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裕雷
【摘 ? ?要】物理是高中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階段接受良好的物理教育有助于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及學科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未來的更好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高中物理教師要積極的重視起物理學科的課堂教學,用心去改進教學方法,虛心學習和借鑒其他物理教師同行的有益教學經(jīng)驗,不斷的激發(fā)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活力,為高中學生各項物理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物理 ?有效教學 ?開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00103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國家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中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不再像傳統(tǒng)教育中教師和家長只在乎他們的學習成績。物理在中學教育中占據(jù)了很重要的地位,它體現(xiàn)了世界萬物的運動規(guī)律,比如拋物線運動、圓周運動等。無數(shù)物理學家通過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發(fā)現(xiàn)了很多像萬有引力一樣的物理規(guī)律,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很多生活中的現(xiàn)象。而讓中學生學習物理的目的,就是讓他們掌握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識,并在將來有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
一、高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概述
在高中課程的物理教學中,物理學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科學思維、物理觀念、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和科學探究四個方面的內容。作為一名高中物理教師當然希望學生都具備以上的物理學核心素養(yǎng),但是學生還很年輕,他們的頭腦中有的只是對大學校門的期盼和自己對物理學習知識的一腔熱忱,因此,在以上的這些核心素養(yǎng)中讓學生運用良好的科學態(tài)度去面對物理學知識,并且培養(yǎng)學生用科學探究的方法去學習物理知識,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物理思維方式就已經(jīng)非常不錯了,也就達成了物理教學的目標。
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是生活化的一門學科,但是由于人們在發(fā)現(xiàn)這些知識時都花費了很長時間,是在不斷摸索中達成的知識認知,如果要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里就能夠接受這些知識需要很長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如果是教師直接告訴學生當然是最直接的方法,但是學生掌握的牢固性卻值得讓人們懷疑,如果要讓學生走出通過做題來印證定律的模式,就要采取科學探究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讓學生能夠動手操作,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探討獲得的知識更加的牢固,印象更加深刻,這是能夠牢固掌握知識最有效的手段,作為物理教師要運用這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去進行思維的訓練,盡量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能夠形成一種物理思維方法。
二、合作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所謂合作學習法就是在物理教師的幫助下,引導學生以所學教學內容為基礎,對某一任務或者一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和研究的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十分有利于激發(fā)高中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對相應物理知識內容的學習之中。例如,在學習《追尋守恒量——能量》模塊知識時,教師可開展合作學習。物理教師可以首先將班級中學生較為合理的劃分成幾個學習的共同體,如可以將不同的性別、學習水平、個性特點等的學生進行互補性組合,以讓他們在后續(xù)的合作學習中能夠優(yōu)勢互補、團結一致的開展合作。緊接著物理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概括該節(jié)課主要教學內容的、具有針對性和指引性的探究任務,如①探究動能、勢能的物理意義;②對伽利略理想斜面實驗的能量轉換和守恒關系進行探究;③探究能量轉化與守恒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規(guī)律等等,讓這些具有價值的探究任務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最后,物理教師應讓學生興致勃勃的投入到對這些問題的分析、理解和解決之中,而物理教師應當履行好教師的職責,及時地解決合作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讓課堂的合作學習高質高效,從而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較好的學習《追尋守恒量——能量》模塊知識。
三、激趣引疑——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
學起于思貴有疑。南宋教育家朱熹告訴我們,學生無疑,須教有疑。教學中,我們就應設計出能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興趣的問題來,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學生參與到思考行列中來。例如在講“電磁感應”這一課時,采用故事引趣設疑提問方式。向學生講講電磁感應發(fā)現(xiàn)的歷史故事,并通過故事提問:“瑞典科學家科拉頓,與法拉第一樣也在研究磁場產生電流的方法,為了減小電磁鐵對電流計的影響,他將電路的開關和電流計分別放在相鄰的兩個房間里,在一個房間接通開關,趕緊跑到另一個房間去看電流計,結果跑來跑去,一無所獲,為什么科拉頓會一無所獲?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呢?”通過這樣的情境性的提問,就能很好地起到激趣引思的作用,學生就會在“問”的刺激下產生主動思考的意向和“我要學”的欲望。
四、分層教學,尊重學生學習差異
所謂分層化教學法就是指物理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基本學習能力,為其布置有針對性的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手段,該教學方法是基于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前提下就課堂的物理知識內容開展學習的,有助于減少班級兩極分化現(xiàn)象的產生。例如,在學習《重力勢能》模塊知識時,教師可開展分層化教學。物理教師要結合對學生各方面情況的了解,如學生的物理知識儲備、學生的總體學習水平等,把班級里的學生較為精準的分成若干個層次,為分層化教學打好基礎。緊接著教師要為每個具體層次的學生設置精準化的學習任務,如對于學習基礎較差的層次,在任務的布置中要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的夯實,如①精準的理解重力勢能的概念,會用重力勢能的定義進行計算;②學會從功和能的關系上解釋和分析物理形象;③理解重力勢能的變化和重力做功的關系等等,讓學生帶著這些任務開展學習,而物理教師應當結合每個學習層次學生的基本學習能力和基本特點,給予較為及時、精準的幫扶,確保每一位學生都可以較好的將這些基本的教學內容掌握和吸收,從而讓分層化的教學策略給予每個學生人性化的關懷。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師要從自己的內心深處真正的理解物理學科對于高中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意義,積極地重視起來該學科的課堂教學,不斷地去改進和優(yōu)化該學科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積極地運用合作學習法、分層教學法、多元評價法等,來有效的喚醒高中學生在物理課堂學習的活力,全面的提升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與質量,為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彪武.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6):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