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
摘要:跳遠運動根據運動員的動作特點可以被分成四個階段,即助跑、踩踏、騰空和落地,整個過程的時間較短,運動員需要在每個階段快速調整姿態(tài)和肢體協(xié)調性,才能保障跳遠的距離。實際上,跳遠運動所考驗的是運動員的跑動速度、身體協(xié)調能力以及腿部肌肉的爆發(fā)力,兼具上述能力的運動員便可在賽場中取得良好的成績。為此,在進行跳遠訓練時,也應將助跑動作作為重點。文中就針對助跑技術訓練中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提出相關的訓練建議,旨在進一步提升運動員的助跑技術,贏得更好的成績。
關鍵詞:跳遠運動;助跑;技術訓練
跳遠比賽中,助跑動作是必不可少的比賽動作,在立定跳遠和助跑跳遠中,跳遠的距離較為懸殊,這也可充分說明,助跑動作具有一定的提速作用,可以幫助運動員取得更好的比賽成績。在進行跳遠訓練時,除了開展跳遠預備動作和跳遠動作規(guī)范的訓練外,助跑動作也是跳遠訓練中的重要內容。在實際比賽中可以發(fā)現(xiàn),助跑速度以及在跳動過程中,運動員的肢體控制能力均會對跳遠距離產生一定影響。此外,要求助跑的過程中具備一定的判斷能力和肢體控制能力,在跑動至跳板時,應快速做出跳動的動作,以免影響助跑作用的有效發(fā)揮。
一、助跑技術訓練中的常見問題和改進方法
(一)步伐控制能力差的表現(xiàn)和改進方法
助跑過程中,一味的提速無法保障助跑作用的有效發(fā)揮,在訓練過程中的常見現(xiàn)象為,運動員在跑動的過程中,很難控制自身的步伐,致使在接近踏板時,需要減速調整步伐,確保準確踏上踏板,進入起跳動作,在接近跳板的過程中,運動員心理已經產生猶豫,致使步伐雜亂,很難發(fā)揮助跑動作的提速作用。產生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為助跑訓練的技術水平不足,不能正確引導運動員控制自身的步伐,使其在助跑的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與踏板的距離,臨時做出步伐調整動作,這極有可能打亂助跑的提速性能。針對此類問題,要求在進行助跑訓練時,根據運動員的體能和步調,幫助其確定距離相等的步伐,并且引導其確定跑動的速度。這一訓練目標可以通過往返短跑訓練來實現(xiàn),使運動員形成勻速加速的習慣,確保在到達踏板時處于助跑的最佳速度,且能夠準確踏上踏板做出起跳動作,這一技巧需要經過長期堅持訓練實踐才能實現(xiàn),需要根據運動員的個性差異,為其制定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
(二)助跑步點不正確、節(jié)奏不規(guī)范的改進方法
在跳遠運動中,由于助跑啟動形式和跑動技巧不夠規(guī)范,致使跑動的節(jié)奏無法掌握,所引發(fā)的比賽失禮問題較為常見。上述問題的產生與地面質量、氣候因素和心理因素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為了降低此類因素對運動員助跑動作的影響,要求加強日常的助跑動作訓練,并且對運動員的啟動方式進行明確規(guī)范,要求其在訓練的過程中,每次啟動均需要固定首次邁出的一條腿,之后逐步完成對步點的有效控制。步點確定方式為首先認清自身的跑動習慣,即每次習慣邁出哪側的腿,每步的步伐大小,綜合得出最適宜自身的步點,并且將其標記到常規(guī)訓練的跑道上,通過反復訓練實現(xiàn)步點控制,同時掌握相關的跑動節(jié)奏,這可有效幫助激發(fā)運動員的助跑能力。
二、助跑技術的主要訓練方法
(一)注重助跑速度的訓練
助跑速度關系到跳遠運動的最大距離,與比賽成績密切相關。為此,在進行助跑技術訓練時,首要任務就是幫助運動員提升助跑的速度,在保障助跑步調不被打亂的基礎上,進行提速訓練,是取得良好比賽成績的重要手段。具體訓練中,可以采取短跑訓練的方式,努力提升運動員的腿部肌肉運動能力,同時這也有助于增強運動員的肌肉爆發(fā)力,使其在跳遠動作中爆發(fā)出更大的力度,從而增大跳遠的距離。
(二)規(guī)范運動員的助跑動作
助跑技術雖然與短跑運動的動作特點相同,但二者存在本質上的差異,助跑技術要求運動員的步調一致,即步長相等,是勻速提升跑動速度的過程,而短跑運動則要求運動員持續(xù)發(fā)力,將提升跑動速度作為主要運動目標。在進行助跑訓練時,很容易進入速度訓練的誤區(qū),致使運動員的跑動節(jié)奏被打亂,最終影響踏板動作的規(guī)范性。為了改善上述問題,應在日常訓練中,對跳遠運動進行模擬,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還原跳遠運動的賽場,通過反復練習,幫助運動員加深記憶,規(guī)范其助跑動作。
(三)增強運動員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
環(huán)境原因對跳遠助跑的影響不可忽視。天氣條件(雨、霧)、風向、風速和跑道條件會導致助跑、速度、移動和速度等的變化。所以,應該在不同的環(huán)境因素下做更多的培訓,在各種的考驗和競爭的復雜環(huán)境條件適應各種挑戰(zhàn)和競爭,逐步提高運動員的經驗和自我調節(jié)的能力,讓他們調整距離和節(jié)奏,除了環(huán)境的變化外,在比賽之前要熟悉和適應場地,也是保證精度的一種很好的賽前方法。
三、助跑節(jié)奏和助跑速度的控制方法
(一)培養(yǎng)運動員的節(jié)奏感
要提高運動員的節(jié)奏,必須在同一地點以同樣的速度開始,任何情況下都不要輕易改變之前的節(jié)奏。運用其他訓練方法,如跨欄練習,可以提高運動員的節(jié)奏感和節(jié)拍感。加速跑、跑和放松慣性跑訓練,讓運動員體驗節(jié)奏和放松情境,保持步幅和步頻的內在感。
(二)嚴格控制助跑最后6步的速度
在助跑的整個過程中,最后6步的速度控制是關系踏板準確性的關鍵,要求在實際開展助跑技術訓練時,需要有針對性的強化最后6步的訓練強度。訓練過程中,應正確指導運動員控制最后6步的速度關系,首先應該明確的是,最后一步的速度應始終小于最后第二步的速度,確保為運動員留出響應的時間,準確踏上踏板。最后第二步的動作要求運動員的身體應垂直于地面,調整跑動姿勢。在第三步時,已經接近跳板,此時運動員的大腦皮層將產生刺激反應,是加強跑動強度的重要階段,對于最后幾步助跑動作和速度的有效控制,可幫助運動員正確確定踏板位置,保障跳遠起步動作的規(guī)范性。
參考文獻:
[1]謝應儉.中學生跳遠助跑技術分析與訓練方法的研究[J].消費電子,2014(20):286.
[2]張嘉羨.影響跳遠助跑起跳準確性的相關因素[J].廣東職業(yè)技術教育與研究,2016(5):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