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芳
摘 要:標點符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正確認識并掌握標點符號的運用,能夠提高學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為此,本文結合具體實例,針對標點符號的具體運用進行一番個人看法的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標點符號;教學策略
標點符號是書面語言進行表達的重要輔助工具,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如何更好地讓學生認識標點符號,合理、有效地運用,是教師一直以來關注的話題。本文從標點符號的分類、使用方法及使用現狀等相關內容進行分析,探究標點符號的具體運用策略,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更好地開展標點符號教學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常見標點符號的分類及使用方法
小學語文常用的標點符號一般分為標號和點號兩大部分。標號是用來標注和說明詞語性質和作用的符號,常用的有引號、省略號、書名號和破折號。點號是用來表示句子的停頓、調整語調長短的符號,作用在于點斷較長的句子。常用的點號有句號、逗號、感嘆號、頓號、分號等。
引號主要用來表示文章中直接引用、重點論述說明的部分,或是表示具有特定含義的詞語。引號一般分為單引號和雙引號。單引號一般在雙重引號下使用,用到雙層引號的內部。破折號一般用來表示解釋說明的部分、話題的突然轉變、意思的遞進或是語音的延長等相關方面,使用范圍較廣。而省略號,顧名思義,表示文章中引文、列舉或是語義部分的省略,或是句子中間表示話語斷斷續(xù)續(xù)的部分用省略號。而書名號則是用來表示書名、篇名、報紙名、刊物名等。
句號在文章中使用的范圍較廣,一般用在陳述句或是語氣較為舒緩的祈使句的結尾。逗號則運用在句子的中間,表示句子內部主語和謂語、動詞和賓語之間或是狀語后邊的停頓。感嘆句則用在發(fā)表內心想法,有獨特情感的句子末尾。冒號用來提示下文,主要用到表示提示下文的詞語后面,如“說”“宣布”“如下”等。
二、標點符號教學現狀及問題分析
縱觀現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不難發(fā)現,教師對標點符號的教學不夠重視,或是采用的教學方法不夠恰當,也沒有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訓練,導致學生在使用標點符號方面存在一些以下問題。
(一)不太明確分號的用途。句號是一句話終結的標志,這是眾所周知的,那么分號呢?分號是用來表示句子完結的標志嗎?如果是的話,那么分號后面的句子跟前面的句子之間有何關系?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教學中應向學生細致講解分號的用法。即分號是介于逗號和句號中間的符號,用來表示復句中某一分句的終結,即用來分開兩個并列的分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認識到什么是復句、分句,分號體現的兩個分句之間的邏輯關系以及作用,并讓學生認識到句號才是一個句子最終終結的標志,從而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二)關于引號的用法。在有引文的句子中,句末的標點是應該放到引號內還是放到引號外?這兩種情況是都有可能出現的。如果引文部分是完整的敘述,即引述的部分有完整的句子成分和獨立的意義,那么句末的標點在引號之內,如:一只野鴨飛過來,看了看泥塘,說:“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保ā肚嗤苜u泥塘》)而如果引述的部分只是一句話或是一個片段,只能用來充當句子的一個成分,那么句末的標點應該在引號的外邊,如:于是青蛙在池塘邊豎起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賣泥塘”三個字。(《青蛙賣泥塘》)
(三)幾個引文連續(xù)出現時,引文中間需要有頓號間隔嗎?連續(xù)引用幾個引文時,有沒有頓號隔開都是可以的,比如《黃山奇石》一文中就出現過這樣的句子: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在這種情況下,幾個引文沒有被隔開。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隔開或是不隔開都是可行的。
(四)冒號后面一定有引號嗎?這個是不一定的。在引出表示人物心理活動的引文時,一般不用引號,比如:小兔子一聽,心里想:狐貍和小松鼠都說葡萄是酸的,那一定不能吃?。ā端岬暮吞鸬摹罚┑?,這種情況也不是絕對的,也有例外,比如:心想:“得了獎,有什么了不起!”(《爭吵》)而在表示直接陳述的內容,即某人直接說的話時,則要用冒號加引號的形式來啟示下文,比如:狐貍眼珠子骨碌一轉,扯著嗓子問老虎:“你敢吃我?”或是:狐貍搖了搖尾巴,說:“我?guī)愕桨佾F面前走一趟,讓你看看我的威風?!保ā逗倩⑼罚┰陉愂鲋苯颖磉_的內容時,則要在冒號的后面加上引號。
(五)感嘆號、問號、省略號用在一句話的末尾,是否表示句子的終結?在正常情況下,如果感嘆號用在表示強烈情感語句的末尾,問號用在疑問句的末尾,而省略號用在表示未列舉完具體事實的末尾,這些符號可以表示一些語句的終結。但是在一些特殊的語境或是句式中,這些符號可能只起到了強調的作用,而并非指語句的終結。如:“費奧多羅夫!……你笑什么?再笑就從教室里出去!”(《童年的發(fā)現》)在這一句話中,里面出現的感嘆號、省略號以及問號均未能起到終結句子的作用。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具體的分析句子的意義、組成成分,從而更好地甄別符號的不同用途。
三、正確使用標準符號的策略探究
引號在課文中的“出鏡率”雖不如逗號、句號那么頻繁,但卻有著廣泛的應用。正確掌握并靈活運用引號也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所在。為此,為了幫助學生正確地掌握標點符號的運用,筆者從引號入手,探究一番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策略。
(一)引號的運用策略探究
1.運用引號引出文本
