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紹清
摘 要:初中生語文閱讀能力的高低對學生語文水平的高低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只有保證充足的閱讀量,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給予學生適合、適量、適當的閱讀指導是語文教師的首要任務,但是實踐中的閱讀教學還主要是一種文選式的教學,這種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式無論從質量還是數量上都越來越難以滿足語文新課標的要求,也難實現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拓展閱讀指導的教學理念就產生了。
關鍵詞:初中閱讀;拓展閱讀;教學探究
當代社會發(fā)展迅速,對于人才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中學教育應該放眼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以適應時代的需要。就語文教師而言,要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修養(yǎng)水平,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審美力、理解力、探究力。語文素養(yǎng)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yǎng),其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人文素養(yǎng)等。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是個動態(tài)實施的過程。僅僅通過課堂上學習幾篇課文,完成幾道習題就想獲得語文素養(yǎng)是絕不可能的。要想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必須堅持拓展性學習和綜合性學習。拓展閱讀是初中語文綜合拓展性學習的重要組成,也可以通過拓展閱讀加大豐富綜合性學習的內容。拓展學生的閱讀眼界,通過閱讀各類有價值的作家作品,擴大詞匯量,豐富學生的大腦,增長各方面的知識與見識。更通過理解閱讀作品的內涵,做到深度解讀,即要弄明白作品的內容,還要思考人物的性格特點,并能做到貫穿中西、古今、貫通現實、虛幻,而不是單純的淺閱讀、快餐式閱讀。長此以往,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才可能得以提高。所以,基于全面提高初中生語文素養(yǎng)的需要,一線教師一定要重視研究拓展閱讀指導策略。
課堂中除常規(guī)閱讀內容的拓展與課文相關的作者生平、寫作背景、故事情節(jié)等,還可以找到某個切入點,橫向或縱向拓展相關閱讀材料,例如查找與課文相近的題材,選擇想對應的主題內容、個人風格接近的作家作品進行橫向閱讀;也可以就不同時期,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或是同題材的不同作家作品進行縱向拓展閱讀。甚至這樣的拓展可以是跨學科平臺的,它既是閱讀與其他學科內容上的融合,也是不同學習方法的融合。以歷史文獻為例,課堂上拓展閱讀歷史文獻方面的典籍,如《史記》的文章選取,既增強了學生閱讀文言文的素養(yǎng),又促進對歷史知識的了解,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科學素養(yǎng)。語文閱讀課堂上通過適當與適量的其他學科知識的整合、互為補充,使課堂容量大,且更能激發(fā)學生興趣。拓展閱讀視野需要學生自發(fā)地主動閱讀,如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主動性得以發(fā)揮是拓展閱讀指導教師要思考的重要內容。美國當代著名的研宄認知發(fā)展和學習的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提出的認知一發(fā)現學習理論可以支持教師研宄拓展閱讀指導策略。該理論強調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即主動性的發(fā)揮,強調要學生主動形成其認知結構。既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符合教與學的一般規(guī)律和本質特征,對我國目前新課程改革有很大的啟發(fā)意義,對語文學科和拓展閱讀策略制定的研究上有一定的幫助。
通過文章的拓展閱讀,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個“急不得”的事情,盡管教師都知道拓展閱讀對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有極其重要作用,學校對考試分數的過度追求,教師中攀比競爭風氣愈演愈盛,在分數的壓力下,語文教師的心態(tài)無法沉靜,開展任何的拓展閱讀教學行為的出發(fā)點就是應試的需要,不能生搬硬套、按分數區(qū)別學生。拓展閱讀的課程資源在現如今這個多媒體信息技術發(fā)達的時代己經不再局限于紙質書本上,要讓閱讀走進學生的生活,成為一種習慣,就要認清這一現實并與時俱進。拓展閱讀,可以讀書,讀紙質的文字資料,也可以利用電視、廣播,自主的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也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綜合各種方式,閱讀方式的多樣化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視閱讀為快樂享受,如此才能最大效率的收獲拓展閱讀帶來的益處。
教師通過拓展閱讀的分析可以掌握學生的閱讀情況,及時調整或改進拓展鬩讀教學方法,是拓展閱讀指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拓展閱讀中,如果能夠以適當的方式進行評價,能加強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并在學習中達到預期目的,增強學生閱讀的信心,并進一步激發(fā)其閱讀興趣。相反,如果沒有合理的評價方式,學生很難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其學習計劃及目標的制定會脫離實際而變得遙不可及,從而降低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靳健.語文課程研究[M].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2.
[2]黃厚江.享受語文課堂一一黃厚江本色語文教學典型案例[M].北京:教學科學出版社,2012:101-106.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0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5-23.
[5]倪文錦.初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