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寒佳
摘 ?要:高職院校以應用型教學為主,具有學習周期短,學生黨員發(fā)展任務重的特點,同時又面臨在校學習和企業(yè)實習兩階段的相分離情況。因此,探索“校企合作共管”的黨學生黨員黨務管理工作模式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從分析高職院校頂崗實習期間學生黨務管理的主要問題和難度入手,結合具體實踐提出建立學生黨員黨務管理的“校企共管”模式,共管模式要在切實建立基層黨組織和基本制度地基礎上,做好聯系上下級之間的聯系工作,還應該從學生黨員整個流程優(yōu)化黨員考察制度,積極了解學生情況,建立完善的黨務管理體系,嚴格執(zhí)行黨員考察流程。
關鍵詞:學生黨員黨務管理;高職院校;體系構建
一、引言
高職院校的學年制度設立的基本情況(“2+1”模式或者“2.5+0.5”模式)對學生頂崗實習和畢業(yè)就業(yè)參與工作都是極為有利的,但是趨向分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給學生黨員黨務管理工作帶來的諸多問題,這就需要黨員黨務管理工作與時俱進,積極進行新的體系和制度的建構。
二、高職院校頂崗實習期間學生黨員黨務管理的主要問題及其難度分析
目前,由于高職院校的頂崗實習新情況、新問題的不斷涌現,學生黨員黨務管理工作也顯現出自己的不足,主要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黨務管理機制本身不健全、不完善;另一方面是頂崗實習期間學生個體的新情況、新變化產生了諸多新問題,即學生個體的流動性強,分散性大,參與黨建黨務工作的參與度低,這些都極大的考驗著學校黨務管理工作。
(一)頂崗實習期間學生黨員黨務管理的體制機制不健全
頂崗實習期間的學生黨員黨務管理體制不健全主要表現在:第一,在校企合作期間對學生的黨建工作缺失應有的意識性;第二,校企合作中黨建的基本組織機構和黨務工作機構處與空白和缺失狀態(tài);第三,對新情況新問題缺少應有的認識和積極主動的探索解決問題的預估能力。這三個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校企合作作為高職學?;窘虒W情況是長期存在的,毫無疑問,學生的黨員黨務工作也應該實時跟進與學生的基本情況相符合,可是實際情況是學生實習企業(yè)的黨建工作一片混亂,黨組織的基本聯系時斷時續(xù)、相關學生管理和工作松松垮垮、定期的匯報與交流也是做形式、走過程、照本宣科,這些情況也說明了很多高職院校的基本黨建工作是不能與時俱進的,學生黨員也缺乏應有的黨建意識和擔當精神,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學生黨員的黨性和黨員素質嚴重缺失。這些問題根源來源于制度建設的缺失。
(二)頂崗實習期間學生個體具有流動性強、分散性大和參與度低的新特點,和其他諸多不同于學校中的新情況
頂崗實習期間,學生基本情況的變化主要表現為:流動性強、分散性大和參與度低的新特點。高職院校的基本教學情況以應用型教學為主要形式,在頂崗實習期間便是應用教學的深化實踐環(huán)節(jié)。由于學生基本學習情況不同,便會進入不同的企業(yè)進行,實習學生比起在校學生的流動性更強。學校期間以班級授課制為主,學生情況集中;進入實習階段學生的個體分散性也隨之增大,這對黨建工作的組織帶來了極大的難度,同時也使得上層黨組織下派的基本工作和基礎黨務管變得困難,很多學生黨員與黨組織失聯,基本的黨務工作管理人員得不到應得不到合適的匹配,進而導致整個學生建黨工作中的各項工作的參與度降低,因此,黨組織工作的敏感性以及存在感在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中嚴重不足。
三、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黨員黨務管理“校企共管”的模式
黨建工作時時抓、處處抓,高職院校頂崗實習期間學生黨務工作的基本建設更應如此,這是對在校期間黨建工作的延伸和接應,是高職院校發(fā)展大學生黨員的重要實踐環(huán)節(jié)。從基本組織的建立到基本制度的完善,同時,還要落實相應的黨務工作安排,在具體的實踐中及時補充相互促進。
(一)校企全面對接,在實習企業(yè)建立臨時和流動的黨支部、黨小組
在黨建工作上實現校企全面對接,首先應該對基本的實習企業(yè)單位建立白名單制度,把企業(yè)黨組織的基本情況與學校黨組織的基本情況進行對接核實,及時了解本校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進入實習企業(yè)的基本分流程序和人員的詳細名單。根據人數多少決定在相關企業(yè)建立臨時的黨支部,或者黨小組,或者具有流動性的“支部加小組”的管理模式。例如,學生在實習企業(yè)超過20人以上可以酌情建立臨時黨支部,在個別企業(yè)人數較少而且分散的情況下可以建立流型動黨支部或者與黨小組相結合,進而把個別企業(yè)的少數黨員與積極分子統(tǒng)一到整個黨組織中來,使他們能夠及時的參與黨內活動和黨的基本建設組織工作,在工作中鍛煉和提高自己的黨性修養(yǎng)。
(二)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相結合,黨建工作與實習工作相結合,建立學生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的成長檔案
適應新時代大學生的黨建工作,要積極融入并接觸、了解和運用互聯網思維,積極學習和探索適合當代大學生線上線下教育相結合的黨建模式(例如,嘗試新媒體的管理共識,積極運用新媒體工具),把黨建工作黨性教育與學生實習企業(yè)的日常學習、工作結合在一起,從具體的可操作角度去提高學生的黨性修養(yǎng),建立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成長檔案,完整、立體地把握學生黨員的基本情況,并建立基本情況的數據信息庫,實現發(fā)展型的管理體系,使得學生在黨建工作中明白自己的基本情況,能夠進行及時的學習和接受教育,在具體的活動中能夠得到提升,實現學生黨員黨務工作管理的暢通無阻。
(三)增加校內外、上下級黨組織之間的黨務工作粘合性,實現不落隊、常聯系、知根知底的管理運行模式
基層的黨組織和制度建立以,后要積極推進校企黨組織的合作,實現校企黨務工作和互聯互通,以及上下級黨組織之間的互連互通。充分運用數子化快捷方便的管理,這樣可以及時有效的發(fā)現,基層黨組織的發(fā)展情況及其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及時進行管理和指導,使得基本的基層的黨支部和學習小組的基本情況能夠被自身掌握,實現各級黨組織不落隊、經常聯系匯報工作情況,對基層黨組織知根知底,使“校企共管”的模式更好地運行。
