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少娟
摘要: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由于小學生在寫作時,讀書少,寫作經(jīng)驗不足,所以寫起作文來,一般都會遇到種種困難。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曾經(jīng)說過——“寫作而不加以修改,這種想法應該永遠拋棄。三遍、四遍, 那還是不夠的。重要的是:不要急于寫作,不要討厭修改,而是把同一篇東西改寫十遍、十一遍?!笨梢姡薷膶τ谧魑膶懽饕彩侵陵P重要的。本文旨在探究如何引導小學生修改作文。
關鍵詞:作文教學;小學生;修改作文能力;方法指導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三四年級的學生,要“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五六年級的學生,要“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整潔”?!稑藴省?還說:“ 不僅要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內(nèi)容的情況,而且要關注學生修改作文的態(tài)度、過程、內(nèi)容和方法。要引導通過學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毙薷淖魑模粌H是老師的事,更是學生自己的事。作文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而作文修改是提高孩子作文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小學語文教師要在實踐的基礎上大力加強作文修改教學,努力提高孩子的作文修改水平和寫作水平。
培養(yǎng)興趣,增強修改作文的自信心
運用鼓勵機制,激發(fā)其興趣
激發(fā)寫作興趣是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前提。愛因斯坦說過:“ 興趣和愛好是最大的動力?!币话愕男薷牧曌?,即是找出不足之處,加以改寫。小學生初學寫作,難免有這樣那樣的不足。因而修改時,我們很容易就盯上這樣那樣的不足,而忽視文章的可取之處。如果,我們在修改習作時,到處都是“數(shù)落”聲, 試問:作為“定力”不強的小學生,哪還有心情平心靜氣的修改自己作品呢?因此,在引導學生修改時,應運用鼓勵機制,呵護學生的自尊心,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例如,在以題目為《我喜愛的小動物》作文進行修改時,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動畫、圖像、解說、文字、音樂等多種手段,使學生通過觀其境、聞其聲,觸景生情,充分調(diào)動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課堂上,教師首先播放了幾個關于小動物的短視頻,將播放結(jié)束后畫面分別定格在這些小動物身上,并放大展示,然后以“同學們筆下的小動物有沒有這樣活潑可愛呢?”來進行作文修改。
采用小組合作,活躍氣氛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其要求2到7個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小組成員一起學習,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小組之間,成員們通過相互的幫助,使得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小組合作學習還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鼓勵學生積極修改作文,使每個學生的寫作素質(zhì)都得到很好的提高。例如,在進行作文《我的同桌》修改時,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修改方式。寫作基礎較好的學生便可以對作文只會修改錯別字的學生在外貌描寫、抓住人物特點、事例描寫具體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指導性意見,一人提一點看法,積少成多,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共同進行作文修改,合作修改后的文章肯定進步較大。
從基本的字詞、修改符號逐步培養(yǎng)
文章是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的。寫文章時,小學生的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在思考內(nèi)容上,因此,對文字、語句、標點和格式難免有疏忽,留下或大或小的錯誤,特別是小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還不強,這些方面出現(xiàn)毛病的可能性就更大。例如,有位學生在《我的妹妹》一文中有這樣一段外貌描寫“妹妹還不到1歲,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這里的外貌描寫的句子看起來很通暢,但用詞卻比較生硬,老師要求全班學生集體修改,改后的描寫為“妹妹還不到1歲,大大的眼睛,長長的睫毛亮亮的鼻頭,櫻桃般的小嘴,又圓又粉嫩的臉蛋水靈靈的,真想上去咬她一口.....這樣一改,妹妹的外貌特點既生動活潑,又真實具體。因此對用詞的修改要當作重要內(nèi)容來抓。所以,小學生作文的自我修改,就更應重視這方面的問題。要從基本的字詞、修改符號逐步培養(yǎng),堅持循序漸進原則。
將修改的作文與日常課堂教學有機融合
引導小學生修改作文,將修改的作文與日常課堂教學有機融合。例如,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選擇一篇題目為《我最敬愛的人》的優(yōu)秀作文,將作文精彩的部分指出來,并且同時要指出作文的缺點,形成鮮明的對比,引導學生參與到這一場作文修改活動中來。教師要鼓勵學生就某一篇作文發(fā)表意見,讓學生與自己一起評議作文。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病句修改教學任務完成后,學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之后能夠利用標準的修改符號和方式修改作文,教師主要是糾正其中存在的客觀性問題,在作文修改課堂上主要是起到一種間接引導的作用。最后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形成一套科學的作文修改方案由此,要將修改作文與日常課堂教學有機融合,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注重課堂閱讀素材的積累。
根據(jù)內(nèi)容的要求來區(qū)分類型,制定修改要求
進行小學作文修改,要根據(jù)內(nèi)容的要求來區(qū)分類型,制定修改要求。例如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習作:“寫觀察日記”。孩子在進行作文修改時,要特別關注到日記的格式是否正確。在進行簡單的評價時,就要關注這篇日記是否根據(jù)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寫作等等。記事的作文,應交代清楚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著重描述事情的具體過程,注意事情發(fā)展中人物的外表和心理描寫,從中揭示事情的教育意義。在進行看圖作文寫作時,需要學生看清圖畫的具體內(nèi)容,圍繞著圖的中心,準確而有層次地寫清楚圖的內(nèi)容并且能揭示圖的思想意義。因此,不同類型的作文,決定了作文修改的方向。不根據(jù)實際情況盲目修改,會導致文章中心不明,甚至出現(xiàn)越修改越離譜的情況。因此,修改作文切勿一概而論,需要根據(jù)內(nèi)容的要求來區(qū)分類型,制定修改要求。
教學實踐證明:作文不僅僅是讓學生“寫”完就了事,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改”。學生自主修改作文,既能減輕老師負擔,又能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自主修改的能力,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引導小學生修改作文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作文修改興趣,增強修改作文的自信心;要運用鼓勵機制,激發(fā)其興趣;要從基本的字詞、修改符號逐步培養(yǎng),堅持循序漸進原則;要將修改的作文與日常課堂教學有機融合;要根據(jù)內(nèi)容的要求來區(qū)分類型,制定修改要求,從而做到逐步完善自己的文章。
參考文獻:
[1]劉興立.個性化角度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探究[J].學周刊, 2017 (30) :146-147.
[2]路彩芹.新課改形勢下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 2014 (04) :84.
[3]李亭艷.淺談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神州, 2012, (26) :142.
[4]鐘卿.改進語文教學方法的幾點思考[J].語文學刊, 2013, (08)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