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蘭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重要內容。對于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質,促進其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雙向發(fā)展,教師可以從新的角度、新的層面入手,在閱讀教學中嘗試加入興趣元素,給學生不同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在正確的方向突破自我、挑戰(zhàn)自我、提高自我。豐富語文閱讀以此為基礎促進核心素養(yǎng)教學,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我們應該做出更多努力,取得顯著成效,真正發(fā)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價值。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核心品質;培養(yǎng)策略;運用分析
事實上,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諸多問題。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計劃極難實施。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而組織的課堂活動有很大的局限性,互動效果不夠好。在新課程的背景下,為了改善上述不足,教師需要重新建立教學目標,不斷探索有效的策略,潛移默化地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真正地做好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促進學生不斷進步。
一、重視朗讀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都知道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語文教學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在閱讀時注意力不穩(wěn)定,閱讀能使注意力保持穩(wěn)定,有利于文本內容的思考、理解和記憶。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就說明了這個道理。此外,閱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包括口頭和書面表達。無論采用何種表達方式,都應該具備準確生動,句子流暢連貫,句型靈活多樣,內容具體清晰等特點。大聲朗讀可以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此外,通過閱讀文本,學生可以積累語言材料,掌握各種句型,并學習如何將句子連接成段落。將段落與文章聯(lián)系起來,以提高口語和寫作技巧。閱讀有利于學生正確地創(chuàng)造意境,為他們提供閱讀背景,有利于學生對書面內容的透徹理解,有利于學生理解作者寫作的內涵。因此,在教授新文本之前,我們應該充分準備相應的情緒,以便學生可以在各種特定環(huán)境中反復閱讀文本。
二、巧妙利用媒體突破閱讀教學的關鍵和難點
多媒體技術為語文課堂注入了新鮮血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巧妙運用視聽媒體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解決學生理解活動的困難,加深學生的情感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智力。學生可以培養(yǎng)他們觀察、想象、思考、記憶和關注的能力,并進一步發(fā)展他們在此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閱讀能力的主要標志是理解。小學語文教學困難的原因之一是學生缺乏對教科書中的一些文本內容和抽象思維活動的相應感知。在語文教學中,現(xiàn)代教學技術可以巧妙地應用于教學,發(fā)揮“畫龍點睛”的效果,它不僅促進了關鍵點和難點的突破,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廣泛閱讀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拓寬視野,深刻體驗文化,還可以作為提高學生知識認知的基礎。因此,語文閱讀教學不僅要引導學生理解文本內容,還要引導學生在課后閱讀相關文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教授《一夜的工作》后,教師應及時向學生提供有關周恩來的文章,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大地的兒子》,并鼓勵學生擴大閱讀以充分理解周總理的生活。另外,教師要注意適當引入符合學生閱讀水平的閱讀材料,激發(fā)學生運用教學中學到的閱讀方法。
三、減輕閱讀障礙和困難
小學生在閱讀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問題。此時,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對話,掌握他們實施閱讀的現(xiàn)狀和進展,探討學生在理解某些內容時是否犯過錯誤。對于內容豐富但過于復雜的內容,教師應引導學生一起閱讀,并利用多媒體等輔助手段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例如,在教授《荷花》一文中,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探索文章本身的情感和內涵,可以借助多媒體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到網絡上下載與荷花相關的圖像和小視頻,讓學生更有可能把握文章本身的情感,并突出難點。而對于段落的某一部分,還可以剪切各種影視片段,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利用師生互動,使學生更直觀地掌握文章中的關鍵點,幫助學生學習在探索文章的過程中如何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掌握文章內部的要點,還可以提高相應的表達技巧和閱讀技巧。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路應該以學生為主導實施教學,教師不僅要給學生閱讀條件和閱讀空間,還應該激勵學生獨立思考,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想法,對自己喜歡的作品應盡量做到情感共鳴,提升閱讀效果。同時,學生達到目標,老師應該給予更多的獎勵,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有更多的自信,而且能夠以最佳的條件進行閱讀學習,逐步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這樣的教學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成長,提升自己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發(fā)揮好閱讀教學的最大價值。
(作者單位: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qū)思源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