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程
【摘要】 中職學校的學生文化基礎普遍較差,缺乏足夠的學習興趣,自控能力也不強,因此在語文學習效率長時間得不到提升。教師將“多元化、開放化”中職語文教學資源應用到中職語文教學中,吸引學習的注意力,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構建中職語文高效課堂。本文將簡述“多元化、開放化”中職語文教學資源在中職語文高效課堂構建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具體可行的策略。
【關鍵詞】 “多元化、開放化” 中職語文教學資源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6-045-01
0
《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語文是學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課程之一,是具有基礎工具性質的課程,它既是一門基礎課,也是一門‘工具課’”。目前中等職業(yè)教育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得苦,學生學得累,這勢必為中等職業(yè)學校的語文教學帶來巨大的障礙。“多元化、開放化”的中職語文教學資源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促進了教學手段的優(yōu)化,通過名師課堂、微課視頻、網絡學習平臺、小組協(xié)作、互評互動等形式,將語文知識生動、直觀的呈現在學生的面前,正確引導下,學生都會積極思考問題,保證了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一、“多元化、開放化”中職語文教學資源在中職語文高效課堂構建中的作用
近年來“互聯網+”發(fā)展速度很快,在社會各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對于中職語文教育而言,教師應該真正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先進性與時代性,通過對其的合理應用,為中職教育的現代化奠定良好的基礎。多元化中職語文教學資源集文字、圖像、動畫、視頻等為一體,通過在中職語文中的應用,能夠讓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將教學內容形象的展示在學生的面前,極大豐富了教學信息,并借助多種手段刺激學生的大腦,為學生留下深刻印象。開放化中職語文教學資源還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線上線下互動交流,快速、充分的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構建中職語文高效課堂上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運用“多元化、開放化”中職語文教學資源構建中職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運用“互聯網+”,創(chuàng)設生動情境慢語重現
“互聯網+”有著豐富的信息來源,不會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通過放慢語重現情景,為學生帶來動態(tài)、連續(xù)的知識。在良好的教學情境下,學生將輕松理解所學知識,實現了學習效率的提升,并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在課文《林黛玉進賈府》教學中,由于涉及多方面內容,學生很難正確理解文章主旨。此時教師要通過對“多元化、開放化”中職語文教學資源的應用,課前在超星學習通平臺發(fā)布本次課程學習任務,觀看老師制作的微課視頻、課前小測試和發(fā)布在學習通平臺上的《紅樓夢》節(jié)選視頻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感受紅樓宴請文化、禮儀文化。課中以學定教,用任務驅動教學,用思維導圖MindLine軟件,梳理故事情節(jié),用標注式人物分析法;課后指導學生使用美篇APP相冊,分析人物形象。教師采取這種教學方法,能夠保證學生學習知識的效率,并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
(二)運用“多元化、開放化”中職語文教學資源,突破教學難點
中職語文課時較少,教學內容較多,知識比較零碎,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容易產生枯燥、乏味之感,學習效率很難得到提升。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選擇教學內容,并輔以“互聯網+”,讓學生觀察到鮮明的教學信息,從而快速突破教學重難點,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性,順利實現教學目標。例如:在課文《恰同學少年》教學中,首先讓同學們觀看《恰同學少年》電視劇,將一幅幅畫面直觀、形象的展現出來。學生將產生身臨其境之感,不需要教師的講解,直觀感受毛澤東如饑似渴學習自己感興趣社會學知識;感受到一師范的蓬勃朝氣。教師還可以播放《湖南第一師范校歌》視頻,學生聽著委婉深沉、滲透力極強的聲音,可以輕松理解“衡山西,岳麓東。男兒努力蔚為萬夫雄”的豪情,達到了牢固掌握課文知識的目的。
(三)運用“多元化開放化”中職語文教學資源,發(fā)散學生思維
中職語文學習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與想象能力,但是中職學生基礎比較薄弱,無法通過自身的思考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這需要教師利用好信息技術,讓學生對課文內容產生直觀認識以后,合理加強對學生的指導,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想象,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例如:在課文《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教學中,為讓學生有效疏通文章,鑒賞課文的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體會主人公的復雜情緒。教師要借助微課視頻將林教頭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走向梁山等場景展示出來,在畫面刻畫、音效配合下,學生對文中人物深層的內心矛盾與痛苦有一個深入的理解,并通過思考了解到文中細微處蘊含的人性的復雜性與多樣性。這樣在發(fā)散學生思維的同時,也真正構建了中職語文高效課堂。
(四)運用“多元化、開放化”中職語文教學資源,開闊學生視野
中職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經常覺得無話可說,教師應用信息技術,將各種圖、文、聲、像等寫作素材展示在學生面前,以此開闊學生視野。例如:《邊城》的教學中,教師要借助微課視頻教學,滲透對學生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確保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策劃《邊城》大型實景演出推介詞。結合教學設計思路選擇相應的教學資源,多渠道、多方面的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促使學生寫作水平不斷提升。
三、結語
總之,在“多元化、開放化”的中職語文教學資源的運用下及“互聯網+”環(huán)境中構建中職語文高效課堂,結合實際情況,注重“以學生為本”,引導學生認真學習,獨立思考,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為今后可持續(xù)性發(fā)展良好的基礎。
[ 參 考 文 獻 ]
[1]龍華英.信息技術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16):88.
[2]王海安.淺探信息技術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生活教育,2014,(23):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