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文洲
[摘? ?要]當前,高中物理學科教學圍繞發(fā)展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而展開,探索輕負、高效、優(yōu)質的物理課堂教學是物理教師不懈的追求。為了不斷提升學生的物理學業(yè)水平、發(fā)展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物理教師必須積極使用科學且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磁場;思維導圖
[中圖分類號]? ? G633.7?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19)20-0034-02
物理教學的改革是基于發(fā)展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物理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哪些教學手段和方法,才能真正讓物理課堂教學成為指向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即讓物理學科教育“回歸本源”。文章結合高中物理《磁場》的教學實踐進行分析研究。
一、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大單元備課,提升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華東師范大學崔允漷教授曾經說過:“以知識點為站位,看到的目標只是了解、理解、記憶;以單元為站位,看到的目標才是學科育人的關鍵能力、必備品格與價值觀念?!币虼?,指向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應該是大單元備課的,以此提升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在教師的大單元備課或學生完善知識結構的過程中,思維導圖顯然是一種絕佳的工具。
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物理教學,有利于知識的結構化、系統(tǒng)化,有利于思維從單維、單向轉向多維、交叉,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思維習慣和創(chuàng)新思維。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曾經說過,習慣養(yǎng)成是核心素養(yǎng)形成的行動路徑。因此,利用思維導圖強化并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習慣,對發(fā)展學生的科學思維素養(yǎng)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磁場》一章研究的是磁現(xiàn)象。教學中,應首先弄清:常見的磁現(xiàn)象有哪些?我們該如何描述磁場呢?既可以從形象的角度,用磁感線來描述,也可以從精確的角度,用磁感應強度、磁通量來描述。引入磁感應強度等概念后,又有哪些公式或規(guī)律呢?比如與磁場有關的概念、公式、規(guī)律等,如何解釋各類磁現(xiàn)象或解決有關磁場的問題呢?針對上述問題,可以通過邊教邊學的方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本章的思維導圖,如圖1所示(限于篇幅做簡化處理)。
二、精心設計教案,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促進作用,促使學生深度學習
傳統(tǒng)意義上的物理教師更多的是關注自己“怎么教”,而很少關注學生“怎么學”。因此,教學改革要從教學設計的改革開始,走向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設計。那么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設計是怎么樣的呢?它一定是讓深度學習真正發(fā)生的!為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要把深度學習設計出來。為了設計好深度學習,教師需要把握好以下幾個關鍵點——“三高一重”。
一是“高認知”——認知層次高,看得清、想得遠,故學習的起點應該是理解;
二是“高投入”——學習投入若低,變成淺層學習,故學習應該是全神貫注的;
三是“高真實”——學習情景若真,挖得蘊含的物理意義,故真實情景必須介入學習;
四是“重反思”——形成學中悟、悟中學。
以《運動電荷在磁場中受到的力》一節(jié)為例,教學流程可分為以下七個環(huán)節(jié):引入課題→研討本質→產生條件→研究方向→研究大小→歸納特點→應用解釋。為了起到設疑激趣的目的,在引入課題時,可以這樣設計:
教師: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通過攝像頭,我們把一位男同學的圖像信號輸送到電視機里。
演示:“魔棒”(用白紙包住的磁鐵)靠近電視機熒光屏慢慢地晃動。
教師:現(xiàn)在,把這根“魔棒”靠近電視機的熒光屏。同學們切勿在家里模仿哦。大家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
學生:本來模樣挺端莊的男同學,現(xiàn)在卻走樣了。
教師:是這根“魔棒”真的具有魔力嗎?(稍停)看看,這是什么?(演示“魔棒”靠近鐵塊)
學生:磁鐵。
教師:為什么磁鐵靠近熒光屏會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呢?
……
為了呼應引課,也為了解釋電視機成像的原理,在最后“應用解釋”的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這樣設計:
教師:電視機熒光屏要顯示出圖像,一定要有電子打到熒光屏的各個地方上。那么,電子從哪里來呢?拆開電視機后蓋,顯像管的電子槍能產生大量的高速運動的電子。但是這些電子都是從同一個槍口射出的,應該沿同一個方向運動,那么它是利用什么使電子打到熒光屏的各個地方呢?
觀察:偏轉線圈的磁場。
思考:加怎么樣的磁場才能使電子打到熒光屏上最左邊的點呢?
若要打到最右邊的點呢?
若要使電子打到熒光屏的位置從最左邊逐漸向最右邊移動呢?(學生回答后演示驗證)
教師:在電視機屏幕上光點從左邊移動到右邊,這在電視技術中叫作行掃描。那么,在實際的電視技術中,行掃描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會是什么情況呢?
學生:考慮到人的視覺暫留效應,應該是一條亮線。(演示)
教師:實際的電視應該充滿整個熒光屏,我們看到的電視并不是一條亮線,那么怎樣才能使電子打到熒光屏的上面或下面呢?(學生回答后演示驗證)
教師:這在電視技術中叫作場掃描。如果場掃描和行掃描同時進行,想象一下,光點的運動情況會是怎么樣的呢?
動畫:掃描(場掃描:50場/秒,所以我們感到整個熒光屏都在發(fā)光)。
教師:現(xiàn)在,你能解釋我們上課開始時那個有趣的電視機實驗了吧!
……
三、重視課堂評價,使課堂教學更為有效,讓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實際教學中真正落地
正如教師關注“教”而較少關注“學”一樣,許多教師關注教學,而忽視評價,這樣一來,很多教師成了“教學高手、評價矮人”。那么,為什么教學必須要有評價呢?華東師范大學崔允漷教授曾經說過,教師課堂上采用的評價,相當于開車時的GPS(全球定位系統(tǒng)),沒有評價的課堂猶如沒有導航的駕駛。如果你不是“老司機”,你的課堂教學就會像通常所說的“開無軌電車”“腳踏西瓜皮”那樣無效或低效。顯然,這樣的課堂就像沒有廠長或質量監(jiān)測員的工廠,也許偶爾有幾個高質量的產品,但能生產高質量產品的百分率就不高了。因此,為了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重視課堂評價,使教、學、評一致,從而讓學科核心素養(yǎng)真正落地。
如何設計教、學、評一致的教學方案呢?把課堂中的學習目標(前提)設計成若干主要問題,圍繞學習目標,設計評價指標(關鍵),從而再確定教學活動。這種面向目標的逆向教學設計,其起點是“學生的學”,而不是“教師的教”。評價指標的設計是實施評價活動的基礎,包含了課堂提問、書面評語、自我評價、同伴評價、階段性測試等。根據(jù)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學業(yè)質量水平、課程內容等,主要分為三個步驟:制定評價目標(要說明學生應達到的水平),設計評價內容(能評價學生的表現(xiàn)情況),制定評價指標(要體現(xiàn)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
以《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一節(jié)為例,制定評價指標如下表。
[? ?參? ?考? ?文? ?獻? ?]
[1]? 林明華.高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與培養(yǎng)途徑[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2):4-6.
[2]? 崔允漷.是時候建立課堂評價學了[N].中國教育報,2019-5-6(10).
(責任編輯 易志毅)