了學生關于自身實際生活素材的應用,充分的將閱讀素材、內容仿寫及寫作技巧三者進行融合,全方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三、利用文章擴寫加強讀寫結合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部分課文或者語句進行擴寫,在閱讀文章過程中,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想象力,在自認為合適的地方適當加入一些合適的適應性詞匯,豐富學生的閱讀范圍,適應自身的閱讀習慣,并提升寫作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解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金色的魚鉤》一課時,文章主要內容是講述一名炊事班老班長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zhàn)士過草地,而犧牲了自己的故事,針對文中“小梁”同志在知道真相后與老班長的對話過程,教師可以適當?shù)匾龑W生“同學們可以在閱讀過程中自己思考一下,如果兩個人的對話內容被其他兩個人也聽到了,那他們的心理活動是怎樣的呢?并根據(jù)文中場景給予適當?shù)臄U寫”。每個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觀念都是不相同的,利用仿寫,來鍛煉每個學生的思維靈活能力;在仿寫完畢后,教師可以用分組的形式,讓同學們在組內對自己仿寫的內容進行朗讀,讓同學們思維之間相互進行交流,擴寬知識海;在小組交流完畢后,每個小組挑選一名組內最出色的仿寫句式,在全班進行朗讀,讓學生在借鑒優(yōu)秀仿寫能力的同時跟自己的內容相比較,從中找出不足和閃光點,從而增加寫作經(jīng)驗。
閱讀和寫作作為語文教學的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利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幫助學生完成兩者更好的融合,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寫作愛好,引導學生增加閱讀量,從而全面提升自身的語文能力,為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石磊.小學語文課堂讀寫結合教學的問題分析與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1):132.
[2]高霞.小學語文中段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0):140.
[3]馬萃.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策略初探[J].青海教育,2019(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