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妹
【摘要】優(yōu)秀的繪本集語言、審美、視覺于一體,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征,所以利用繪本進行小學低年級寫話訓練教學,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圖畫觀察能力、理解能力,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訓練學生的語言組織和運用能力。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低年級寫話教學中,應該充分借助繪本這一形式,不斷提升低年級寫話教學的有效性。本文立足于小學語文低年級寫話教學,對繪本指導下的具體寫話教學策略進行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繪本;小學語文;低年級;寫話教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指出,在小學語文低年級的課堂教學中,必須要全面加強和重視寫話教學,進而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寫作能力等。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寫話教學忽視了對學生寫話的興趣激發(fā)、有效指導和必要訓練,常常采用口頭講述或不指導學生自己寫,而是寫完再點評的教學模式,以至于學生對寫話毫無興趣,進而產生畏難甚至厭惡的情緒。同時,由于小學生的思維有限、體驗有限,想象多數(shù)停留表面,以至于在完成看圖寫話時,常常缺乏深入的思考,寫出的句子常常出現(xiàn)過于直白、缺少必要的修飾、構思死板老套的現(xiàn)象。
一、繪本在低年級寫話教學中的作用
繪本起源于西方,英文名字為picture book,主要是指“畫出來的書”。顧名思義,這一類圖書以繪畫為主,附有少量的文字,但正因為文字非常少,對作者的文字要求更高。它要求所附文字必須精練,用簡短的文字構筑出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它還要求文字風趣活潑,符合孩子們的語言習慣,因此繪本的作者往往要對書中的文字仔細推敲、再三錘煉??梢?,繪本閱讀對于兒童的語言發(fā)展具有很大的意義,在小學低年級語文的寫話教學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繪本為低年級學生提供寫話的素材
要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寫話學習中,教師首先就要提供好的寫話素材,讓學生有寫的興趣,且有話可寫,所以教師充分借助繪本這一途徑,引導學生在生動有趣的繪本閱讀和交流過程中,很快找到寫話的話題,豐富寫話教學的素材,進而擺脫沒有好的寫話素材、寫話死板老套的現(xiàn)狀。
(二)繪本有助于激發(fā)低年級學生寫話的興趣
繪本圖畫中的人物性格鮮明,畫面精致簡潔、色彩豐富,且故事直觀形象,多數(shù)與生活相關,所以很容易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瞬間抓住學生的心。而此時教師只要根據(jù)繪本情節(jié)巧妙設問,適時地引出話題,就能瞬間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
(三)繪本有助于充分發(fā)揮低年級學生的想象力
小學生的想象力豐富,但是在傳統(tǒng)小學低年級語文寫話教學中,受到傳統(tǒng)寫作教學模式、學生思維特點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在看圖寫話訓練中,缺乏一定的想象力,嚴重制約了寫話訓練的效果。據(jù)此,將繪本應用到小學低年級語文的寫話訓練中,可充分借助繪本中的圖畫形式,降低學生寫話的難度,并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借助有效的文字,對畫面進行描述、表達圖畫中的情感等。
二、利用繪本指導小學語文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一)創(chuàng)設繪本情境,激發(fā)學生寫話興趣
在當前小學語文低年級的寫話教學中,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的限制,以及小學生知識面比較狹窄、生活閱歷不足的現(xiàn)狀影響,學生在寫話訓練時,常常存在較大的難度,導致學生對于寫話訓練的興趣低下。據(jù)此,教師在加強小學語文低年級寫話教學中,可以充分借助繪本這一形式,創(chuàng)設豐富的情境,不斷激發(fā)小學生語文寫話訓練的興趣。
(二)進行繪本閱讀,模仿繪本語言表達
在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進行寫話訓練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尤為重要,直接決定了寫話訓練的效果,對好的繪本語言進行模仿就是非常好的語言能力訓練途徑。著名的心理學家克里斯托佛·伍爾夫的研究表明,兒童具有十分明顯的模仿行為,可促使小學生在繪本模仿的過程中,熟悉周圍的環(huán)境,并加強兒童自身主體性的拓展。因此,在提升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過程中,應充分結合兒童的模仿行為,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繪本中的語言進行模仿,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比如,在閱讀了《我家是動物園》這一繪本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繪本中對家庭成員特征的描述進行仿寫。有的學生這樣仿寫自己的父親:“我爸爸,王先生,胖胖的,非常像足球。他非常癡迷足球,平時總是跟我們談論足球,有時候還扮成球迷的樣子,和我們游戲,所以我常常叫他足球先生?!?/p>
