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春
【摘 ?要】在小學語文課上,教師傳統(tǒng)使用的授課方式是,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在課上40分鐘的時間向?qū)W生灌輸很多知識,但這種方法往往效率不高,學生極易產(chǎn)生抵觸心理。而且小學生由于年齡小,注意力集中不了太久的時間,微課教學就恰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微課教學的時間在5分鐘左右,利用多媒體技術對課上的某一部分進行講解,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打破了傳統(tǒng)必須在課堂上課的限制,微課教學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效改善學生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精彩課堂;小學語文;微課;設計
一、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弊端
(一)學生不能作為真正的主體
首先是教師以應試教育為主,為了考試而學習,忽略了教學的目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學生只能掌握和考試有關的知識,只會考試,不會合理運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問題。教師應始終牢記學生才是課堂的主要部分,教師只是進行輔助教學,要教會學生自主學習,不能讓學生依賴教師,不能變成“一聽就會,一做就忘”的學生。教師對于自己多年的授課經(jīng)歷過于自信,完全按照以前的模式進行授課,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沒有自己獨立思考的機會。
(二)主題不突出
其次課堂的主題不明確,語文課不像其他的理科課程,有其固定的公式和原理,語文所涉及的范圍很廣,所學習的知識也很多。比如生字、閱讀、寫作、聽力等都需要學生學習,學生就很難完全學習透徹,可能會學了這個就忘了那個。所以,微課教學就可以發(fā)揮它的作用了。
(三)教學方法落后
最后教師可能每天都教學,沒有時間更新自己的知識,導致教學沉悶無趣,學生不喜歡課堂的氛圍,就會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降低等不良結果。教師在授課中只是機械地重復多年來教學的方法,自己本身就對教學失去了激情,那學生又何來興趣呢?所以這就體現(xiàn)了運用微課教學的必要性。
二、微課教學點的優(yōu)點
(一)時間短
每節(jié)微課的時間在5分鐘左右,主要以學生觀看視頻為主,對比教師授課時常常40分鐘都在枯燥講解來說,學生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教師在授課時會牢牢抓住這短短的5分鐘,用最直接和最合適的方式吸引學生的興趣,并達到讓學生學會這個知識點的目的。所以微課的時間就很好地解決了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這個缺點,能夠更有目的性地對某一個知識點進行講解。
(二)內(nèi)容少
教師在進行微課授課時,所需要講解的內(nèi)容少,因為只有短短的5分鐘,所以教師只會講某一個知識點,例如授課中遇到的重點、難點等,這樣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記憶更加深刻。同時,由于其內(nèi)容少,制作簡便,可以用很多方法和工具去制作,以最終讓學生真正學會這個知識點為目的。
(三)反饋及時
在傳統(tǒng)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缺乏交流,是教師一味地在向?qū)W生傳授知識,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甚至都沒有經(jīng)過大腦的思考。而教師在進行微課授課時,可以事先準備一些提問,在觀看視頻時可以暫停視頻,然后對學生進行提問,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繼續(xù)看,讓學生有思想地去看視頻。讓學生和教師多一些互動,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在哪一方面掌握不好,用什么樣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讓學生理解。比如教師在講授《爬山虎的腳》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看實物或者圖片,問學生是否有人認識這種植物,再提問有沒有人知道它的攀爬方法,在講課文時提問學生爬山虎的腳長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樣子的?然后可以安排學生畫一畫爬山虎的腳,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本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內(nèi)容。而且由于微課時間短,學生不會忘記自己在看視頻時有什么疑問,在看完視頻后也方便學生及時提出問題,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反饋的問題與學生溝通,提高教師的授課效率。
(四)自由靈活
正因為微課時間短,學生也可以在家觀看,很多電子設備都可以觀看,方便快捷。如果某一個知識點沒有看懂,可以找到其對應的微課反復觀看,還可以在觀看時暫停來思考,最終達到完全理解這個知識點的目的。例如有一篇課外內(nèi)容和需要朗讀,在上課的時候沒有那么多時間讓每位同學都朗讀一遍課文,只能讓學生在課下的時候反復訓練。但一篇文章中有很多生字和生詞還有多音字,如果學生基礎差根本不會讀怎么辦,那么就可以讓教師把自己朗讀的課文錄制下來,讓學生去聽,去反復練習,最終學會如何朗讀。微課教學達到了突破時空限制的程度,有效地解決了傳統(tǒng)教學中只能在課堂上學習的弊端。有些課程知識內(nèi)容不容易理解,學生可以在課下的時間進行反復訓練,還可以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五)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在傳統(tǒng)的授課中,教師都是填鴨式教學,學生也是為了考試而學習,失去了學習原本的意義,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為微課教學具有不限時間和地點的靈活性,所以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微課進行課前預習,了解這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并根據(jù)要求去初步學習本節(jié)課的知識,如果有什么地方弄不明白,在教師正式講課時就可以帶著問題去聽課,充分發(fā)揮了微課教學的作用,并通過課前預習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有了更好了解,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小學語文微課設計的探討
(一)合適的教學環(huán)境
微課教學是為了讓學生更快更好地學會知識點,而且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語文的方法,所以教師在進行微課教學時應該對所講知識點有一個足夠清楚的劃分,要突出所講的知識點的主題,切忌模糊不清。要從實際出發(fā)。例如《蝙蝠和雷達》一課中,教師課可以先讓學生了解蝙蝠是一種什么動物,它的生活習性是什么樣的,蝙蝠如何在夜里也能準確捕食,而且還不會遇到危險的原因,了解雷達和蝙蝠各自有什么探路原理和聯(lián)系,交流有關仿生學的資料,在課程結束之前教師還要對這堂課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總結,讓學生熱愛科學、善于研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使用微課的教學方法授課時,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是因為微課教學具有時間短,知識點少等優(yōu)點,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就能掌握其內(nèi)容,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例如在《草原》一課中,可以先找一些有關草原風光的視頻短片,給學生觀看,通過觀看視頻來吸引學生的目光,讓學生對草原產(chǎn)生好奇心理,讓學生更有興趣地去學習,從而使教學的效率得到提高。
(三)提高微課教學的質(zhì)量
首先要保證視頻中的畫面要足夠清晰,聲音要足夠響亮,能讓學生看得清。其次要保證其內(nèi)容要有針對性,只針對某一個知識點,不要多個知識點一起講,學生本來就是其中一個知識點不懂,只需要把某一個知識點講得透徹明白就好。最重要的是,其內(nèi)容要對學生有吸引力,可以從視覺和聽覺多方面刺激學生的感官,不要像傳統(tǒng)授課那樣枯燥乏味,否則微課教學就失去了它的意義。
(四)使教學形象化
教師在授課時,如果只是單調(diào)地進行板書教學,那么學生可能會理解得不透徹,這時候就需要使知識形象化、具體化,例如講到四季,在低年級學生里,可能對四季沒有準確劃分,那么我們就可以利用微課教學的方法,給學生看四季的圖片和有關四季的視頻,多感官刺激學生,吸引學生的興趣,方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四季是什么樣的概念,使知識不再那么枯燥乏味,讓教學變得豐富多彩。
四、結語
微課教學因其時間地點的靈活性,更加方便了學習,極大滿足了現(xiàn)階段學生學習的需要,而且微課教學使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活潑,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微課教學也能幫助教師更好地掌握專業(yè)知識,使教師的授課質(zhì)量得到顯著提高。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