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卉
摘 要:小學語文作為整個小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更應該受到教師的重視,教師應當轉變傳統(tǒng)教學思想觀念,在組織教學時需要多思考應當讓學生學什么,怎么學?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通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來實現學生的知識素養(yǎng)以及綜合能力。本文將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一些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引言
新課改的逐步推行以及學生對知識的需求需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教師不僅需要對課堂教學的發(fā)展要求進行詳細的解讀,也需要及時地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通過合理的組織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盡可能的掌握更多的知識,促進能力的發(fā)展。接下來將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需要注意的環(huán)節(jié)進行重點分析,并通過對重要環(huán)節(jié)的分析找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盡綿薄之力。
二、認真做好備課工作
(一)備教材
教材作為教師教學的主要參照,需要教師在課前對教材進行整體的把握,特別是針對教材涉及的重點與難點,需要教師予以關注。因此教師想要上好一堂課必然要熟練準確的了解教材內容,深入鉆研教材,對教材的框架和內容有著全面的了解,而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通過對教材的整體把握以及重難點的分析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適的學習氛圍,以便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首先,教師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整體的把握,重點關注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以及單元內文章的關系,明確每一單元的教學重點[1]。在帶領學生們學習一堂新課時,引導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入的解讀,為學生明確本堂課所要學習的重難點,突出學習的主題。除此之外教師在全面、準確了解教材的基礎上做好內容的補充,通過查閱資料來拓展書教材書本以外的知識,合理的組織安排教學內容,既保證學生能夠掌握教材中基本的知識,又能夠實現學生視野的拓展與能力的提升[2]。在課內課外知識的有機結合中,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符合新課程改革對于學生和教師的要求。
(二)備學生
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受益者,其能否適應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對教學效果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而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成為當前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方面教師應當分配好課堂教學與學生自由發(fā)揮的時間,并為學生提供合適的氛圍。另一方面,教師將自己放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組織教學活動,積極的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夠實現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下冊人物描寫類文章《刷子李》時,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文章理解能力以及整體情緒的把握能力等因素,由于小學生對人物描寫類文章接觸較少,對人物描寫方法缺乏深入的理解。而在本篇文章中,作者使用了多種描寫方法,如肖像描寫、語言描寫以及動作描寫等方法,將刷子李的高超技藝通過多種方式展現了出來。因此教師在組織這一教學時,可以借助圖片或者視頻動畫的形式向學生直觀的呈現文章內容,讓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根據圖片或視頻來輔助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內容主旨。利用多媒體設備來輔助課堂教學,可以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通俗易懂,激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以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以及學生對人物描寫等文章的理解能力。
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另一個措施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增強趣味性的教學內容以及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等多種方式來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若學生對小學語文學習有著較高的積極性,他們便能夠自覺主動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反之若對語文缺少興趣,便會覺得語文學習是一種負擔,不愿意自覺主動的學習,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分心走神,課堂學習效果較差,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以及課堂教學的需要及時地調整教學內容,以適應學生能力的需要。
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增加趣味性的教學內容,如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使用多種形式進行導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3]。在組織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習的內容巧妙的設計,借助故事、音樂或者視頻的形式為學生呈現所學內容,一方面利用多種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則可以為教師教學積累經驗,在后續(xù)的教學過程中使用合適的方法進行課堂導入。以學習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上冊《圓明園的毀滅》為例,由于火燒圓明園事件的發(fā)生年代久遠,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時僅僅是通過書面文字很難讓他們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呈現火燒圓明園的歷史記錄短片,將其作為新課導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學生在理解文章的過程中想象文章描繪的環(huán)境,激起自身的愛國情懷。
總結: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為了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實現能力的提升,教師要牢牢把握課堂這一基本學習過程,通過前期的課堂導入以及豐富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為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提供可行性的操作空間,為每一個學生的成長發(fā)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研究[J]. 劉勝. ?中國校外教育. 2018(35)
[2]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 劉惠芳. ?學周刊. 2019(03)
[3]關于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 馬小娟.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