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文川
【摘要】體育是一項以戶外活動為基礎、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身體素質為目標的課程,是學校培養(yǎng)真正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學生的重要一步。小學低年級的體育教學從來不是單純地為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更重要的是為了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實現體育教學與德育管理的融合。本文從筆者的教學經驗出發(fā),分析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與德育管理的融合策略,以為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體育教學;德育管理;小學低年級
在知識經濟的時代背景下,社會對人才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更加關注個體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是未來社會的接班人,但單純擁有超群的智力素質和身體素質并不能被稱接班人,還應有較強的道德素質。因此,全面落實和發(fā)展素質教育就需要實現德育和體育教學的融合,在寓德于體中全面提升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道德水平和身體素質。
一、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與德育管理融合的意義
較之語文、數學、英語等文化課,體育課程有極強的互動性特征,在體育課上,學生的活動范圍也不再以教室為主。實現體育教學和德育管理的融合,能夠降低原本運動教學或德育教學的難度。學生要在體育運動中樹立一種公平競爭的意識,但又要明白競爭不僅僅是為一次單純的勝利,更重要的是在體育運動中學會堅持、拼搏、團結的精神。體育教學和德育管理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低年級小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對于體育教學和德育教學都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縱然現階段各個學科的教學都強調與德育的融合,但體育這門課程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低年級的小學生沒有充分的社交經驗,在幼兒園階段培養(yǎng)的意識和精神并不能滿足其成長的需要,缺乏足夠的集體意識和互助意識。誠然,單純的文字講解和知識灌輸并不能讓小學生產生根深蒂固的認知,但體育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踐行德育的良好氛圍和環(huán)境,讓他們于人生的關鍵階段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在體育運動中,學生可以在實踐中領略和感受集體主義精神,推動他們德、體雙方面的成長。
二、現階段小學體育與德育教學結合存在的問題
小學體育教學和德育教學的結合是基礎階段教育的趨勢,也是培養(yǎng)高素質學生的必然,但依然有很多老師對此缺乏深層次的認同與理解,體育課程的內容也只是機械化地參照《體育與健康》教材,整體的結合效果并不理想。
第一,缺乏清晰的認知。在現階段的教育體系中,體育老師往往認為單純地提升學生的身體素養(yǎng)是教學的目標,體育領域中的理論知識訓練和體能訓練是學生學習的目標,這種局限化的認知導致教學實踐的單一性,沒有真正實現體育教學和德育教學的融合,僅僅是為完成單一化的教學目標而存在。
第二,體育課程內容不夠豐富。正所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相對于過去,現階段的學校對體育課程的重視力度大大增強。在小學一、二年級的體育課程中,以基本的走、跑、跳躍、投擲等為基礎的體育鍛煉形式,小學生們早已熟悉不過。這樣的課程內容豐富度不夠,低年級小學生對其的新鮮感不夠,這樣很容易讓學生對體育課堂缺失興趣,更不用說體育教學和德育管理的融合了。
三、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與德育教學結合的策略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在教學之前制定教學方案,同時需要對德育進行透徹深入的研究,再根據教材需求與教學設計將德育知識融入到體育教學過程中。
第一,重視思想品德教育。體育老師作為整個課堂的組織者和知識技能的傳遞者,自身要具備正確的教學思想和意識。低年級的小學生約束能力差,缺乏集體和團隊精神,體育老師要有針對性地制定適合低年級小學生成長的教學方案,在教學中能夠找到與德育教育相契合的“點”。例如,在學習第五章第四節(jié)的“跳繩”相關知識時,體育老師可以設置一分鐘跳繩的比賽,在示范基礎動作和強調注意事項后,將全班學生分成兩組展開跳繩比賽。在比賽中,學生學會了堅持、拼搏和團結。這樣簡單的小活動,既培養(yǎng)了低年級小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又加強了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第二,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體育活動在某些時刻是屬于個人的活動,但單純依靠一個人的力量是難以真正取得勝利的。體育老師要多設置集體參與的活動,培養(yǎng)小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意識,這對小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fā)展有根深蒂固的影響。體育老師可以以自己對學生的了解,將學生分成兩個及以上的小組,旨在體育活動中發(fā)揮學生的運動優(yōu)勢。例如,在學習低年級的“跑與游戲”的內容時,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100米接力跑步比賽,讓學生在小組內團結起來,合理布置接力比賽的出場順序,這樣學生內心就會油然而生一種團隊奉獻意識。在這樣簡單的體育活動中,小學生能夠強身健體,在認真對待每一件事物的同時產生團隊認同感。這是德育和體育融合的重要形式。
第三,樹立先進的教學觀念。學校作為學生成長的重要基地,可以以體育教學為核心組織開展公開課,展開對體育老師的德育教學培訓,及時更新體育教學理念。做到德育教學和體育教學的融合并非所有老師都能游刃有余的,需要體育老師對體育和德育都有充分的把握。低年級的小學生對萬事萬物都持有興趣和好奇心,體育老師需要把握小學生的實際狀況,及時開展體育理論教學。例如,一些低年級的小學生認為體育課堂是乏味的,體育老師就可以迎合這部分學生的興趣開展教學,以游戲的方式激發(fā)他們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如學生在喜聞樂見的“老鷹捉小雞”的游戲中,體育老師可以先向學生講明游戲規(guī)則和成功的“奧秘”,讓一名學生扮演老鷹的角色,一名學生扮演母雞的角色來保護其它的小雞,母雞和小雞需要團結一致共同抗敵。在歡聲笑語的游戲當中,學生也學會了互相保護和互相關注。游戲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說說對這一游戲及游戲中的不同角色的看法,間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反應能力。由此看出,先進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使老師更容易和學生打成一片,有利于體育教學和德育管理的完美融合。
總之,伴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基礎教育越來越成為家長們重視的環(huán)節(jié)。這一階段的體育教學,除了要鍛煉小學生的體育能力,更要注重學生的道德水平的提升?;诖?,體育教師需要將德育與體育結合起來,在體育教學過程當中滲透德育,不斷更新和調整體育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游洪波.小學體育與德育教學結合問題思考[J].運動,2016(08):112-113.
[2]曾碩斐.小學體育教學滲透德育的現狀與對策[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02):126+114.
[3]張澤松.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德育工作的思考[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2(02):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