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東
摘要:本論首先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含義作了探討。對在初中化學課堂理論與實驗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作出了分析與論證,并以此為基礎(chǔ)提出了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興趣導向策略、教學組織策略、探究教學策略以及教學反思策略等。
關(guān)鍵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時代的進步,人們對于教學質(zhì)量的關(guān)注度越來越強烈。而化學是初中基本的課程之一?;瘜W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因此備受到學生和家長的關(guān)注?;瘜W學科由于其本身學科特征與其他科目存在的不同點,而且其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許多影響有效教學的缺陷和難題。為了提高初中生的化學知識學習效果,有必要研究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分析
(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有效性主要是指實驗前期的預測與實驗后期的結(jié)論是否相似,相似程度又是多少?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主要是指敘述在教師教授指導進行對自我學習的判斷與識別。換句話說,有效的課堂教學不單單可以幫助學習取得巨大的學習效果,也能夠幫助學生權(quán)衡課堂內(nèi)外的學習效果。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標準。
一般而言,我們把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認為是衡量學生的一種標準,與教師教授的情況之間進行一番有效的對比。然而課堂的整體教學評價也主要是根據(jù)課堂教師的教學水平與學生學習能力進行評估的,對于能否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這也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評價之一。如果學生不努力學習初中化學知識的話,那么及時是教學使勁全力進行教學的話,也是行之無效的。
二、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初中化學課堂理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每個初中生的知識結(jié)構(gòu)和接受能力都存在差異和個性,每個人的知識結(jié)構(gòu)不同和學習能力不同,會導致化學教師看不到學生的優(yōu)點和差異性特征,并且無法用統(tǒng)一的方式和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教學工作,這不單單對學生的心理構(gòu)成了巨大的傷害,同時對成績偏差的學生的學習熱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構(gòu)成了影響。此外也會忽視成績偏好的學生的心理感受和承受能力。其次就是初中化學教師在實際教學當中也沒有意識到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和能力,在實踐教學當中往往采用的也是一些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思維。并且在傳授知識方面特別刻板,沒有形成良好互動交流學習。完全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感受和自主學習能力等,并且沒有給予學生足夠多的學習時間和思考時間。最重要的是,由于教學進度在實際初中化學教學當中的要求和需要,很多化學教師無法掌握教學進度和安排。往往理論教學時間安排過多,實驗教學時間幾乎是忽略的。對于一些重要章節(jié)也是忽視的態(tài)度。
(二)初中化學課堂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初中化學實驗操作課程當中, 初中化學教師往往是一個人在做實驗教學,學生在一邊看一邊記的,甚至有些初中學校直接忽視或者減少了實驗課的傳授,只單單開設(shè)了一些簡單的實驗操作課程,比如:氫氣的制取、氧氣的測定等?;瘜W實驗中的創(chuàng)新部分不很理想,實驗前的準備工作不夠充分。其次就是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的機會很少,幾乎所有初中學校對初中生實驗課都是不重視的。其次對于學生實驗的問題。初中學校對實驗課的漠視使得初中生也對實驗課不夠重視。部分初中生對化學實驗有抵觸心理,不愿意親自做化學實驗。而有些初中生不能準確地描述化學實驗的結(jié)論,比如:固態(tài)煙與液態(tài)霧混淆、光火不分。
三、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興趣導向策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動力和源泉。在學生學習和身心發(fā)展過程當中,由于每個初中個體的學習能力、知識結(jié)構(gòu)以及思考角度的不同,那么參與學習或者主動學習的興趣也是不同,為了保證學習的興趣和動力。那么就需要提高初中生的學習興趣,這就需要初中化學教師的巧妙安排和靈活教學??梢酝ㄟ^一些生動形象的化學實驗課程安排,提高初中生對化學的興趣和好奇,比如在初中化學的實驗課上演示白紙顯字、玻璃棒點燈等神奇有趣的實驗,增強課堂氣氛的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對初中物理的興趣。
(二)探究教學策略。
對于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而言,化學教學模式需要創(chuàng)新,那么就需要開展探究式教學活動,這樣的教學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也可以擺脫傳統(tǒng)的知識傳輸性的教學方法,擺脫枯燥無味的知識點講解,引導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和提高化學的實際教學質(zhì)量和水平。比如:在教授食鹽和純堿的區(qū)分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討論這兩種物質(zhì)的物理和化學性質(zhì),指導學生選擇其中操作方便、區(qū)別明確的方法對二者進行實驗。這種做法可以讓學生探索新的化學知識,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開放性。
(三)教學反思策略。
教學反思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反思也是教師提高自身教學能力,開展有效教學的重要手段和技能。通過教學反思,教師可以很好的將自己在課堂上的缺陷和不足反映出來,同時學生也可以根據(jù)教師的教學反思進行思考,完成自己的教學質(zhì)量評估和評價。通過對之前課堂教學的歸納和總結(jié),化學教師可以對自己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剖析與糾正,進而提高自身教學的綜合實力和成效。另一方面,教學反思能夠激勵化學教師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是事物發(fā)展進步的必由之路?;瘜W教師要養(yǎng)成教學反思的好習慣,不斷探尋獨具特色的教學模式,進而保證有效教學的水準和質(zhì)量。
四、結(jié)語
總而言之,化學作為初中生學習的最主要科目之一,在實際的化學課堂,如何作為初中生學習效率最優(yōu),如何去評價初中生對于化學的學習效果和掌握水平。這不單需要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課堂理論知識,還需要學生對于教學實驗的把握和理解,為了保障初中生化學學習的效率最優(yōu),那么在實際教學當中就需要遵循一些幾點策略。第一興趣導向策略、第二教學組織策略、第三探究教學策略以及教學反思策略等途徑來提高初中生對化學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婷. 巧妙設(shè)疑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J]. 課程教育研究, 2018(1).
[2].王敏. 如何提高初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J]. 成功:中下, 2018(4):00079-00079.
[3].陳海鳳. 如何提高初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J]. 中國新通信, 2018(7).
[4].張波. 如何提升初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J]. 教育, 2018(5):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