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好的想法,需要用具體的行動去實現。英語作業(yè)如此重要,值得一線的老師們去深入探索和研究。我認為小學英語有效作業(yè)應該從教師用心的設計開始,充分發(fā)揮作業(yè)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發(fā)展的功能,精心設計具有較高訓練價值的課外作業(yè),提高作業(yè)的有效性。下面是本人平時在教學中關于小學英語有效作業(yè)設計形式的一些教學嘗試。
【關鍵詞】小學英語;作業(yè);創(chuàng)編;實踐
【作者簡介】劉秀花,陽山縣杜步中心小學。
小學英語課堂是英語教學的主陣地,學生在課堂上的興趣越濃,參與的積極性就越高。然而一走出課堂,單一、機械、乏味的作業(yè)卻讓學生對作業(yè)提不起興趣,甚至是望而生畏。所以,我們需要設計一些更有效的英語作業(yè)形式,開發(fā)利用有效的時間與空間,探究不同的作業(yè)形式,使小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語言實踐機會,從而提高語言實踐能力。
一、生活化作業(yè)
依據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論,我在英語教學中更關注英語學科學習的生活價值,啟發(fā)學生去思考所學知識和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這種形式的學習作業(yè),在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認識生活、社會,學會善于思考的良好習慣,讓學生懂得了學習是為了更好的認識生活、理解生活,從而在將來更好地去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生活。把作業(yè)生活化,讓學生感受知識源于生活,就不會覺得學習枯燥了。例如:人教版PEP六年級英語下冊的第一單元學習的主題是比較人的身高和體重。重點句型是How tall are you?和 How heavy are you?如果總是單純和學生講一些理論知識,或者機械地要求學生根據圖片完成對話,很快學生就會覺得枯燥無味,而且也不利于掌握知識點。為此,我給學生布置了這樣的作業(yè):用本課所學的知識完成小短文并配上一張全家福:
This is my family. My father is a____________. He is____________metres. He is____________kilograms. He wears size____________shoes. My mother works in a____________. She is____________metres. She is____________kilograms. She wears size? ? ? ? ? ? ? ?shoes. I love my family.
另外,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還經常布置百寶箱作業(yè),讓學生收集生活中的英語,并把它們摘抄下來。鼓勵學生主動通過網絡、書籍、報紙、雜志等方式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積極地和老師、同學們分享。在寒假前,我還要求學生收集盡量多的英文拜年用語,并制作新年賀卡,要求他們用盡量多的英語卡片裝扮年貨,并把它們拍攝下來發(fā)到班級微信群和同學們分享。由于這些作業(yè)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還原了學生的生活現狀,同時又潛移默化地訓練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作業(yè)的被動性被好奇心與求知欲所取代,學習也就自然事半功倍了。
二、創(chuàng)編型作業(yè)
喜歡“創(chuàng)作”,是小學生的天性,只要我們對他們的“作品”給予充分的肯定,就能增加他們學習的自信心。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特點,結合課堂內容,設計許多的創(chuàng)編型作業(yè)。孩子在作業(yè)上畫個小插圖,貼個笑臉,描條波浪線,或是別上一朵紅花,都可以使作業(yè)從單一的文字形式變?yōu)閳D文并茂的活潑布局。因為學生需要用活潑的形式呈現思維,也需要在活潑的練習中獲得愉悅的體驗。人教版PEP六年級英語下冊第二單元的重點是要求學生掌握動詞的一般過去時形式,在總結歸納階段如果只是讓學生機械性地把動詞的過去式重復的抄寫,這樣的作業(yè)會讓學生因為枯燥而產生厭煩、抵制甚至對立的情緒。所以,我設計了如下的作業(yè):請同學們把Unit 2 學過的動詞的過去式形式整理出來寫在思維導圖中,并設計你的個性專屬思維導圖。這作業(yè)一布置,學生們饒有興致,在紙上描描畫畫,翻閱書籍,請教同學,忙得不亦樂乎。出乎我意料的是,就連平時調皮搗蛋,經常缺交作業(yè)的“頭痛生”也做得津津有味。
在學生的筆下,一幅幅作品變得生動有趣、活靈活現。這樣不僅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且很好地開發(fā)了他們創(chuàng)作潛能,同時更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三、合作型作業(yè)
新課標要求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結合起來,創(chuàng)設各種合作學習活動,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提高合作能力。因此布置練習時,我們要充分發(fā)揮集體的作用,設計形式多樣的合作型作業(yè):可以是小組合作完成,也可以是師生合作完成或者是家長與學生合作完成?;谛W生的認知和理解水平,我一般將這類型作業(yè)按四個步驟進行:思考-交流-制作-展示。人教版PEP五年級英語下冊的第二單元是四季單詞的學習,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四人為一小組,組員通過句型: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獲取信息,選出自己小組最喜歡的一個季節(jié),并對其進行簡單的相應描述,最后共同完成季節(jié)設計圖。在整個活動中,學生各盡所能,共同合作,完成了季節(jié)設計圖。完成后,各小組都急切地展示和分享各自的學習成果,在各學習小組中又掀起了一波“互學互比”的小高潮。又如合編英語手抄報,Big Book,制作三八婦女節(jié)、圣誕節(jié)、教師節(jié)、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賀卡,孩子們在活動中各司其職,各展所長,選材、編輯、美工、抄寫、量裁錄用,相互合作。這樣一來,學生的個性有了一定的發(fā)展,同學之間友誼加深了,合作精神發(fā)揮了,有利于班級凝聚力的加強。
四、實踐型作業(yè)
小學生所學的英語大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如學習用品、交通工具、生活用品、水果、動物名稱等等。學了這類單詞后,我布置了這樣的一個任務:為這些物品貼上英語標簽,如學習了“clothes, hat,pants,dress,skirt”這些單詞后,要求學生回家為衣物貼上標簽,并教會父母如何讀這些單詞的作業(yè),學生急于向父母表現,積極性很高。有時我也讓學生先畫出這一物品,然后再在畫紙上寫下這一英語單詞,如:salad,sandwich,ice cream,hamburger,tea等,這類作業(yè)具有較大的趣味性,并且這些圖畫學生交上來以后還可以作為課堂學習、展示的素材,給了他們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能夠使他們在完成作業(yè)時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助于幫助他們牢記單詞,同時也能提高他們的英語運用能力。下面是我學生的一些作品:
五、結語
時代在飛速發(fā)展,教育教學領域也在發(fā)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新理念、新思路、新模式等都以浪潮般的態(tài)勢,催促著廣大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研究,不斷創(chuàng)新。如何讓學生從不喜歡做作業(yè)到讓學生愛上做作業(yè)并高質量地完成作業(yè)將變得更加迫切。教師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以及對學生最真切的理解,才能設計出適合學生、利于學生發(fā)展的多元化作業(yè)來,充分發(fā)揮作業(yè)促進學生學習力發(fā)展的功能,使學生真正從中獲得能力的提升、個性的彰顯和滿足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