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津
摘 要:本研究的基本框架為“以讀促寫”課堂設計。包括每一話題下涉及到課本中的哪些文章,設計閱讀任務,設計寫作任務,如何合理地把閱讀和寫作結(jié)合到一起并分析研究學生的作業(yè)反饋。預期成果為部分話題的教學課例以及學生的反饋。
關(guān)鍵詞:高三一輪復習;話題閱讀;以讀促寫;教學課例設計
一、研究的主要問題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英語“以讀促寫”是通過閱讀方式促進學生寫作素材積累、寫作能力提升。“以讀促寫”的概念由國外傳入中國,最初是針對語言學習者提出的建議。我國學者文秋芳為此大膽進行教學實踐,讓學生在寫作訓練時結(jié)合閱讀訓練,并通過理解材料、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等方式加強閱讀訓練。實踐結(jié)果表明,閱讀訓練的開展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聽說讀寫”是高中英語教學目的所在,而其中“寫”是四項語言技能中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部分,它更是語言生成能力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閱讀與寫作關(guān)系密切,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是相輔相成的。在這種話題下的閱讀與寫作練習,使得學生隨學隨用,印象深刻。
(三)課題的界定
本課題是在高三英語一輪復習的環(huán)境下,復習高中英語課本(外研版)必修一至五,選修六、七冊中的每個模塊分屬到十二個話題。打破了以往按照順序從前往后的復習方式,把相同話題下的模塊放在一起復習。設計思路為:熟悉這一話題下幾個模塊的單詞;按照文章的類型分類進行任務型閱讀;積累高級表達;練習寫作相關(guān)內(nèi)容;鏈接高考真題。
二、理論基礎
許多語言學家非常注意對閱讀和寫作結(jié)合方面的研究。H.G.Widdowson在他的“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中提到,閱讀和寫作可以貫通在一起進行教學。他認為,語言學習者應通過寫作來學習閱讀技巧,亦通過閱讀來學習寫作的技巧。根據(jù)第二語言習得中的“相互作用理論”,讀為寫的基石,寫為讀的后續(xù),真正做到讀為寫服務,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三、教學案例
“歷史與地理”,是高中新課程標準話題之一,也是高考??荚掝}。本話題包括中國歷史與地理的基本知識、世界歷史與地理的基本知識、重大歷史事件以及與歷史活動有關(guān)的重要歷史人物、政治、經(jīng)濟、宗教活動等。通過“歷史與地理”這一話題的學習和高考篩查,增強學生學習歷史與地理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歷史底蘊和文化修養(yǎng)。涉及到教材中的以下模塊:
Book Ⅴ? Module 4 Carnival
Book Ⅵ? Module 6 War and Peace
Book Ⅶ? Module 5 Ethnic Culture
Module 6 The World’s Cultural Heritage
針對以上模塊,設置以下任務對課本文章進行閱讀:
Ⅰ. Read Book V page 31 to get familiar with related words and write them down.
① Make a list of festivals in Chin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Make a list of festivals in western countri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Read Book V page 32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① Find out the time lin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arniva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Summarize the elements of describing a festiva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 Read Book V page 39 and summarize the meaning of Carniva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完成后,學生了解并掌握了介紹節(jié)日的表達,所以設置作文如下:
寫作
假定你是李華,你的留學生同學Smith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很感興趣,想要了解端午節(jié)。請你寫信向他介紹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包括以下要點:
(1)端午節(jié)的時間及起源(農(nóng)歷五月初五);
(2)端午節(jié)的習俗;
(3)邀請他端午節(jié)那天和你一起過節(jié)。
注意:(1)詞數(shù)100左右;(2)可適當增加細節(jié),以使行文連貫。
四、本課題的創(chuàng)新之處
(一)把教材與高考緊密地結(jié)合在一起
某些學校在一輪復習過程中甚至拋棄課本,然而從高一到高二整整兩年的時間,學生們學習的一直是課本上的內(nèi)容,如果高三完全拋棄太為可惜。所以老師們把兩年以來學習的文章按照話題分類來設置不同的任務。
(二)把語言學習的輸入與輸出結(jié)合在一起
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關(guān)注文章的意思,層次結(jié)構(gòu)等,還需積累好的表達。但是在記憶的過程中如果不能使用的話是很容忘記的。因此在學生輸入語言后,立即給學生制造機會輸出語言,使得學生體會更加深刻,從而達到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陳 艷.《高中英語書面表達訓練的新嘗試》.《中小學外語教學》.2006.7.
[2]胡壯麟.《語篇的銜接與連貫》.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