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梅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給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道路。與傳統(tǒng)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相比,微課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全面提升了生物課堂教學質量。本文以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為研究切入點,對微課設計和教學反思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初中生物;微課;設計;反思
一、初中生物微課設計思路
1.準備階段。在進行微課設計之前,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對教學內容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切實結合教學的難點、重點,合理選擇微課設計內容,確保所選擇的微課教學內容具有極強的探究性,以更好地開展生物教學。例如,在“植株的生長”微課設計中,鑒于本節(jié)內容具有極強的探究性,且學生的生物基礎知識薄弱,教師將植物生長的過程作為微課的設計切入點,將這一過程充分展示在學生的面前,進而借助學生的好奇心,積極參與到微課的學習中。
2.設計階段。教師在進行生物微課設計的時候,必須對課堂上可能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情景進行充分考慮,并明確自己在微課教學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以及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疑問、可能做什么進行明確,并在此基礎上,針對性地進行微課設計。例如,在“植株的生長”微課設計階段中,鑒于學生對植物生長中各個部分的名稱、功能進行詳細的認識,進而借助微課這一形式,指導學生對植物生長中頂芽與側芽、植物生長與無機鹽之間的關系進行明確。
3.微課制作。設計好微課之后,就進入到微課的制作階段中。在這一階段中,教師必須充分結合微課內容,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并進行微課的錄制。在具體進行錄制的過程中,一方面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保證教學視頻的長度為5~10分鐘。
4.應用階段。在具體的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充分結合教學的需求,實施微課教學。在具體應用的時候,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在課堂上進行微課播放,并指導學生認真觀看。在過程中,學生會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初步的掌握和了解,教師指導學生結合微課學習,將自己遇到的問題進行記錄。接著,教師結合學生在微課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對其展開討論,并進行有效解決。
二、初中生物微課教學反思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在對其進行設計和應用的過程中,為了不斷提升微課的制作質量和應用效果,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微課這一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設計出高質量的微課,教師必須不斷學習計算機知識,并靈活掌握相關的視頻制作軟件。同時,面對多種教學資源,不僅要對其進行科學篩選,還要對其進行科學整合,進而不斷提升初中生物微課設計質量。其次,在微課設計和應用的過程中,為了保障其應用效果,必須對微課和學生的引導進行有效整合。同時,在應用微課的時候,還要充分發(fā)揮微課的可重復性,引導學生在課后合理利用微課形式進行反復觀看自主學習。最后,在微課學習中,學生必須積極配合,并主動參與到課堂討論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力求在微課學習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探究能力,進而實現真正進步。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將微課這一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到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全面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據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遵循微課的特點,科學、合理設計和應用微課,不斷提升微課應用的有效性。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一般自籌課題“微課生物教學設計的效果研究”(立項號:GS[2018]GHB2164)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邵名果.例析微課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基礎教育論壇,2019(25).
(責任編輯 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