四、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黨員黨務管理體系構建流程
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的黨務管理工作基本體系和流程建設應該未雨綢繆,第一,要注意提前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對有入黨意愿的學生進行有效的考察和跟蹤。第二,在積極分子培訓期間,要積極引導學生骨干成員勇于承擔責任,積極投入黨建工作的基本鍛煉中,承接黨務管理工作;第三,建立嚴格的梯級考察制度,在具體實踐中隨時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問題,嚴保學生黨員的質量關。
提前了解學生情況,有效跟蹤考察發(fā)展的對象。針對大一級的學生,應該慎重考察慎重發(fā)展,積極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把學生的入黨意愿的學生提前納入考察和發(fā)展之中,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工作,聯合起來考察,全面理解學生的入黨意愿和動機,檢驗基本能力和素質是否匹配。打破人情面子,不“任人為親”,從考察和發(fā)展初期就把基層黨組織的“毒素”清理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引導學生中骨干黨員勇于擔當,積極承擔黨務工作。在考察待積極分子的時候,要堅持開放包容,對于有能力的有擔當的學生黨員,要積極引導他們從基層黨務工作的實踐做起,不斷積累基層黨務工作的經驗,不失適宜的讓他們做好上下級黨組織的連接工作,在有限范圍內接受有難度的黨務工作鍛煉,包容學生黨員成長中的錯誤,引導學生正確認知黨建工作的復雜性,把這樣的鍛煉發(fā)展成為長效的考察機制,提前為進入企業(yè)、構建新的黨組織生活提高基本技能。對于入黨目的和動機不存的學生,要有敢講敢說敢動真格的態(tài)度,勸導學生及時改正錯誤想法。
堅持灌輸理論,強化對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進行持久而系統(tǒng)的黨性教育和考察。對黨員素質要嚴格把關,最重要的是形成嚴格的積極有效的考察和審核制度,把在學校的基本情況和在企業(yè)的基本情況相結合聯系起來考察,引導主動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學習(用制度保證基本的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時刻反思工作、生活中的問題,加強制度的完善才能從根本上保持和激發(fā)基層黨組織的組織能力、韌性和活力。
此外,應該關注考核評價體系的建立,這是對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的種種表現進行評判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著眼于學生的實習表現以及業(yè)務水平等方面,判斷他們在這一時期的工作質量??茖W完善的評價體系能讓學生對自己有更全面的認識,也是促使高職院校黨員提升黨務工作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當前常使用的評價體系,在評價原則以及一級指標方面已經有明確規(guī)定,但是有學生頂崗實習這一現實條件影響,所以對于學生的學習表現等內容要及時調整二級評價指標。在構建評價體系時,要將指標權重以及評價主體權重計算得當,這兩項內容是否合理決定著整體評價體系的合理與否。具體來說,評價主體應該包括教師、輔導員、企業(yè)評價,還要有學生自己的評價,用層次分析法展開。還要量化考核評價指標,再對數據進行分析,最終核算處學生的分數。評價中的一級指標是應該重點考察的,有五個方面內容:①政治思想;②道德作風;③組織觀念;④先鋒作用;⑤工作能力??茖W的評價體系可以讓學生對于自己的實際情況更了解,讓管理更科學,效果更好。
五、結束語
高職院校黨組織建設和管理工作是黨的建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是當代中國社會中最具活力的成分,因此,大學生黨員黨務管理工作也是考驗黨基層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大學生黨員黨務管理工作應該與時俱進,及時抓緊時代風向標,與學生的具體實際緊密聯合在一起。只有“從學生中來”,才能更好地“到學生中去”;只有“緊緊依靠學生”才能更好地“為了學生”這是我黨在長期發(fā)展形成的思想建黨的法寶。
參考文獻
[1]朱雯.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黨建工作方法新探索[J].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好家長,2018(9):59-62.
[2]蔣篤君.創(chuàng)新大學生黨建工作路徑探析[J].河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174-177.
[3]蔣百平.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校企協同管理機制探析[J].高教論壇,2014(3):28-30.
[4]石有武. 高校頂崗實習期間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對策的研究[J].山東農業(yè)工程學院學報,2019(10):141-142.
[5]王鐘斌.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06):153-154.
[6]陳瑛,張旭錢.頂崗實習期間高職高專學生的黨建工作探討[J].現代企業(yè)教育,2013(22):85-85.
項目名稱: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黨員黨務管理體系構建探究,項目編號:CZDJ18YB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