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燕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fā)展,信息技術已然成為各科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它不僅能夠增強閱讀教學魅力,豐富學生情感體驗,更為重要的是,在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學生對文本認識上也發(fā)揮著積極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合理應用信息技術,對保證課堂質(zhì)量、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有著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信息技術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閱讀能力和言語能力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任務,良好的閱讀能力,不僅能夠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更有利于學生思想境界的提高,而這對于身心尚未成熟的小學生而言,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文本的思想,再加上受到思維定勢的影響,學生在課堂上長期處于被動,自主學習能力較差,閱讀興趣也就無從談起。從這點來看,應用信息就顯得十分重要。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既是課程改革之趨勢,也是“民心所向”,它不僅能夠?qū)崿F(xiàn)學生、文本、教師之間的交替互動和平等對話,更有利于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自覺性,提高閱讀能力?;诖?,筆者將從“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閱讀體驗、拓展閱讀渠道”三個角度入手,談一談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一、激發(fā)學生興趣
只有充分調(diào)動學生閱讀興趣,激發(fā)學生閱讀欲望,閱讀教學才會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心理,巧妙運用多媒體來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從而活躍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這一課內(nèi)容時,為了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活躍課堂氛圍,我會以多媒體的手段來輔助教學,首先,我會以問題的方式進行導入,如“你們?nèi)ミ^最遠的地方,見過最美的風景是哪里呢?”讓學生在課堂上討論交流,積極發(fā)言,接著,我會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幾張優(yōu)美的圖片,并讓學生猜一猜圖片的地方,以此來吸引學生注意力,調(diào)動學生思考的主動性,之后,我再讓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從閱讀中感受文本中西沙的優(yōu)美的風景,豐富的物產(chǎn),嘗試從文本中想象畫面,增強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進而,我讓學生以合作的方式總結(jié)文章大意,并及時進行引導點撥。最后,滿足學生的心理預期,我會從網(wǎng)絡中搜尋西沙群島的旅游宣傳片,讓學生從優(yōu)美的畫面和美妙的音樂中增強對文本的理解,并沉浸在美的享受中。通過這樣的方法,既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也能夠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提高閱讀體驗
簡單文字的背后不乏深刻的意義,閱讀是學生真正意義上的一次心靈旅行,同時,也是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平等“對話”。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來提高學生的閱讀體驗,使抽象、難以理解的閱讀材料感性化,簡單化,從而升華學生情感,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在教學“大自然的聲音”這一課內(nèi)容時,為了讓學生在閱讀中升華情感,提高閱讀體驗,體會到閱讀的意義和價值,我會以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首先,我會以聲音進行導入,為學生播放大自然中的各種小動物的聲音,以此來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接著,我再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出示大自然圖片,讓學生談一談“聽到過哪些大自然的聲音以及自己的感受”,以此來讓學生初步體會大自然的“美妙”,之后,我讓學生大聲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并找出課文中出現(xiàn)了哪幾種“大自然的聲音”,進而,我要求學生精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出自己認為最優(yōu)美的句子,如“微風拂過時是媽媽在耳旁親切的呼喚,像媽媽溫柔而溫暖的手撫摸著我們,同時,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這種聲音,從而刺激學生感官,加深其對文章的理解。通過這樣的方法,有利于學生感受到閱讀潛在魅力,培養(yǎng)語感。
三、拓展閱讀渠道
信息技術最為顯著的特征在于它能夠以多元化的方式來提高閱讀效果,長期以來,閱讀渠道的單一性,深深限制了學生視野和思維的發(fā)展,而信息技術為閱讀教學帶來了新方向。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以信息技術為載體,拓展閱讀渠道,使學生能夠?qū)ξ谋緝?nèi)容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認知,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提高自身綜合素質(zhì)。
例如:在教學“望天門山”這一首古詩時,為了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增強學生對古詩詞的認同感和喜愛感,我會以信息技術的方式來輔助教學,首先,我會讓學生自由朗讀古詩,初步感知古詩的節(jié)奏和韻律,之后,我利用信息技術的手段,以“配樂誦讀”的方式來加深學生對古詩的整體感知,并讀出美感。最后,我讓學生借助注釋,討論交流詩句意思,感受意境。除此之外,為了拓展學生閱讀渠道,我會讓學生在課下嘗試利用信息技術搜集其他古詩,并利用微課來自主學習古詩,了解古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詩人經(jīng)歷等相關知識,從而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身心全面發(fā)展。
綜上所述,在信息化的大時代背景下,語文教學也要適應時代發(fā)展潮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保證語文教學質(zhì)量,讓學生逐步體會到閱讀帶來的樂趣,提高自身語文綜合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術是把雙刃劍,要發(fā)揮出它的優(yōu)勢,避免其不足,才能真正提高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
參考文獻
[1]林荔.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9,5(10):158-159.
[2]王燕靜.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9,5(14):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