這里指的是引號的引用功能。具體指的是將別人的話或是一些名言警句、諺語直接引入到文本中加以利用。引用的目的在于增加文章的說服力和可信度,使人讀起來感到更加有力量。比如有的文章有引用名言警句的:有位名人說得好:“讀報這件事于千千百萬人來說,幾乎和吃飯一樣必不可少。”(《養(yǎng)成讀報的好習慣》)
2.運用引號表示強調
強調是指著重指出說明的對象,將事物的性質、變化發(fā)展特征或是任務的特點特殊標注出來,以引起讀者的關注,從而深入思考事物的具體、內在意義。具體的運用體現在:課文中有許多段落,圍繞一個意思把這段話寫得很清楚。如《趙州橋》第3自然段,為了寫清楚“趙州橋非常美觀”,詳細介紹了橋面石欄上精美的圖案(《語文園地》)。這樣一來,將敘述的重點內容凸顯了出來,便于學生更好地把握論述的重點。
3.引號的其他用途
引號還可用來表示特殊的稱謂。稱謂就是稱呼的意思。具體來說,是給人、事、物起一個特殊的名稱,以更好地凸顯這些人或是事物的特征。這種稱謂包括節(jié)日、歷史事件、紀念日、專業(yè)術語等。
比如:是哪個“水葫蘆”一下鉆入水中,出水時只見一陣水花兩排銀牙。(《童年的水墨畫》)在敘述對象的特征重點凸顯了出來。
除此之外,引號還可用來表示否定或是諷刺。意思是用來表示與字面意思相反的意義。比如:人們不禁要問:像這樣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怎么能成為中華民族的“搖籃”呢?(《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在這句話中,“搖籃”的意義并非指的是它本身具有的文化發(fā)源地的意義,而是指的是“災難的源頭”。又如:晏子看了看,對接待的人說“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能從狗洞進去?!保ā蛾套邮钩罚┰谶@句話中,引號標出的“狗國”表示諷刺的意義,用來諷刺楚國人的沒禮貌、仗勢欺人。
(二)其他標點符號的運用策略探究
1.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運用標點符號
標點符號的學習離不開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只有置于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標點符號的意義才能充分的顯現出來。而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故事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和策略。生動、有趣的故事對于小學生來說有著巨大的吸引力,滲透標點符號的教學活動能夠收到不錯的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入如何巧用標點符合將“逐客令”變成“留客令”的故事:某店家見到下雨天客人不多,于是決定早早打烊回家休息,便在店門口寫上“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的通知。幾個書生看到后,便玩起咬文嚼字的游戲,開始給這句話加上不同的標點組成有不同意義的話語。如: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這樣由不想留客變成了想留客。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提高標點符號教學的趣味性,還能夠使學生深刻認識到標點符號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從而達到一石二鳥的目的。
2.通過練習題加強對標點符號的認識
為了增強學生對標點符號運用的認識,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相關的習題。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認知水平較低,有著活潑好動的天性。因而練習題的設置形式和內容要更加的趣味化和多元化,習題類型可以是“標點符號填空題”、“連詞成句題”或是“按要求加標點題”。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與標點符號有關的多樣化習題,從而更好地進行練習。
3.通過語篇閱讀增強對不同符號的理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各種形式的閱讀活動讓學生認識并了解標點符號的運用,并從中深刻感知文章所傳達的情感。以《桂林山水》一文為例,文章在描寫漓江水的清、靜、綠時,用到了三個分號,不僅構成了排列整齊的排比句,還很好地說明了漓江水的特征。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分號運用的妙處所在,并在朗讀的過程中通過不同形式的停頓來加深對逗號、分號不同的認識,從而更好地理解標點符號的運用。
3.通過寫作加強對標點符號的運用
寫作不僅是檢驗學生能否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重要途徑,還是加強學生對標點符號運用程度的有力手段。一方面通過寫作認真批改學生在運用標點符號方面出現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寫作來鍛煉學生運用標點符號的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在寫作時經常會通篇使用逗號,最后加個句號,教師也可以運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將這一現象表述出來。
總之,正確掌握并使用標點符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積極探究標點符號教學的有效策略,從而增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感知能力,為增強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促進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提升不斷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曹勝利.淺談小學標點符號教學[J].學周刊,2012
[2]莊育芬.簡析小學語文標點符號的教學現狀[J].好家長,2016
[3]王年九.小學語文教學中幾個常見的標點符號問題[J].語文教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