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芬
摘要:學生寫的作文是最能夠體現(xiàn)學生語文學習的現(xiàn)狀,在語文考試中,作文分數在語文卷面分中所占比例也是最高,而且這種情況還在逐漸加大。然而如何進行有效地作文教學是擺在教師面前的首要問題,杜甫曾寫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所以為了降低學生對寫作文的恐懼,可以進行課外閱讀來輔助語文作文的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正確讀書;有益圖書;閱讀習慣
關于課外閱讀對于學生來說絕對沒有害處,而且對學生是終身受益的。讀一本好書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了解到更多有趣的知識。要學會幫助學生進行正確讀書,指導學生在閱讀時要學會做讀書筆記,并且尋找對于學生自己有意義的相關語句;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還應該是以兒童文學為主,因為兒童文學是以學生為主打造的閱讀書籍;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接下來筆者將從正確讀書、有益圖書、閱讀習慣三個方面進行的詳細闡述。
一、讓學生學會正確讀書
很多學生都認為讀書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所以導致學生在閱讀后就會很快忘記書中所寫的內容,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進行正確的閱讀。如: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將遇到的好詞好句寫到摘抄本上,用來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存量;可以可閱讀的過程中將有意義、有啟發(fā)的句子勾畫出來,并在旁邊寫上自己在閱讀時的感悟;可以將有價值的閱讀資料裁剪下來,貼到課外閱讀本上,這樣還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這種方式還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學會做文章的評價,通過評價可以讓學生檢測自己的閱讀效果,遇到困難可以直接的調整閱讀的方式通過以上的這幾種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有助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以學習《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這一課為例,這篇課文是對“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解析,要求學生在學習時感受到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在正式上課時,我將給學生5分鐘的閱讀時間,讓學生尋找本文的主旨句,我將這樣為學生們講解:“大家根據自己對本文的理解已經找到了本文的主旨句,你們選擇的是哪句呢?”學生答:“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也是這樣。假如你發(fā)現(xiàn)走這條路不能到達目的地的話,就可以走另一條路試試!”然后我將繼續(xù)教學內容:“對,大家找的非常正確!”隨后我將利用15分鐘的時間帶領學生一起閱讀本文,我會讓學生在閱讀時將自己喜歡的句子勾畫出來,并且在句子旁標記自己的感悟。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們還不能參透這么有意義的文章,寫不出對本文的評價,所以我將引導學生們來評論此文。隨后帶領學生們進行摘抄,我會讓學生們把文中出現(xiàn)的好詞好句寫到摘抄本上,引導讓學生們做到分類摘抄,如:親情、友情、景物等,將這些關鍵詞進行分類,哪句話是描寫人物的,哪句話是描寫景色的,這樣在日后的寫作文過程中學生可以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要的句子,看著也簡單明了。
二、選擇有意義的課外圖書
在新課改的實行下,語文教材越來越強調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同時更加重視作文中語言的積累,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課外閱讀的訓練,多給學生推薦適合他們年齡的書籍。杜甫曾寫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所以要讓學生做到多讀書,讀好書。多讀書可以讓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不管是課內閱讀還是課外閱讀,大量讀書絕對沒有害處,從小閱讀對學生絕對是終身受益。一本好書會讓學生在閱讀時知道很多道理,通過閱讀的過程明白書中所想表達的真實意義,學生雖然沒有切身體會但通過別人的“故事”還是會有所感悟,這樣學生在日后的生活中才能做到少走彎路,讀一本好書可以讓學生了解到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
例如,以學習《將相和》這一課為例,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三個故事:完璧歸趙、澠池相會、負荊請罪,其中最著名的應該是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了。我會這樣為學生們進行講解:“在故事發(fā)生的背景是在戰(zhàn)國末期,當時秦、楚、齊、趙、韓、魏、燕等七國中,秦的力量最為強大,它南邊的楚國和西北的趙國,實力比秦稍弱。對于這一部分的歷史,我給大家推薦一本課外圖書《相愛相殺的戰(zhàn)國》,這本書以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為主線,按照時間的順序,用風趣幽默的語言講述了關于戰(zhàn)國時期的故事?!币驗閷W生還不適合讀深奧的《資治通鑒》,這本《相愛相殺的戰(zhàn)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描寫歷史故事,很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從小讀史書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百益無一害,能讓學生在日后寫作的過程中學習這本書的寫作手法,還可以讓學生通過這本書的閱讀有很多的寫作靈感。這樣在日后的寫作中,學生可以用書中出現(xiàn)的好詞好句,提高作文的質量。
三、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會變成一個珍貴的財富對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受益無窮,所以,教師在指導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不能忽視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如: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讀書姿勢,不要躺著或是歪頭看書,更不能在吃飯、坐車時看書;培養(yǎng)學生愛護書籍,對圖書要保護、愛惜;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指導學生在讀書時要邊讀邊思考,注意分析。以上幾點對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以學習《猴王出世》這一課為例,這一課是四大名著《西游記》的節(jié)選部分。在學習本課時,我將要求學生們進行課上閱讀,并于同桌互換書籍,然后給學生15分鐘的閱讀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我會在學生們之間走動,遇到讀書姿勢不正確的學生對此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在閱讀前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換圖書的意義在于是教會學生如何愛護圖書,因為學生手中的圖書都不是自己的,這樣學生在日后的閱讀時會更加注意和保護圖書。
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擴展和延伸,同樣也是語文作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課外閱讀可以擴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得到提高。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了大量知識的儲存和積累,這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明白課外閱讀對學生的重要性,這樣才可以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張長月.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及應用[J].名師在線,2019(23):67-68.
[2]易明莉.基于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策略探討[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9(07):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