(三)參與繪本表演,提高看圖寫話能力
小學語文低年級的寫話教學,很多是看圖寫話,所以學生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尤為重要。所以,教師應該科學、合理地選擇和利用手中的優(yōu)秀繪本,以引導學生對繪本內容進行仔細閱讀。對于那些極具表演性的繪本,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親白來演一演,而表演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毫無壓力。
比如,在閱讀了《好餓的毛毛蟲》繪本以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戴上相應的頭飾進行角色扮演。扮演毛毛蟲的學生出場了,他先是將身體扭一扭,然后再張大嘴巴說:“好餓?。 边@時,毛毛蟲發(fā)現(xiàn)了旁邊扮演蘋果的學生,然后扭動過去,吭哧吭哧地將“大蘋果”咬出一個洞,然后從洞中穿了過去。很快,他又餓了,它看到旁邊扮演草莓的學生,趕緊扭動過去,一口一個草莓,連續(xù)吃了好幾個。毛毛蟲還是好餓啊,于是,他開始繼續(xù)行走,看到什么吃什么……通過學生的共同表演,他們認識了水果、星期、點數(shù)、數(shù)量詞,以及了解了毛毛蟲的生長、破繭而出的過程,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了繪本圖畫的真正含義,一個人要成長,要破繭成蝶,需要吸收許多豐富的營養(yǎng),需要自己不斷的努力。這時教師相機讓學生用“如果我是毛毛蟲,我喜歡吃……”和“如果我是毛毛蟲,我會……(怎么做)”的句式練習寫話,學生白然有話可寫。這種參與繪本表演的方式,一方面訓練了學生對畫面“人物”進行細致觀察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強了學生依托畫面進行合理想象和補白的能力。結合繪本中精練的文字表達更能很好地提升學生對繪本主題的理解與感悟,對于提高學生平時的看圖寫話能力也非常重要。
(四)感悟繪本思想,促進學生情感融入
在小學語文低年級寫話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心理、生理發(fā)育均不成熟,對外界的感悟能力比較弱,以至于在寫話中無法很好地抒發(fā)和表達自己的情感。因此,在寫話訓練中,教師就可以利用繪本引導學生緊緊圍繞繪本內容,進行深入閱讀,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感悟,并獲得深刻的道理。
繪本《彩虹色的花》就是一個極具內涵的作品。它主要是講一朵在早春綻放的彩虹色的花慷慨無私,與其他小動物一起分享自己的花瓣,幫助其他小動物的故事。每一次小動物遇到困難的時候,彩虹色的花總是能夠及時地伸出援手,將自己的一片花瓣分享給需要幫助的人。接受彩虹色花幫助的小動物都如愿以償,彩虹色的花也快樂地分享著它們的樂趣。然而,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彩虹色的花開始枯萎,最終被大雪掩埋。但是彩虹色的花的精神還在,當春風再次吹綠大地的時候,它會更加美麗地綻放在陽光下……閱讀這個繪本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繪本內容進行深入閱讀,結合繪本中的插畫,讓學生思考“為什么繪本題目叫‘彩虹色的花’?”“在繪本中,彩虹色的花幫助了哪些動物?”“大家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fā)?”學生紛紛說出彩虹色的花所代表的優(yōu)秀品質,花就像人一樣,給他人幫助,自己也能夠得到快樂。
通過對這些優(yōu)秀繪本思想的感悟,訓練學生對文字的感受能力,使之不再停留于表面,而是習慣性地透過文字或圖片去發(fā)現(xiàn)背后的秘密,讓他們的眼睛學會發(fā)現(xiàn)美,讓他們的內心懂得感受細膩,讓他們的筆端飽含真實情感。
三、結語
綜上所述,繪本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寫話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學生提供素材,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小學語文教師要結合繪畫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模仿繪本語言,表演繪本內容,體會繪本內涵,感悟繪本思想,進而全面提升小學生的寫話訓練效果。
參考文獻:
[1]艾旭.繪本——低年級學生寫話的有效載體[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1).
(責任編輯 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