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蘭仙
◆摘? 要:了解數學與人類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是促進學習興趣、學習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觀察、分析現實生活,解決實際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的有效手段。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更多地創(chuàng)設機會,使學生體會數學與身邊事物的聯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本文主要基于數學教學實際,探討應用意識的培養(yǎng)與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應用意識與能力;生活;實踐;實際問題
小學數學是基礎學科,是培養(yǎng)與提高人的文化素質和科學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和廣泛的應用性。從“學以致用”這個教育客觀最基本的層面上看,應用意識與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讓學生學有用的知識、體現有意義的學習。因此,小學數學教育必須重視數學應用的教學,將應用意識的培養(yǎng)和應用能力的發(fā)展放在重要的地位上,使學生具有適應生活和社會的能力,使他們能親身應用所學知識和思想方法去思考和處理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廣大教師在教學時,應著眼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踐經驗,開啟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學習的空間,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從而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yǎng)學生從周圍情境中發(fā)現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一、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yǎng)要與生活緊密聯系
在過去的教學中,我們教的是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來的定義、概念、知識。這種學習割裂了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使知識失去了其真實的生活意義,使學習成為學生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的特定行為,于人一生的持續(xù)的情感、活動是相脫節(jié)的。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的過程不是被動地吸收課本上的現成結論,而應是一個學生親自參與的豐富、生動的思維活動,是一個實踐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具體地說,學習應從“數學現實”出發(fā),在教師的幫助下,自己動手、動腦、獲得體驗,并作類比、分析、歸納,漸漸達到數學化、嚴格化和形式化。在課題研究中,我們堅持以一定的社會生活情景為背景,將知識作為工具,通過應用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比如教學“三角形的認識”一課,可以從學生生活中熟悉的紅領巾、自行車車架、電線桿架、橋架等引出三角形,再讓學生通過推拉等實踐活動認識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并運用它來解決一些實際生活問題。這樣使學生學得容易且印象深刻,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應根據教學的實際,讓學生把所學知識和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相聯系,幫助他們在形成知識、技能的同時,感受數學應用范圍的廣泛。
二、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yǎng)要注重動手實踐
數學教學,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在數學教學中越來越受到老師們的重視,織學生動手實踐操作也是教師們越來越認同的達到良好教學效果的必要手段。在教“認識圖形”一課,從學生直接可以看到的教室黑板、桌面、門、床等引出長方形,再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熟悉熟悉的事物中找出長方形,鞏固學生的認識。在教學購物時,讓學生和家長一起到超市中去買東西,搜集學習用品的價格,算一算所買東西的價格,讓學生搜集這些信息,既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圓角的概念,體會數學的價值,激發(fā)學生學好數學的勇氣與信心,更可以幫助學生領悟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
三、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yǎng)要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引出數學知識的學習,而且還要引導學生善于把課堂中書本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把所學的知識和思維方法遷移到解決實際問題中來,形成解決具體實際問題的有效策略和能力,以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那么,教師可以從哪些方面去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呢?
1.聯系生活實際解決數學問題:小學生經過課堂學習能夠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但是這些實際問題已經經過數學處理,各種條件與問題都比較明顯,然而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并非如此容易,因此要多聯系生活實際,從學生遇到的疑惑、矛盾入手,引出新知識的實際問題或情境。如在學生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與面積后,可以把學生帶到學校大操場的一塊空地上,讓學生在這塊空地上設計一個面積是30平方米的花壇,可以有多種設計方案。在這一活動中,教師把教學過程看作問題解決過程,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學生在解決這一問題時,先要對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公式這一知識重新進行組合,有一個新的認識,然后要對分割法、平移法、面積相加減等方法進行選擇,看哪些方法更適合于設計,方式得到擴展。這樣,在設計過程中,既解決了長方形面積公式的計算,又拓寬了計算簡單的組合圖形的方法,更為重要的是,在設計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獲得了一次難得的實踐鍛煉的機會,強化了學生的應用意識。
2.積極參與家庭中的數學實踐活動:數學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在學生的生活中,大部分時間是與父母一起生活的,家里面的一切建設都是離不開數學應用的。讓學生參與其中,無疑對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是大有好處的。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家庭中的實踐活動,促使學生從家庭這一特殊的情境中發(fā)現數學問題,讓學生以大眾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數學的思維方式,使學生在樸素的問題情境中,通過搜集、交流、分析、整理、運用,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培養(yǎng)和強化數學的應用意識。
總之,我們要通過各種載體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踐的積極性,提高他們利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促進學生數學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惠華.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應用意識的培養(yǎng)分析[J].考試周刊,2019,68.
[2]藍順明.重視應用意識培養(yǎng),培育小學數學素養(yǎng)[J].學周刊,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